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746579 上传时间:2017-07-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5-2016 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 23 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 1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国际背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立和激烈斗争。2法律依据:共同纲领 。3主要内容。具体内容 基本内涵(含义)(1)“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 交关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和取缔一切特权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 建交(3)“一边倒”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问题导思 1】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为什么必须实行“一边倒” ,而不能采取中立态度?提示:原因:当时国际上形成以苏美为

2、首的两大阵营对立局面,而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支持者;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包围、封锁和遏制政策。【预习检测 1】“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主要着眼点是(A)A与各国建立新型的平等外交关系B废除旧政府屈辱的外交关系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反动势力D团结世界和平民主力量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都是为了改变屈辱外交,故选 A 项。B、C 两项分别是“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内涵。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直接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2首次提出:195

3、3 年 12 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3再次提出:1954 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4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5意义。(1)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2)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问题导思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提示: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包容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预习检测 2】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 ”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D)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2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线解析:本题

4、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题干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世界的影响,A、B 两项表述的是对中国的影响,排除;各国间的矛盾是不可能消除的,排除 C 项,故选 D 项。三、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1积极发展中苏关系。(1)成就:1949 年 10 月中苏建交;1950 年初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意义: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具有积极作用。2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 年)。(1)会议主题: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2)成果: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3)对中国的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3参加万隆会议(

5、1955 年)。(1)会议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会议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3)会议主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4)中国作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5)会议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形成“万隆精神” 。【问题导思 3】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是什么?提示:“同”指的是与会亚非国家都曾经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都面临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存在差异。 “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利

6、益加强团结与合作。【预习检测 3】西方曾有报刊称:“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 ”这样的评价基于他(C)A代表新中国首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B分别与印度和缅甸总理发表了联合声明C推动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决议的达成D推动朝鲜半岛结束战事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依据材料“印度支那”判断为 1954 年的日内瓦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了推动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决议的达成,故选 C 项正确。 基 础 达 标1周恩来曾说:“我们的方针是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他们活动的余地。 ”与此直接相关的外交方针是

7、(D)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 “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可知是针对帝国主义国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故选 D 项。2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接受国应是(B)3A朝鲜 B苏联 C印度 D日本解析:本题考查识记与理解能力。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苏联,故选 B 项。31955 年后,许多亚非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主要归功于(D)A “另起炉灶” B “一边倒”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

8、可知 1955 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中国与亚非国家建交奠定了基础,故选 D 项。4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其中“存异”主要是指保留各国的(C)A风俗习惯 B宗教信仰C社会制度 D文化传统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解读。结合所学可知“求同存异”的“异”指的是国家制度、政治制度的差异,故 C 项正确。5(2015苏北四市一模)1949 年 12 月 16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访问苏联,会见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1950 年 2 月 14 日,双方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方此举(C)A支持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B希望

9、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承认C为新中国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D借助苏联恢复在联合国席位解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友谊与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故 C 项正确。6以下关于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外交政策与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B)A苏联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唯一国家B “另起炉灶”的方针,改变了旧中国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C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D外交三大政策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

10、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 3 集材料三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客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 年)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 、 “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具体内容。4(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

11、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这些原则在国际事务中有何意义?(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地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说出你的理由。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中的“印度” “和平共处”等关键信息,不难判断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是要求熟记内容。第(2)问根据材料二“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 ,它解决的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相处问题,针对的是当时的“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其意义实际上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际意义。第(3)问根据材料三信息可知是“求同存异”方针。第(4)问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材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

12、料三“求同存异”当然不矛盾,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灵活运用。答案:(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问题: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问题。针对的现象: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国际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周恩来,1955 年,万隆(亚非)会议。 “求同存异”方针。(4)否。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 “求同存异”具体灵活地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素 能 提 升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外

13、交基本方针,表明新中国要(B)A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团结D断绝与欧美列强的外交关系220 世纪 50 年代某西方报纸评论:“(此次会议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 ”此次会议(B)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推动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解析:从材料中的“20 世纪 50 年代” “周恩来” “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等信息可知这是日内瓦会议,故 B 项正确。3(2014广东文综卷)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

14、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 。基于此判断,新中国(C)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放弃“一边倒”政策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与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外交关系的重要原则,故 C 项正确。4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A)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5B行使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加强了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的联系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都推动会议取得成就,故选 A 项。5(2014江苏历史卷)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

15、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C)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解析:“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表明会议是没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参与的亚非国家会议,故 C 项正确。6(2015华南师大附中月考)1950 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取代了1945 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这种变化反映了新中国外交政策实行(

16、D)A独立自主B “一边倒”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 “另起炉灶”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抓住关键时间信息“1950 年”即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了国民政府,条约的签订对象发生了变化,故 D 项正确。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缔约国双方同意不迟于 1952 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0 年 2 月)材料二见下图。19492008 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问题:(1)依据材料一说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的变化。(2)新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