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和科学在不同的平面上进行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399653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和科学在不同的平面上进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艺术和科学在不同的平面上进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艺术和科学在不同的平面上进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和科学在不同的平面上进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艺术和科学在不同的平面上进行正像卡西尔讲:“只要我们只是生活在感觉印象的世界中,那我们就仅仅接触到事物的表面。对事物的深层的认识,总是需要我们在积极的建设性的能力方面作出努力。但是因为这些能力并不朝同一方向行动,并不趋向同样的目标,因此它们不可能给予我们实在的同一面貌。有着一种概念的深层,同样,也有一种纯形象的深层。前者靠科学来发现,后者则在艺术中展现。 ”这是因为前者能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理由,后者则可帮助我们洞见事物的形式。在科学中,我们力图把各种现象追溯到它们的终极因,追溯到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在艺术中,我们专注于现象的直接外观,并且最充分地欣赏着这种外观的全部丰富性和多样性。卡西尔讲:

2、“我们并不关心规律的齐一性而是关心直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艺术甚至可以被称为知识,不过它是一种别具一格的知识。 ”由此看来,艺术和科学是在完全不同的平面上进行的,所以它们不可能彼此相矛盾或相反对。双方各不排斥彼此的观察角度。 “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二者在基底分手,回头又在顶尖结合。未来的思想还不能预知于前。 ”此外,从中还可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艺术教会我们将事物形象化,而不是仅仅将它概念化或功利化。艺术给予我们以实在的更丰富更生动的五彩缤纷的形象,也使我们更深刻地洞见了实在的形式结构。 ”我们人类的生存,是不能离开艺术这个最明明白白的人类现象的。因为,艺术它能帮助人

3、们既能看出事物的这一面样子,又能看出事物的那一面样子。真正的艺术都能从实际生活出发,塑造典型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某些方面,具有认识生活和鼓舞、教育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并多方面地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反映时代生活的优秀艺术作品往往不受时代限制,成为全人类的艺术精神财富。所以,任何一个有头脑的女性,都应培养自己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以利于提高自己多方面的造诣。艺术鉴赏本身是欣赏艺术作品的一种审美活动。一方面,它表现为艺术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欣赏者带到了一个特定具体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满足和审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欣赏者又根据各自思想、生活、艺术修养,加深对作品所反映的

4、客观事物的认识,甚至可以用自己的经验丰富补充作品的内容。艺术鉴赏是有一个过程的:从对艺术作品的直接感知,认识其表面属性,到通过创造想像的心理活动,将艺术形象完整的各部再现出来,再通过感性形象去掌握它所反映的生活本质和规律,最后,到对艺术作品的再评价。任何一个艺术作品,只有通过鉴赏者的鉴赏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只有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欣赏能力,才能正确分析作品的美丑,才能更进一步认识生活和感受生活。这是每一个生存者必须要懂得的道理。历史人类“值得纪念的”事实、 “值得回忆的”事实一切历史事实都是有性格的事实,因为在历史中,不管是在民族的历史还是个人的历史中,人

5、们都绝不会只研究单纯的行为和行动。在这些行为中我们看到的是性格的表现。历史不是对僵死事实或事件的叙述,它乃是帮助我们人类认识自我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建筑我们人类世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人类的生存需要它的借鉴、它的提醒。它并不超出事物和事件的经验存在,而是把这种存在浇铸成一种新的样态,给予它以回忆的理想性。在历史学中人生仍然是一出伟大的逼真的戏剧,有着它一切的张力和冲突、高贵与痛苦、希望与幻觉、活力与激情的表现。然而,这出戏剧并不仅仅被感受到,而且是直观的。当我们仍然生活在充满情感和激情的经验世界中时,从历史的镜子中看到的场面会使我们意识到明晰宁静纯粹观照的澄明恬淡的内在含义。正如雅各布?布克哈特在他的世界史考察中写的:“精神必须把它对它所经历过的世界的各个时期的追忆变为一种财富。从前是欢乐和悲识。然而,我们的研究不只是权利和义务,而且还是最高的需要。我们的自由正是在于对普遍的束缚和必然事件之流的认识中。 ”如果用正确的方法来写作和阅读的话,历史学就会把我们从物质的、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生活的一切必然事件中提高到这种自由的境界。这是人类的一种较高的文化层次,人可从中发现出一种新的力量,靠着这种力量敢于向时间的力量挑战。(本文档由 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