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江独钓图》教学设计推荐准备: 板书 诵读与欣赏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禛一 导入1 师:你发现了吗?这学期,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变成了“诵读与欣赏”,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会诵读,更要学习去欣赏,去品味2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清代王士禛的《题秋江独钓图》3 齐读课题4 再读读诗题,你从诗题中能获得什么信息?(可标示出“题、画”二字)5 PPT简介并板书:题画诗 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清方薰曾说:“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山静居画论》)这种题在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二 学习古诗1 过渡: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王士禛的这首古诗向我们展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古诗2 指名读3 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师配乐朗读)4 生交流反馈(1)渔翁:这是一位怎样的渔翁?(蓑、笠、)(2)垂钓:从哪里能看出他正在垂钓?(丝纶、钩、独钓)(3)高歌独饮(理解:樽古代盛酒器具)5 一叶扁舟,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位渔人,他一面唱歌,一面喝酒,在这茫茫秋江之上独自垂钓,这样的一幅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相机板书 : 孤独寂寞)6 古人感情细腻,春愁秋思,常常吟诗作赋,诗意即是诗人心意的体现,让我们再来感受一番王士禛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配乐朗诵)7小小孩童尚且“怕得鱼惊不应人”,王士禛江边独钓,却又是喝酒,又是放声高歌,难道他就不怕把鱼儿吓跑吗?8 是啊,此翁之意不在鱼想要真正读懂一首古诗,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诗人的背景资料补充 : 王士禛,字子真,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王士禛出生在一个时代官宦家庭他5岁入家塾读书,6、7岁的时候读《诗经》,15岁就有诗文出版, 17岁应童子试,三试皆是第一,22岁入都考中了进士,文名渐著23岁游历济南,他邀请在济南的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作者甚多,当时被文坛称为“秋柳诗社”,从此闻名天下王渔洋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绩,一生飞黄腾达9再读古诗,除了独孤寂寞,你还能品出别的情感吗?(逍遥自在,怡然自得)10 引:对诗人来说,虽是一人垂钓,但却是“独钓一江秋”,一江的秋色全为自己所独享,再伴着高歌清酒,仿佛一切的烦恼忧愁都随着这一江秋水而流逝,这种逍遥自在,诗人自然是怡然而自得11 再读古诗,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与之前不一样的感情指读—齐读) 12 即是题画诗,自然有画为伴,让我们来一起欣赏王士禛的这幅《秋江独钓图》13 师:因为年代久远,画面已看不清,但透过这几幅细节图,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这山水之间的清幽雅淡,以及流溢出的那份逍遥却也孤寂的诗境。
14 最后让我们伴着琴曲再次走入那诗中之画,画中之诗吧齐读)三 延伸拓展(一)《江雪》1 王士禛的这首写江上独钓的古诗让你想起了哪首古诗呢?2 同写独钓,这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时间、景色、心情)3 王士禛的《题秋江独钓图》虽是孤寂却也逍遥,柳宗元的《江雪》表现出的也是这样的心情吗?(不是)4 补充柳宗元的资料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关心人民疾苦,力主政治改革,可是却遭到了当权派的打击和排挤他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九月被贬为邵州刺史,途中又被贬永州司马,十一月到达永州这对33岁正当盛年的改革志士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元和元年(806)正月,唐宪宗改元大赦,而八月有诏柳宗元等八司马“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 加上战友王叔文被赐死,另一战友病死在贬所,八司马之一凌准因忧愤而死,柳宗元的母亲来永州不到半年就逝世可是,他的政敌仍不肯放过他,几次派人对他的住所放火,导致他身体受到严重的摧残,这真是集国忧、家祸、困苦于一身呀!5 柳宗元的《江雪》所表达的孤寂中还带着一种怎样的情感?(悲愤、痛苦、苦闷)6是啊,人生经历不同,心情也不同,诗情自然也不同,让我们分组读两首古诗,体会下两位诗人不同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