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 必修1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评估测试 含解析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3996823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 必修1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评估测试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 必修1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评估测试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 必修1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评估测试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 必修1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评估测试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 必修1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评估测试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 必修1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评估测试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 必修1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评估测试 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性测试题四(必修一第四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3昆明一中)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竞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A丑化了清朝军队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C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D反映了英军纪律严明【答案】C【解析】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此外清政府的军备落后、军队纪律松弛、战

2、和不定等也是清政府战败的重要原因。材料中的书信描述基本符合事实,所以选C项。2(2013安徽江南十校)1839年林则徐给当时的英国女王信中写道:“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禀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由此可见,清政府()A.国力强大以世界霸主身份自居B.放弃了闭关锁国实行对外开放C.区别对待鸦片走私与正当贸易D.依法剥夺了洋商在华的贸易权【答案】C【解析】选项A错在国力强大,此时的清王朝综合实力已不如英国;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才被迫开放,排除B项;材料中并不反对中英正当贸易,D项错误。故选C项。3(2013安徽江南十校)道光

3、帝对签订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A.近代国家思想B屈辱外交思想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答案】C【解析】注意关键词:“暂行赏借”、“该逆既来诉冤”,体现了道光帝的夷夏思想,可见其并没有改变“天朝上国”的理念,排除D项;道光帝的该指示是在南京条约签订过程中,故可排除B项;从“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可以看出,道光帝未能维护清王朝尊严,排除A项。4(2013青岛)中英南京条约规

4、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中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A表明英国政府在中国获得进驻公使的特权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C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和屈辱性【答案】C【解析】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从材料“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可以看出,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观念,是一个外交礼仪上的进步。5(2013南京、盐城)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

5、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人民支持【答案】B【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普通民众对战争漠不关心。故选B项。6(2013德州)某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的“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该事件是()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答案】B【解析】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掀起的革命运动,冲击了封建统治,受时代影响具

6、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性质。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掀起的意在维护封建统治的改革运动,义和团扶清灭洋,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改革运动。7(2013厦门)今年三月十九日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60周年纪念日,厦门市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下列同学对其两个纲领共同点的评价,正确的是()A体现了农民的诉求 B.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答案】B【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前者主张平均主义,体现了农民的诉求,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排除A、C、D三项。8(2013昆明一中)我国学者罗荣渠

7、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D.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概括和分析判断能力。结合材料分析,罗荣渠认为“帝国主义

8、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多种因素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发展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9(2013龙岩)恩格斯在论及清朝同外国列强之间的一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允许列强在中国“建筑铁路和工厂”的条约是马关条约,据此可判断出恩格斯所说的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10(2013安徽江南十校)甲午中日战争之

9、前,李鸿章认为:“两国交涉全论理之曲直、非恃强所能了事。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谁先理诎、此万国公例。”这表明()A.甲午战争的爆发按当时的国际法中国有一定责任B.李鸿章对中日两国矛盾解决寄希望于国际势力C.清政府对解决国际争端方式有较为清醒的认识D.清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的预谋已经有所察觉【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日虽竭力预备战守”可知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已有了认识,但材料中未涉及如何解决双方矛盾的方式方法,从材料可以看出李鸿章错误地认为谁先开仗谁就理亏,得不出选项A、B、C三项。11(2013吉林市期末检测)有学者这样评述一场侵华战争时期的

10、中国政局:“上端成了一种专制魔王,既愚昧无知,又缺乏自信,下端成了无法管制的暴民。很显然,如此组织结构不能仅凭纸面上的改革即度过新世纪之难关。”这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列强侵华战争。题干中的“新世纪之难关”是解题关键。12(2013玉溪)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A五四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洪秀全以宣扬建立理想的大同社会

11、发动农民起义,而建都天京后领导集团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奢淫逸,建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暴露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导致太平天国的失败。13(2013龙岩)蒋梦麟在西潮中说:“中国一度非常讨厌西方文化,她惧怕它,诅咒它,甚至踢翻饭桌,懊丧万分地离席而去。结果发现饭桌仍从四面八方向她塞过来。”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这种态度的典型表现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猛烈抨击西方文化,其他三者都曾主动学习西方文化,故选C项。14(2013云南师大附中)下表是有关“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的表述。据此可知()时期领导阶

12、级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重大斗争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平均主义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末资产阶级兴民权、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20世纪初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A.民主自由思想贯穿始终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一致C经历了由反封建到求民主的转变D始终体现了各阶级救亡图存的要求【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各阶级探索救国道路的理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史实,A项农民阶级革命运动没有体现“民主自由思想贯穿始终”;B项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目标侧重于反封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侧重于反帝,戊戌变法的斗争目标是反帝,辛亥革命的主要斗争目标是反封建;C项不符合史实。它们都担负

13、起了反侵略的任务,故选D项。15(2013德州)一个叫鲍布的美国人在给母亲的家书中写道:“叛乱者在事件发生期间行为公正,他们签署宣言,任何恐吓外国人的人将被处死,任何做有利于保护外国人及教堂的人将得到奖赏。他们做尽其职责范围内的事以获得外国人的支持。清政府亦保护外国人。”信中的事件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太平天国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外国人是斗争对象,义和团“灭洋”,所以外国人得不到充分的保护。辛亥革命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列强抱有幻想,“他们签署宣言”,保护外国人在华利益,只反满洲贵族清政府。16(2013西安)第二次鸦片

14、战争时期奉旨回籍帮办团练的焦佑瀛、张之万等人在奏折中写道:“抚议一起,人心懈怠,不但兵无斗志,亦复民无固心。”这一材料从侧面表明()A清政府极力提高军队战斗力B政府态度会影响战争结果C军队战斗力低下D人民没有斗志【答案】B【解析】“人心懈怠,兵无斗志”起于清政府的“抚议”,据此分析可确定B项正确。17(2013广东联考)一名学者针对其研究收集了以下资料:北洋舰队的有关文献记载;明治维新后日本内政外交的档案;李鸿章所著的李文忠公全集。由此推断,该学者研究的对象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答案】C【解析】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李鸿章领导的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故题干所指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18(2013绵阳)英国伦敦的“PUNCH”杂志上曾经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一长得其丑无比的黄柠檬脸小童不自量力地惹火了来自日本的蝴蝶蜂(杂种的意思)。解析右图,说法正确的是()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反映了西方列强对中国战败的蔑视表明西方仍不愿给予日本平等的地位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A BC D【答案】A【解析】据漫画中的长辫子和日本等信息可确定;把中国比喻成“不自量力地的黄柠檬脸小童”,这体现了;称日本为“杂种”,这体现了;不能从图中直接体现。19(2013安徽联考)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