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习题5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4916936 上传时间:2021-03-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屈原列传》习题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屈原列传》习题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屈原列传》习题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屈原列传》习题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屈原列传》习题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屈原列传》习题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原列传》习题5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屈原列传练习(一)班级: 姓名: 1.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短于顷襄王 短:揭露短处 B.顷襄王怒而迁之 迁:调动官职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列:班列 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称为鼻祖2.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父母者,人之本也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此不知人之祸也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离骚者,犹离忧也A. B.C. D.3.翻译下列文句。_x0001_ 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_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_人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_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

2、四组,全都表现屈原爱国忠君的一组是(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虽流放,眷顾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A. B. C. D.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日:“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众人皆醒,何不其糟而啜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

3、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以身以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科?宁赴常流而葬科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科?”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5.选出对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 形容:形体和容貌B.新沐者必振衣 新沐:刚洗完澡C.而能与世推移 推移:推进移动D.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常流:经常流动6.选出对划线字词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何故而至此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遂自投汨罗以死A.相同,也相同 B.不同,也不同C.相同,不相同 D.不同,相同7.选出“举世馄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翻译正确一项是()A.整个世道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

4、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D.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C.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并推波助澜呢?D.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像流水那样推波助澜呢?8.选出不符合渔父所说“圣人”条件的一组人物( )屈原 文天祥 李白 苏洵 辛弃疾 史可法 归有光A.B.C.D.9.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 )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B.说明屈原坚守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C.赞扬屈原保持了高度美好的节操和志向

5、,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10.选出对文段分析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A.该段写屈原流放途中与渔父的对话和最后以身殉国的壮举,并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屈原的高风亮节。B.渔父所述种种,对屈原来说都是反衬,目的是为了表现屈原的高尚志行和坚贞品德。C.屈原对渔父的回答,表现了他对昏君佞臣的憎恨和坚持操守、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D.该段议论属总结性评论,抒情方式属寓情于事式,突出了屈原性格中爱国和正直这两大特征。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题。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

6、左徒。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

7、怨生也。 注释:1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 2宪令:国家的重要法令。6、下列句中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娴:熟悉。B、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 伐:自夸。C、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疾:疾病。D、人穷则反本。 反:同“返”,追溯。7、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王怒而疏屈平。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C、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D、博闻强记,明于治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等,但上官大夫因想争得楚王的宠幸而嫉妒屈原的才

8、能。B、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与楚王商议国事,应酬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C、屈原草拟宪令之后,上官大夫就想夺取过来(邀功),但屈原不给。于是上官大夫就发怒并从此疏远了屈原。D、屈原作离骚,是因为自己的诚信被怀疑、忠实被诽谤的怨恨引起的。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译: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译:2、屈平疾王听之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译3、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9、未尝不呼天地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译: 4、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为穷矣。译: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译: 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称其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译:7、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译: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译: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译:10、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译:1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参考答案: 1.C2.A 3.他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

10、乱的规律,无不透彻明白。 用一个张仪抵汉中地方,请您让我到楚国去。 (怀王)进入武关,秦国埋伏军队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楚国割让土地。4.C 5.A 6.B 7.C 8.A 9.C 10.D 一、6、C 7、C 8、C 三、9、1 译:屈平痛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谄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译出“疾”、“聪”、“谗”、“谄”、“蔽”、“邪曲”等2分,句子正确通顺1分)2译: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译出“欲,甚,何不用”2分,句子通顺正确1分)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

11、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译: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外交辞令。对内就跟楚王一起商议国事,并发布号令;对外就接待外国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2、屈平疾王听之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译:屈原痛心楚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害国家,端方正直的人不为朝廷所容。3、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地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译:上天,是人类的始祖;父母,是人生存的本源。人处境困难,就会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劳苦疲惫的时候,没有不呼叫上天的;在病痛悲伤时,没

12、有不呼喊父母的。4、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为穷矣。译: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里间,可以说处境非常艰难。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译: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称其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译:他的文章简约,用语含蓄,志趣高洁,品行正直。他的文章,讲的事虽小,意义却很大,列举的虽然是近事,但是表达的意思却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都称许美的事物;他品行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7、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译:

13、秦惠王对此感到忧虑,于是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译:他思念国君想要振兴国家,并希望国君和社会能够返回到正道上,在离骚这篇作品中,再三表达这种意愿。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译:君王无论是愚昧还是聪明,贤良还是不贤良,没有哪一个不想寻求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良的人来辅佐自己。10、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译: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人们又有谁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接受脏物的污染呢?1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译:然而他们都只是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