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卷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750106 上传时间:2017-07-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注教育服务 专业服务教育北京清大世纪教育集团1/9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卷班级: 姓名: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6 分)1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完成下面内容:(1)刮风时,风吹树叶哗哗响,是因为树叶的 产生声音;(2)节日燃放鞭炮时,火药爆炸发出爆炸声。有经验的人能够判断出远处的爆炸声是鞭 炮声而不是枪声,他实际上是根据声音的 进行辨别的;(3)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声波具有传递 的性质。2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 进行传播的声音传播速度除了跟介质有关外,还与介质的 有关。目前,已有飞机的速度超过声音的传播速度,称为超音速飞机。则超音速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至少在 km

2、 以上 (声音常温下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m/s)3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 ,然后再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4.我市的浑河公园是具有北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公园,浑河流经园中,河边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倒影如镜”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5图1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 射入 中。6.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如图 2 所示,视力表在镜中

3、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做的好处是 。7当我们有机会到内蒙古草原时,看到草原上会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 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 反射。8如图 3 所示,蜡烛的烛焰在凸透镜的右侧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图中 O 点是凸透镜的中心, A、 B、 C、 D四个点中有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且 AB=BC=CD=DO,根据成像情况可知, 点是凸透镜的焦点9.眼镜店交给小红一个塑料袋,里面用纸包着四种眼镜镜片.小红知道这里面有刘老师+150 度和李老师+300 度的镜片

4、,还有小华的-175 度和小玲-350 度的镜片.回到学校里打开纸包,发现四种镜片上都没有标明度数,小图 1图 2图 3 专注教育服务 专业服务教育北京清大世纪教育集团2/9红仔细观察镜片的形状,并且特别注意镜片的厚度.他把四种镜片的 截面画成了图 4 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如果小红的作图是准确的,则可以知道: 是+150 度的; 是-350 度的.以上四种镜片中, 是近视眼镜的镜片.10.大雪纷飞时,用雪堆成大雪人,即使气温在 0 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小,原因是_。11.“热管”是 20 世纪 80 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

5、构并不复杂,它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就_成蒸气,并_热量,蒸气传到另一端,由于另一端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又_成液体,并_热量。这样就把受热那一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一端。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噪声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污染,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13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

6、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A. 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太小 B. 蝴蝶翅膀振动产生的是次声波C. 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够大 D. 蝴蝶翅膀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14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5),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 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 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 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 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15. 如图 6 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

7、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16.如图 7 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中央有一平面镜 M,且图 4图 7图 5图 6 专注教育服务 专业服务教育北京清大世纪教育集团3/9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 A、B 处,面向平面镜张望。则( ) A. 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B. 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C. 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 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17.为北

8、京 2008 年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传播的方向,将光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A. 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 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D. 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规律18.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 a、 b、 c、 d、 e 五块,其截 面如图 8 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 )A.只有 b B.只有 a、 c、 d、 eC.只有 a、 b、 c D.a、 b、 c、 d、 e 均可19.如图 9 为

9、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 块(图中阴影部分) ,则所成的像将( ) A.像的 A部分消失了 B.像的 B部分消失了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D.像 AB 是完整的,亮度变暗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蜡烛位于凸透镜前某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呈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则在光屏上将出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 D.得不到实像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

10、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利的22. 如图 10 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 M 处发散出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 )A.0.5 m B.0.3 m C.0.2 m D.0.1 m23.小李用两支未甩过的准确体温计测量同一病人的体温时,两支体温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37.8 和 38.5 ,则病人的体温一定是( )A.37.8 B.38.5 C.不超过 37.8 D.在 37.8 和 38.5 之间24.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图 10图 9图 8 专注教育服务 专业服务教育北京清大世纪教育集团4/9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液化

11、 B.炎热的夏天,池水干涸升华C.深秋的早晨, “雾凇”晶莹凝固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凝华25.下列现象中不包含汽化的有( )A.新鲜大白菜会慢慢变干 B.冰棒刚从冰箱中取出时冒“白气”C.在皮肤上擦酒精会感到凉 D.水壶中的水烧开后从壶嘴冒出的“白气”26.如图 11 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可能是海波的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的凝固图象C. 丙图可能是铜的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的凝固图象三、作图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27.小红去海洋极地馆游玩,透过玻璃看到头顶上水中的鱼在 A 点,而鱼的实际位置在 B 点,如图 12 所示,请画出人看到鱼的光路。28如

12、图 13 所示,A 1是发光点 A 在平面镜 MN 中所成的像,试作出该发光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 B 点的光路图。(标出发光点 A 和入射点 O 的位置)29.完成图 14 中的光路图。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9分30通常皮鞋的表面有许多毛孔,不是很光滑。当有灰尘附着在表面上时,皮鞋就会失去光泽。涂上鞋油后,仔细地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看了。这是为什么?31.(1)如图 14,这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图 13图 12 图 14图 11 专注教育服务 专业服务教育北京清大世纪教育集团5/9 图 16(2)要想使这只眼睛的视力得到矫正,应该戴什么透镜?为什么这样做能使眼睛

13、看清楚物体?32.如图 15 是一种常见的打火机,可以看见里面装有液体.阿强同学一天玩打火机时,把阀门松动了,一会儿工夫,虽然没有把液体倒出来,却发现液体不见了,但阀门周围却结了一层白色的东西,用手摸一摸打火机,发现打火机非常冰冷.试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解释上述发生的现象.五、实验、探究题(共 26 分)33.(3 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几乎听不见。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快速移动,笔基此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和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分别说明了什么?34.(4分)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 播的(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阀门图 15图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