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优入门)话统常用分析方法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3946551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优入门)话统常用分析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优入门)话统常用分析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优入门)话统常用分析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优入门)话统常用分析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优入门)话统常用分析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优入门)话统常用分析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优入门)话统常用分析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话统常用分析方法本章主要介绍用M2000来实现话统的各种操作和基本分析。1.1 话统常用操作M2000可提供各种话统任务操作包括话统的创建任务,修改(名字,对象),查询(任务信息,任务结果),设置告警,删除任务,激活、挂起任务等。需要注意的是,每次BSC复位,重加数据等操作后,话统需要重新登记。这是M2000话统的缺点,相反如果用操作维护台就可以直接执行批命令了。1.2 话统常用指标常用的无线网优话统指标主要针对两部分,基于BSC和基于扇区载频的,另外寻呼成功率的统计一般从MSC取。因为BSC寻呼成功率不一定准确,例如两个BSC同在一个位置区下,寻呼请求将在两个BSC下发,而寻呼响应仅在一个B

2、SC回复,这样BSC寻呼成功率会低于MSC寻呼成功率,不能反应实际情况。基于BSC的话统中,建议主要登记以下指标:BSC话务量及软切换比例统计,CS(电路域)呼叫建立成功率,PS(分组域)呼叫建立成功率,CS呼叫无线掉话率,BSC内和BSC间软切换成功统计(如果只有一个BSC,只登记Intra-BSC软切换统计),BSC内和BSC间硬切换成功统计(如果没有硬切换,不用登记),寻呼成功率,业务信道拥塞率。基于Carrier的话统中,建议主要登记以下指标:Carrier话务量及软切换比例统计,CS(电路域)呼叫建立成功率,PS(分组域)呼叫建立成功率,CS呼叫无线掉话率,BSC内和BSC间软切换成

3、功统计(如果只有一个BSC,只登记Intra-BSC软切换统计),BSC内和BSC间硬切换成功统计(如果没有硬切换,不用登记)。Carrier功率控制统计,Carrier前向负载统计,业务信道拥塞率。建议登记MSC寻呼成功率。其它指标根据需要进行登记,例如统计CDMA WLL系统可统计语音编码方式以了解语音质量有多大比例受编码方式影响。1.3 话统分析思路话统分析是发现网络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优化主要依据和评估标准。详细的话统分析请见专题指导书CDMA 1X话统分析指导书。本章侧重于话统基本的分析思路。话统分析需要由整体到局部:首先需要关注忙时BSC指标,察看忙时CS呼叫建立成功率,无线掉

4、话率,软硬切换成功率等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查看统计的主要呼叫建立失败原因,掉话原因及切换失败原因等。根据失败原因,进行相关的数据配置检查等操作,具体过程见下一节指标分析。对于有异常的指标,查看BSC统计后,需要查看各扇区载频的统计,找出是所有载频的异常还是部分载频有异常。如果是所有载频异常,很可能是BSC问题或是整网状况影响(如整网干扰);如果是部分载频异常,则是部分基站原因,如设备,传输,局部干扰等。查看告警信息,确认是否设备或传输有异常,查看载频话务量,前向负载,载频功率统计,确认是否问题扇区存在高话务量负荷过重。查看载频功率控制统计,根据RSSI和反向FER分析是否问题扇区存在反向干扰

5、。1.4 主要基本指标分析本节对部分主要指标进行基本分析。1.4.1 CS呼叫建立成功率通常呼叫建立成功率我们主要关注语音呼叫建立成功率,一般情况下,如果语音呼叫建立正常,数据业务呼叫建立也不会有问题。如果分组呼叫建立成功率低,而语音呼叫建立成功率正常,请根据建立失败原因检查PDSN,AAA服务器等分组域设备。CS呼叫建立成功率= CS呼叫建立成功次数/ CS呼叫尝试次数*100%不同运营商对呼叫建立成功率有不同要求,比如本次电信定义: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含短信)/呼叫尝试总次数*100%,考核要求指标值99%。1.4.2 无线系统掉话率掉话率分为无线系统掉话率和系统掉话率两种。系统

6、掉话是指整个网络系统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掉话总次数,包含由于无线系统原因引起掉话和其他各种原因引起掉话。因掉话绝大部分是无线原因掉话,重点关注的是无线系统掉话率,在话统中统计的也是无线系统掉话率。无线系统掉话率计算公式如下:无线系统掉话率= 无线原因掉话次数 / (呼叫建立成功次数+ BS间硬切换切入成功次数)*100%通常忙时无线系统掉话率应该低于1%。无线原因掉话因各种无线丢失及各种切换等原因引起的业务信道掉话的总次数,主要包括以下统计原因:太多误帧:系统中缺省设置FMR中各分支合并后300个反向帧中有270个以上Erasure(坏)帧时会掉话(释放呼叫)。该门限值可修改。查询命令为: LS

7、T SDUINF,修改命令为:MOD SDU1XFPMDC。产生误帧过高的原因可能是:反向链路差,前向链路差或前向干扰使手机关闭发射机导致FMR统计为误帧,Abis链路故障导致FMR统计为误帧,负载过高,反向有干扰,导频污染,邻区关系不合理,切换问题等。 太多空帧:可能原因是无线环境差,基站无法捕获手机,或者是软切换分支间时延过大。如果是分支间延时过大造成的掉话,可以适当增加FMR反向帧合并定时器长度,查询命令为:LST SDUINF,修改命令为MOD SDU1XFPMDC。如果切换分支间延时过大,FMR无法合并,会统计为空帧,空帧数超过300会导致掉话,该门限值可修改。查询命令为: LST

8、SDUINF,修改命令为:MOD SDU1XFPMDC。MARKOV FER过高:markov FER是将收到的帧与本地产生的帧相比,如果不同,就算一个坏帧,没有收到帧时也会统计为坏帧。 缺省值是500个帧(10秒钟)里有95的坏帧就会上报TCH ERR。产生原因与第1点误帧率高原因基本相同,也可能是系统时钟不准。没有收到帧:FMR在80ms内没有收到BTS的数据帧,仅针对单个分支,而不会释放整个呼叫。可能原因:基站问题,传输中断,BSC与BTS之间AAL2链路数据配置问题等。Abis链路异常:当基站自己检测到内部处理有问题时主动上报“Abis bts release request”,这样造

9、成的掉话会统计到该值上。如果是Abis接口发生异常中断,如光纤断时,BSC并不知道,反映出来的仅是FMR上收不到数据帧,会统计到无线链路原因中去。A接口故障:可能原因有:设备或人为发起A接口复位;因传输或MSC、BSC设备故障造成的A接口故障或链路断;其它原因:其它原因需要根据现场情况结合信令跟踪,拨打路测等进行详细分析。1.4.3 软切换性能软切换性能通常关注指标有两个:软切换比例(在BSC话务量统计中查看)和软切换成功率。软切换比例计算公式如下:软切换比例业务信道承载话务量(含软切换)业务信道承载话务量(不含软切换)/ 业务信道承载话务量(含软切换)*100%。理论值为30%时性能最好,实

10、际20%40%都比较合理。如果软切换过低,对边缘覆盖的改善效果不明显,CDMA软切换的优势体现不出来。如果软切换比较过高,会消耗过多的资源,如CE资源,WALSH码道资源等,提高网络负载。当软切换比例过低时,可以适当降低软切换要求,比如降低T_ADD,T_DROP,加大T_TDROP。工程方面可以通过天馈调整增加基站间重叠覆盖区。当软切换比例过高时,通过天馈调整减小软切换重叠覆盖区,适当提高软切换门限,如提升T_ADD,T_DROP,减少T_TDROP,也可以打开动态软切换。由于CDMA系统的动态性和性能关联性,降低软切换比例的同时会造成其它性能下降,如边缘覆盖可能会有所下降导致掉话率有所上升

11、,因此调整时需要立足于网络整体性能。软切换成功率一般应该大于99%。计算公式如下:系统软切换成功率= (BS内软切换成功次数 BS间软切换成功次数)/(BS内软切换请求次数 BS间软切换请求次数)*100%。当软切换成功率偏低时,可能原因包括无线环境差,Abis接口问题,A3/A7接口问题导致信令交互失败,系统拥塞,系统和手机定时器设置(如CCM等待手机切换完成CCM_T_WT_MS_HO_CMP等),终端和系统配合(如不同频点配置不同切换指示消息,终端可能无法识别),还有一些常见原因如邻区漏配,邻区优先级不合理,搜索窗设置不合理,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导频污染等。1.4.4 业务信道拥塞率业务

12、信道拥塞率的计算公式如下:业务信道拥塞率=业务信道拥塞次数/ 业务信道请求占用次数*100%移动用户在主叫、被叫、切换及SMS在TCH上的收发等各种情况下,因Walsh Codes不足、功率不足、业务信道不足、编码器不足、BTS到BSC的传输链路不足等各种原因导致不能成功分配到业务信道的总次数与请求分配业务信道的总次数之比。WALSH不足:WALSH不足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有可能出现在申请数据业务时。前向功率及业务信道不足:可能原因包括负载过高(调整控制覆盖范围,负荷均衡,扩容),公共信道功率过高(降低公共信道功率比例),软切换比例过高(提高软切换门限,减少软切换区域),前向功控参数不合理(降

13、低前向发射功率),前向干扰(排除干扰),设备故障(检查排除)。地面链路拥塞:地面链路如A接口,Abis接口,A3接口容量不够或者故障。各接口定时器设置不合理:主要是硬软切换定时器及各接口资源申请定时器。1.4.5 载频功率控制统计载频功率控制统计结果中包括各载频的Eb/Nt,RSSI,FER和发射功率。Eb/Nt单位是dB,RSSI值需要进行以下换算: (RSSI值-120)dBm,FER单位是1%,发射功率是dBm。RSSI值:话统中RSSI值是统计周期内平均值,不具有实时性,但从该平均值可以大致看出是否存在问题,如RSSI过低(比如低于7)很可能设备安装有问题,如天馈系统连接不紧;RSSI

14、持续过高,如高于20,很可能存在干扰或设备存在问题(如安装或设备自激等)。如果发现RSSI统计异常,应该启动基站实时的RSSI值跟踪,以便进一步定位问题。详细分析参见干扰分析一节。FER值:平均FER应该低1%,过高的分析请参考掉话一节的FER过高原因分析。发射功率:空载时发射功率应该只包括公共信道功率,比如20%导频功率,2%同步信道功率,14%寻呼信道功率时(9600kbps的寻呼速率),平均总发射功率为20W,空载发射功率应该为38.6dBm左右,满载应该为43dBm左右,话统中发射功率应该在之间,当系统负荷上升时,发射功率会超过43dBm,但最高只能达到45dBM,超过45dBm,TXR为了保护功放,就要对发射功率进行限幅处理。如果发射偏高,可能是负荷过高或是设备故障。详细分析过程,请见CDMA 1X话统分析指导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