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实验报告9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5746705 上传时间:2021-03-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实验报告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实验报告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实验报告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实验报告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实验报告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实验报告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实验报告9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翠霞一、问题的提出(一)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可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研究和构建学校德育评价体系,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二)坚持以德育为首,是关系到学校办学方向的大问题。但长期以来,对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工作是个软任务、软指标3缺乏严格的考评和具体、规范的衡量标准。在德育管理与评价中,抽象的多,具体的少;要求的多,可操作的少;定性的多,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少,德育的实效性差。(三)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等上级安排计划的多,自己主动设计开展的少;发现问题被动补偿性教育多,

2、发挥德育主导作用少;零打碎敲的教育多,系列养成教育少等问题。在德育养成上形不成教育系列,建立不起实质性的教育评价管理网络。在时间、空间、人力和物力上得不到强有力的衔接和保证,不利于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竞争日益激烈。育人的质量决定着学校的命运,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办好学校的硬任务。 以上各点都说明如何发挥德育评价的功能,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二、实验内容及过程(一)德育评价研究的基础、目标及任务1德育评价的基础条件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和科技的竞争,都十分重视智力

3、资源的开发,重视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鉴定和检验,教育评价作为衡量教育的有效手段,也同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在教育评价的理论、评价的方法以及评价模式上也有了重大突破和发展:在教育思想的评价方面由“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转向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在评价教育的对象及范围方面由教师评学生扩大到对整个教育领域的评价;由单一狭窄的学习范畴,扩展到素质教育的更广泛的各个方面;在评价方法和技术上,由单纯的定量或单纯的定性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使评价对象由被动、客体地位转到主动积极参与的主体地位。当前,德育评价理论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评价新体系的构建上必须认真学习、掌握、研究已有的

4、理论经验,并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校情,从实际出发,创建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评价体系。2德育评价实验的目标及任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建立德育工作的评估制度,并把德育工作作为评价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国家“九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子课题的管理评价研究中,实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变单纯的行政管理、单纯的衡量尺度为调动师生积极性,使评价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和保证。通过研究评价功能,使广大师生在对考评的理论认识和思想观念上有一个突破,充分认识评价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突破思想观念中僵化的评价模式,篇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

5、体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结题报告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结题报告北京市房山区电业中学课题组执笔人:田 明实践体验内化践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一、子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我校是一所企业办的12年制综合性学校,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自2002年3月参加了由中央教科所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国家重点科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入研究与推广实验的研究,我校研究的子课题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有效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实验,为我校开展有效的德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载体。1、子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现阶段教育存在着一种倾向,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社会、家长、学校、学生都以追求分

6、数为成功目标,而忽略了教育最本质的内容教学生学会做人。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的双重影响。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个人主体意识形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所有制的多元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的现象,这些都影响着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和方向的把握。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通过德育读本的使用与研究,探讨其实验效果,通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特别是整体构建我校德育体系。预期目标为:提出我校德育体系。3、参加实验的师生情况我校自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参加此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过程中,参加年级:小学一年级、四年级、初

7、一年级、高一年级参加班级:16个参加人数:教师:18人,学生:796人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以德治国”,党中央在2000年1月至2001年7月四次提出“以德治国”治国方略。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德育管理和评价。”3、 总课题组的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等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1、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重点研究的是如何将德育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过程通过各条教育途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构成一个整体,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德育实效性。具体研究:1) 学校主

8、题教育活动2) 班级管理3) 课堂教学4) 师生心理等2、课题研究的原则:1)2)3)1) 主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 管理方法 3、课题研究的方法:在实验的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学校课题小组,王宝丽校长为此课题的总负责人,田明副校长为课题组组长,课题组共有研究教师18人。并聘请首师大教授蔺桂瑞、胡玉顺为我校课题实施辅导专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研究人员积极、认真工作,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开展。实验分四个阶段: 2002年3月2002年6月 准备阶段(课题论证,提出研究方案)始年级进入研究阶段) 2002年3月2004年12月 实验阶段(全面实验研究、阶段总结)例、资料

9、集锦等)2) 研究方法前期准备阶段:文献资料研究法;研究实验阶段:行动研究法;研究总结阶段:主要为经验总结、反思研究法实验过程主要从五个方面开展:1)学校育人模式2)开展主题、专题、系列教育活动3)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2005年1月2005年12月 成果总结阶段(研究报告、实验论文、案 2002年7月2003年12月 培训阶段(现状调查,教师理论培训,起4)专家引路,推动课题的深入研究5)创设开放性学习环境,整体构建学校德育课堂。四、研究成果和结论1、研究取得实际效果我校把“科技导学,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纳入该课题研究体系,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认识德育途径之间的联系,以及德育内容与德育途径的

10、整体联系关系的研究,探索构建了“实践体验内化践行”的育人模式。重点研究的是如何将德育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过程通过各条教育途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构成一个整体,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德育实效性。概括起来说,我校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途径与方法的实践可以概括为一个理念,两种模式,三个结合,三种方法,六条途径。一)一个理念:以育人为本,教学生学会做人我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品格高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明显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为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以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目的,以“科技导学”为突破口,育人为本创新发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11、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为重点,从强化文化内涵,养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入手,帮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与手段,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高品位的人生目标,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品质,培养现代社会的文明公民。二)二种模式:1) 实践体验内化践行我们知道,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是道德发生的基础,学生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不是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形成的,而是靠道德实践的潜移默化形成的。因此我校在实施这一育人模式的过程中,始终把握住一个“实”字。即以“实事”来实践,以“实情、实景”来体验,以“实施过程”来内化,

12、以“实效”来践行。根据我校的育人目标和德育工作的重点,我们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将校内各类课程进行整合,以实现校内育人环境的整体构建,遵循认知规律,结合德育读本,精心安排了教育实践系列。我们以epd教育实践、现代信息技术、科技教育、研究性学习、综合课程等学习过程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我校天文小组的同学们,常年观测天象,每周五晚上的同一时间准时到天文台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认真观测,详细如实地记录数据,画图分析,对天文现象进行拍照等等。他们的作品发表在天文爱好者杂志上,并多次获得北京市摄影比赛的一、二等奖。地震小组同学的观测记录则更为繁杂,要每天三次将观测结果记录下来

13、进行统计、分析,经过长期观测记录,地震小组曾二次成功地预报了地震,引起了市地震局有关专家的关注,中央电视台也先后两次为他们拍了专题片,他们的活动也多次获得北京市一等奖。地震专家李均之教授为电中题词:“电业中学地震研究处于领先地位。”通过这样的实情、实景,使学生亲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原则,使知识与认识,态度与情感通过实践体验过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学生体验态度、情感、价值观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以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2) 学校主导,有效沟通,家校互动,社区合作协同育人首先,在“学校主导有效沟通家校互动社区合作”三位一体协同教育模式中,学校的主导作用占

14、主要地位。学校主体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是这种合作的关键。学校要倾注全部的爱心与责任担负起主导的作用,要精心设计好教育的内容、方式,并从实际出发。3年来我们共同组织了5次科普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科技报告9场,参观科技馆所10余次,联合举办大型科普教育活动5-6次,合作搞大型学校科普展3次,高层次、高水平的家教报告共举办了10次,每次都是全校家长全员参加,共计15000多人次。如我们对2002年入学的初一年级学生家长的跟踪调查反映出这样的情况:初一年级学生家长对理论培训的态度的调查这就充分说明绝大多数的家长是愿意学习,愿意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和注意自己的育子方法的。其次,应以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15、地位为核心,全面发挥教师、校长、家长、社区组织、地方政府等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使各层的面教育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相互作用,互为主客体发挥各自主导主体作用并形成教育合力。这个教育模式中各方的关系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是独立的主体,都要自觉意识自身所处的地位,并积极主动地发挥各自的主体主导用,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共同发展,如图所示:三)三个结合: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家校结合,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1) 挖掘学科德育内涵,整体构建德育课堂以语文学科为例,各年级都规定了必读篇目和必背诗作,目的是给学生一个量的积累。以通级擂台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通过竞争形式激 篇三:如何构建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整合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树立两个服务宗旨 发挥学校德育特色真正构建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整合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佳木斯一中尊敬的各位领导,兄弟学校的各位同仁:大家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2007年秋季开始的黑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旨在引导全社会形成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做好了,就可以为学生修身设置路径,为学生成长搭建阶梯。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