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三一模表格-汇总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3995505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初三一模表格-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初三一模表格-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初三一模表格-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初三一模表格-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初三一模表格-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初三一模表格-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初三一模表格-汇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2014初三物理一模试题专题精编表格汇总2014年上海崇明县一模图13(乙)26、小明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电路图如图13 (甲) 所示电源电压不变,为定值电阻,电流表A 选用00.6 A量程,电压表选用为03 V量程,电压表选用为015 V量程,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 1A”的字样(甲)V1V2ASR1R2ABP(1)请根据电路图(甲)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乙)中电压表V2的连接(2)如图13 (甲)中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选填“A”或“B”)端(3)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A 与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不为零,则电路存在的故障是 (4)排除故

2、障后,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电流表A 与电压表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如表格(丙) 所示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结论: 序号电压表V1的示数U1/V电流表A的示数I/A11.00.122.00.233.00.30.60.50.40.30.20.101.02.03.04.05.06.0I / AU2 /V(丙)(丁)(5)实验中,记录电流表A 与电压表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线,如图(丁)所示,电源电压是 V在保证实验器材安全的前提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 2014年上海崇明县一模26.(1)略 (2)B (3)电阻R1断路(4)对于同一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

3、成正比(5)6; 10图212014年上海闵行区一模28小陶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用圆柱体、弹簧测力计、水和刻度尺等器材进行探究,如图21所示,并记录了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12345678910hm0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FN9.58.57.56.55.54.53.53.13.13.1当h=0.02m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是 _ 牛。小陶分析实验序号1至7,得出初步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

4、浸入液体深度成正比”。小明认为小陶得出的结论不够完整,理由是 。小明还认为实验过程不够完善,理由是 。小陶选用的圆柱体高度范围是()A “13厘米h12厘米”B “14厘米h13厘米”。2014年上海闵行区一模28 1。当物体浸没液体前,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浸入的深度成正比,当物体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 实验中选用的液体种类少,不易得出此结论应选用不同种类的液体进行实验。(答案合理即可)(每空2分) A。2014年上海奉贤区一模26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特点”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电源、电键、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几个电压表和电流表、若干根导线进行实验。先通过实验得到“并联电路各支路两

5、端电压相等”的规律,然后按图13(a)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继续实验。试接触后,发现表A的表盘如图13(b)所示,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13) 。修正后,重新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中干路中电流与支路1、支路2中电流的数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中的支路1、支路2电阻阻值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支路2中的电阻一定时,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随着 (15) 。(3)为了研究并联电路总电阻和各电阻的关系,该组同学又利用原来的电源(电压仍为6伏)连接了如图14所示的电路,并用电

6、阻R总替换上述实验中的R1和R2。则在实验序号2中应采用阻值为 (16) 欧的电阻作为R总;每次实验时,眼睛主要应该观察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使它与原来并联电路 (17) 的示数相同。(4)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的支路1电流I1和电阻R1的乘积与支路2电流I2和电阻R2的乘积的关系,可得到的结论是: (18) 。2014年上海奉贤区一模2626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1或2或3支路1电阻的增大而增大6欧 干路电流表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与支路的电阻大小成反比。2014年上海虹口区一模26小王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所有元件均完好。(14) 他将电源、待测电阻、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

7、键等串联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刚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图14(a)、(b)所示。当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他经过思考,发现在电路连接中存在问题,他的问题是_。 他重新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4(c)所示。当他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在下表中。他继续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最大为0.26安。图13(a) (b)图14(c)(15)请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_物理量实验序号电压(伏)电流(安)电阻(欧)电阻平均值(欧)125.50.2230.262014年上海虹口区一

8、模26(9)将电压表并联在了滑动变阻器两端 (10)物理量实验序号电压Ux(伏)电流Ix(安)电阻Rx(欧)电阻Rx平均值(欧)15.00.225.024.4225.036.023.12014年上海静安区一模30. 小王、小张分别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并完好,其中:电源电压相等保持不变,待用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分别标有“10 2A”、“20 2A”的字样),待测电阻Rx规格相同。实验中,两位同学所用的变阻器不同,但他们在连接电路时都将滑片置于变阻器的一端。闭合电键,他们所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图12(a)、(b)所示,接着在向变阻器另一端移动滑片的过程中,小

9、王发现电路中两电表的示数均变小,而小张却发现电路中两电表的示数均变大。在思考并解决实验问题后,两位同学均完成实验,而其中一位同学将他所正确测得的两组实验数据记录在草稿纸上,如图13所示。0.3安0.4安1.6伏2.2伏图13图12(a) (b) 两位同学实验所用的电源电压为 (14) 伏。物理量实验序号电压Ux(伏)电流Ix(安)电阻Rx(欧)电阻Rx平均值(欧)123 为完成其中一位同学的记录和处理,请根据图12和图13及相关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15) 2014年上海静安区一模物理量实验序号电压Ux(伏)电流Ix(安)电阻Rx(欧)电阻Rx平均值(欧)11

10、.20.245.05.321.60.35.332.20.45.530.(14)6; (15)图42014年上海浦东新区一模S导体VA图1726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7所示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并将实验数据填写在表一中。表一导体实验序号电压/V电流/A甲12.00.1024.00.2036.00.3048.00.40乙52.00.2064.00.4076.00.6088.00.16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或5、6、7)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4)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5(或2与6或3与7)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5) ;实验序号8的数据不符合上述实

11、验结论,接下来他应该 (16) (选填字母);A把表中电流数据改为0.80B尊重事实,不作处理C推翻前面结论,寻找新的规律D查找错误原因,重新进行实验他们在分析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探寻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长度的关系。请你根据实验要求在表二中填写相应的栏目 (17) ,并从表三所提供的实验器材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导体,把所选的导体编号填写在表二中 (18) 。表三导体编号导体材料长度(米)横截面积(毫米2)1镍铬合金1.50.12镍铬合金10.13镍铬合金10.24镍铬合金0.50.15锰铜20.16碳钢1.50.17碳钢10.28铁丝30.1表二实验序号导体编号1/2/3/4/2014年上海浦东

12、新区一模26、共5分。 (14)同一导体,通过它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15)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不等;实验序号导体编号电压/V电流/A11/22/34/4/(16)D;(17)(18)2014年上海宝山区一模26在学习压强概念后,晓红知道了固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对支撑面产生压强,由此提出问题:地面附近的液体也受重力的作用,它所产生压强的特点与固体相同吗?图17(1) 晓红继续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利用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水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实验。她先在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薄膜,然后将有薄膜的一端浸入水中,研究过程如图16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她进行了合理的假设。你认为晓红的假设是:_。图16橡皮膜(2)为了验证假设,晓红接着将玻璃筒分别浸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的不同深度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