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贴现的作用2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5416710 上传时间:2021-03-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贴现的作用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再贴现的作用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贴现的作用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贴现的作用2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 (1) 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再贴现作为中央银行的一项资产业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增加就会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商业银行储备增加,基础货币随之增加。反之,它的减少就会造成基础货币的减少。当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时,市场利率与贴现率之间的利差缩小,一些银行会认为从贴现窗口归还它们欠中央银行的债务是有利可图的。这样,减少贴现,归还贷款,将使基础货币减少,进而影响到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就会增大市场利率和再贴现率之间的差额,商业银行认为有利可图,受利益驱动便会增加贴现窗口的贴现,从而使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都增加。 (2) 再贴现政策对调整

2、信贷结构有一定效果。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政策不仅能够影响货币供给总量的增减,而且还可以调整信贷结构,使之与产业政策相适应。其方法有两种:一是中央银行可以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决定何种票据具有再贴现资格,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二是对再贴现的票据实行差别再贴现率。如中央银行对再贴现票据按国家政策进行分组,对各组票据制订不同的再贴现率,从而影响各种再贴现票据的再贴现数量,使货币供给结构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相符合。 (3) 对借款成本,即利率的影响。再贴现政策对经济产生影响的第三条途径是再贴现率对利率和各种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筹资成本上升,对中央银行有负债业务的银行就会通过

3、出售债券、收回贷款、增加对其他银行的借款等方式来筹资归还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多数银行的这些活动就会推动货币市场利率的上升和银行放款利率的上升。同时,再贴现率的提高,迫使商业银行持有更多的储备资金,放款行为更为谨慎,整个社会资金供应紧张,也会迫使利率上升。利率恰好起到抑制总需求,对过热的经济产生紧缩作用。但再贴现率对市场利率的影响不可过于夸大,市场利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完全由再贴现率决定,我们只可以说再贴现率对总体的利率水平有重要的但不是支配地位的影响。(4) 再贴现政策也具有宣示作用。通过再贴现率的改变表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改变,从而影响社会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运行状况的预期。如中央银行提高再

4、贴现率,商业银行就会意识到未来的银根将紧缩。于是,就会对放款采取谨慎态度,放慢信贷扩张的速度。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持有者预期到未来利率要上升,就会抛售手中的有价证券,导致有价证券价格下跌,提高有价证券的收益率,增加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融资的成本,起到紧缩经济的作用,这恰好是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的政策目标之所在。因此,宣示作用成为再贴现政策发挥作用的第四条途径。 (5) 防止金融恐慌。再贴现还具有防止金融恐慌的作用。在发生银行危机的时候,再贴现是向银行系统提供准备金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通过该渠道,资金可以立刻被送到急需它们的银行手里。再贴现是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而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在 1930

5、-1933 年间的金融危机中,美联储没有很好地利用贴现工具,防止恐慌的发生和蔓延,以后它汲取该教训,在 1974 年拯救陷入困境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和大陆伊利诺斯国民银行中,和 1987 年防止黑色星期一股市风潮可能引发的金融恐慌方面,美联储利用其再贴现工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 再贴现政策的效果 再贴现政策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其优势在于: 第一,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利用再贴现政策可以提供整个银行系统流动性的“弹性”创造功能,有利于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的稳定。第二,再贴现政策作用效果缓和,可以配合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由于其效果猛烈,会影响到整个银行体

6、系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此时。可以利用再贴现政策提供银行储备。同时提高再贴现率。银行储备的提供缓解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效果,保证了银行体系的正常运行。但再贴现贷款的暂时性和再贴现率的高成本,会迫使商业银行逐步采取措施,归还再贴现贷款。所以,在利用再贴现政策达到紧缩目的的同时,避免了引起经济的巨大波动。 再贴现政策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第一,再贴现政策的宣示效应是相对的和模糊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代表货币政策方向的基本改变,是中央银行主动调整再贴现率以适应货币政策改变的需要。二是被动调整。它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利用贴现窗口的套利行为,在市

7、场利率改变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原有利率结构的均衡,调整再贴现率,以使它与市场利率基本保持一致。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央银行改变再贴现率,社会经济主体很难区分清楚,会形成错误的和模糊的宣示效果。比如在某一时期,市场利率相对于再贴现率有所上升,则再贴现贷款将增加。此时即使中央银行没有紧缩的意图,但为了控制再贴现的规模,它也会提高再贴现率使其与市场利率的变动保持一致。但这种作法可能被公众误认为是中央银行正在转向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信号。可见这样的宣示效应是不清楚的,所以此时应直接向公众宣布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图。 第二,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可以规定再贴现率,但究竟贴现与否,是由商业银行自身决定的,是商业银行考虑诸多因素后的选择,中央银行无法强迫商业银行贴现。 第三,再贴现政策具有顺周期特征。当经济处于扩张阶段,贷款的需求增大,迫使市场利率上升。此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之间的差额扩大,如果中央银行无法迅速调整再贴现率,阻止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套利行为,再贴现业务就会对经济提供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进一步剌激经济的扩张。相反,在经济萧条时期,再贴现数量也呈下降趋势,进一步加大了萧条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