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物理动量知识模型归纳

上传人:搬** 文档编号:174248618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高中物理动量知识模型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动量知识模型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动量知识模型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动量知识模型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动量知识模型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版)高中物理动量知识模型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高中物理动量知识模型归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word文档可编辑可修改 高中物理动量知识归纳1连接体模型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 的物体组。解决这类问题 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 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列方程,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 的相互作用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 的方法。(如求相互间 的压力或相互间 的摩擦力等)FFF 1F 2BAm m1 2A B2斜面模型(搞清物体对斜面压力为零 的临界条件)斜面固定:物体在斜面上情况由倾角和摩擦因素决定=tan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或静止 tan物体静止于斜面2gR

2、V =B所以 AB杆对 B做正功, AB杆对 A做负功若 V 0gR,运动情况为先平抛,绳拉直沿绳方向 的速度消失即是有能量损失,绳拉紧后沿圆周下落机械能守恒。而不能够整个过程用机械能守恒。求水平初速及最低点时绳 的拉力?换为绳时 :先自由落体 ,在绳瞬间拉紧 (沿绳方向 的速度消失 )有能量损失 (即 v突然消失 ),再 v下摆机械能守12恒例:摆球 的质量为 m,从偏离水平方向 30 的位置由静释放,设绳子为理想轻绳,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 A时绳子受到 的拉力是多少?4超重失重模型系统 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上或向下 的加速度(或此方向 的分量 ay)向上超重 (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 )F=

3、m(g+a);向下失重 (加速向下或减速上升 )F=m(g-a)难点:一个物体 的运动导致系统重心 的运动1到 2到 3过程中 (1、3除外 )超重状态绳剪断后台称示数系统重心向下加速Fa斜面对地面 的压力 ?地面对斜面摩擦力 ?导致系统重心如何运动?m铁木球 的运动图 9用同体积 的水去补充5碰撞模型:特点,动量守恒;碰后 的动能不可能比碰前大;对追及碰撞,碰后后面物体 的速度不可能大于前面物体 的速度。1212121212mv 1222mv1 222弹性碰撞: m v +m v = m v m v (1)mvmv (2 )1 12 212一动一静且二球质量相等 的弹性正碰:速度交换大碰小一

4、起向前;质量相等,速度交换;小碰大,向后返。2 一动一静 的完全非弹性碰撞(子弹打击木块模型)121mv +0=(m+M) v 0mv = (m M)v +E损2202121mM v02M1Mmv一 (m M)v 22mv02E =损=E k 0022(m M) (M m) 2M m11E =fd = mgd = mv一 (m M)v 2损相相2E损可用于克服相对运动时 的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022Lsvv12Mv0Av0v0ABAB“碰撞过程”中四个有用推论弹性碰撞除了遵从动量守恒定律外,还具备:碰前、碰后系统 的总动能相等 的特征,设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m,碰撞前速度分别为 1、,碰撞后速

5、度分别为 u、u,即有:12212m +m =m u +m1u211221 11111m + m = m u + m1u222221 111222222m m22m21碰后 的速度 u1 +1 2和 u2表示为:u =1m m21m m212m1m m1 22u2= +1m m21m m21推论一:如对弹性碰撞 的速度表达式进行分析,还会发现:弹性碰撞前、后,碰撞双: u2u =方 的相对速度大小相等,即 211推论二:如对弹性碰撞 的速度表达式进一步探讨,当m =m时,代入上式得:1 2u v , u2 v1。即当质量相等 的两物体发生弹性正碰时,速度互换。12推论三: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双方

6、碰后 的速度相等 的特征,即:u1=u2m1 11 2u =u =m22由此即可把完全非弹性碰撞后 的速度u1和 u2表为:m m213 例 3:证明: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最大。1111E= m2+ m2 m u m2u2221 1证明: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表为:112222221由动量守恒 的表达式中得:u2=(m 11+m2 2m u )1 1m2代入上式可将机械能 的损失E表为 u 的函数为:1m (m m )m (m1 1 m 2)1212111212 E=u12m 2+11222112u +(1m )( m +m2m2m22m222) u =u = m1m212时,这是一个

7、二次项系数小于零 的二次三项式,显然:当12m m21即当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碰撞时,系统机械能 的损失达到最大值11(m1m )22 21E = m1 12+ m2 22m222(m m2)1推论四:碰撞过程中除受到动量守恒以及能量不会增加等因素 的制约外,还受到运动 的合理性要求 的制约,比如,某物体向右运动,被后面物体追及而发生碰撞,被碰物体运动速度只会增大而不应该减小并且肯定大于或者等于(不小于)碰撞物体 的碰后速度。6人船模型:一个原来处于静止状态 的系统,在系统内发生相对运动 的过程中,Md在此方向遵从动量守恒: mv=MVms=MSs+S=ds=m MM/m=L/Lm M载人气球原静

8、止于高绳梯至少为多长?h 的高空,气球质量为 M,人 的质量为 m若人沿绳梯滑至地面,则Om20mS2S1RM7弹簧振子模型:F=-Kx(X、F、a、v、A、T、f、E、E等量 的变化规律)水平型竖直型KPLg8单摆模型:T=2(类单摆)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9波动模型:特点 :传播 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 ,介质中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各质点都作受迫振动,起振方向与振源 的起振方向相同,离源近 的点先振动,没波传播方向上两点 的起振时间差长。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波在这段距离内传播 的时间波源振几个周期波就向外传几个波,频率不改变 ,波速 v=s/t=/T=f4 波速与振

9、动速度 的区别知波速和波形画经过波动与振动 的区别:波 的传播方向质点 的振动方向(同侧法)t后 的波形(特殊点画法和去整留零法)物理解题方法:如整体法、假设法、极限法、逆向思维法、物理模型法、等效法、物理图像法等模型法常常有下面三种情况( 1)物理对象模型:用来代替由具体物质组成 的、代表研究对象 的实体系统,称为对象模型(也可称为概念模型),即把研究 的对象 的本身理想化常见 的如“力 学”中有质点、刚体、杠杆、轻质弹簧、单摆、弹簧振子、弹性体、绝热物质等;( 2)条件模型:把研究对象所处 的外部条件理想化,排除外部条件中干扰研究对象运动变化 的次要因素,突出外部条件 的本质特征或最主要 的方面,从而建立 的物理模型称为条件模型( 3)过程模型:把具体过理过程纯粹化、理想化后抽象出来 的一种物理过程,称过程模型其它 的碰撞模型:ABC12Av0CAB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