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739072 上传时间:2017-07-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这项决策的动议起初是在 2002年武汉市委、市政府倡议并由周边 8 个城市积极响应的推动下产生的,这一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后,省第八次党代会把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作为全省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明确指出:“武汉作为全国特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武汉市要着眼于提高综合竞争力,构筑在国际

2、竞争中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形成武汉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去年,罗清泉省长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了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要性,并把启动武汉城市圈建设作为 2003 年要重点抓好的 38 项工作之一。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营造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良好氛围,省政府去年先后组织了加快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研讨会和专家座谈会,并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 。经过这一系列的组织和推动,各有关方面基本达成了共识,明确了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工作目标、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当前武汉城市圈建设起步较好,特别

3、是去年研讨会以来,各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武汉市已与其它 8 个城市确立了 6 个方面合作框架;黄石市突出四个重点,组织交通设施、科教人才、商贸旅游、区县经济等多个方面的专题,积极开展行业对接活动;咸宁市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市场建设等,正积极谋划、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整体优势;孝感市坚持把“依托武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出台了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实施意见,孝汉之间经贸往来活动日益频繁。同时,其他各相关城市基本上都成立了工作专班,初步确立了在圈内的定位目标,明确了工作思路,制定了发展建设规划,加大了服务城市圈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的整合协作力度。但是,从

4、总体上看,武汉城市圈建设目前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深入推进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城市圈建设统一规划不够;工作协调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发挥作用;行政体制和经济金融体制障碍有待消除;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等等。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高度共识。第一,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迫切要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从国际上看,各国在积极参加多边贸易机制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加入各种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从一国内部的情况看,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崛起,已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和城市化

5、发展的重要趋势。世界经济发展最近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以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如美国东海岸纽约、华盛顿、费城、波士顿大都市圈,面积不到全国的1.5%,却集中了全国近 20%的人口,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 30%;再如日本的东海道大都市带,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为核心,面积约 10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31.7%,但它集中了全国工业企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 23,工业产值的 34 和国民收入的 23。从我国的情况看,东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以香港、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据统计,这三大经济圈共创造了全国 61.

6、2%的 GDP,58.3%的工业增加值和 86.5%的外贸出口额,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以重庆为中心的城市群也正在崛起。这样,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中客观上承担了产业梯度转移和市场高效统一重任的中部地区,迫切需要尽快形成一个快速增长带。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带动湖北和我国中部地区跨越式发展,是促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武汉是华中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是东、西部资源、信息、技术交流、交换的战略连结点。许多专家认为,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可以充分利用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扩散功能,更好地发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特殊作

7、用,推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第二,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促进湖北发展,增强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据统计,武汉城市圈内的 9 个城市,2003 年以占全省 33%的国土面积、46.34% 的人口,提供了全省 61.1%的生产总值、 59.36%的地方财政收入、58.64%的固定资产投资和 62.59%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据了全省经济的主导地位。但是,同国内其他三大城市圈相比,仍然存在经济总量偏小、经济效益不高、结构升级缓慢等突出问题,发展明显滞后。用 2001 年的指标来衡量,无论是 GDP 总量还是人均 GDP,武汉城市圈都不到长三角或珠三角的 50%;人均 GDP

8、只与环渤海城市圈相当。2002 年,武汉城市圈全口径财政收入不及长三角的 10%,环渤海城市圈的 25%,只占广东省的 11.3%。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可以有效地突破行政体制及金融体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发展的合力,提升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推动湖北经济加快发展。第三,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全面推进湖北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实现中部崛起的重大举措。从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具有突出的城市取向。目前,武汉城市圈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都不太高,产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45.4%和 41.9%,明显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而且产业

9、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但是,武汉城市圈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科教实力雄厚,综合实力较强,发展的潜力很大。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要素向高效率的区域流动,推动城市圈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且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功能的升级,形成以武汉为中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促进湖北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步伐,促进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结合武汉城市圈建设实际,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建设“三步走”的发展目标。一是近期目标:即到 2005 年,初步建成武汉城市圈交通设施

10、高速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城市圈内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整合城市圈各类市场资源,初步构建区域大市场框架;启动跨区域企业重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圈经济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2 至 3 个百分点,武汉市经济年均增长 12%以上。二是中期目标:即到 2010 年,初步形成基础设施、产业、城乡“三个一体化”的格局;基本实现城市圈内外的快速轨道网、高速公路网、公用通信网的现代化;形成高新技术、机械制造、原材料及新材料、轻工纺织及食品、农产品加工“五个产业群” ;城市圈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 70%左右;武汉市城镇化率达到 70%,其他 8 个城市城镇化率平均达到

11、 50%。三是远期目标:即到 2020年,武汉城市圈提前 35 年实现全面小康,武汉市率先在长江中游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武汉城市圈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要打破各自为政的狭隘观念,树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在推进建设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 6 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靠市场的力量,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城市圈内的优化整合,防止搞“一平二调” 、防止单靠行政手段搞“拉郎配” 。二是坚持以经济利益为纽带。要以优势互补、实现双赢、联动发展为目标,开展经济与技术合作,形成互惠

12、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分享机制。三是坚持以各类企业为主体。要充分调动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以及各类中介组织参与城市圈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企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发挥企业在区域合作中的主体作用。四是坚持以构建产业链为主线。要以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为依托,强化产业集聚,壮大区域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五是坚持以政府调控为推动力。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主导作用的同时,各级政府要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有力地推动城市圈建设。六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认真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要认真统筹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

13、发展,切实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要突出重点,切实抓好以下四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一)积极推进产业一体化。产业是城市圈的重要支撑。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要始终抓住产业这个重点,加快发展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一是要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展方向,以推进“三个三工程”为契机,以武汉市产业核心区为重点,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产业融合、行业整合和企业联合,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进产业链延伸,加强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群集聚,做大做强区域性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行业,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武汉城市圈特色的产业结构体

14、系。二是要加快以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为网络结构的多重物流圈建设,培育和发展具有全国性经营网络的专业化骨干物流配送企业,形成以武汉为中心,以各城市为节点,以综合运输、仓储、加工、配送和电子商务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业。三是要加快流通业态创新,以发展连锁经营为重点,积极推动四大商业上市公司把仓储超市和便民超市延伸到城市圈内务城市,形成以连锁经营为重点的新型商贸流通业。四是要充分利用武汉的大市场、大流通优势,以提升优质农副产品深加工水平为重点,推进特色和优质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推进产业一体化,关键是要加快启动建设一批能够促进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重大项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武汉城市圈

15、内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产业一体化发展项目建设。(1)冶金工业方面:要加快建设武钢二冷轧工程、武钢硅钢片扩建工程(二硅钢)、武钢球团矿、鄂钢焦炉改造、1080 立方米高炉易地改造、小轧厂改造、冶炼系统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鄂钢集团年产 300 万吨冷热轧薄板新区建设、冶钢集团焦化工程、冶钢集团制氧改造、钢集团球黑铸管生产线、黄石同大冷轧带钢工程、华钢湖北镀锌板铝板生产线、大冶有色金属公司 15 万吨钢材深加工、三环集团黄石鑫宝管业有限公司 15 万吨墨铸铁管扩建、阳新鸿俊铝业公司 13 万吨电解铝等重点项目。(2)汽车及零部件方面:神龙公司二期工程、东风本田汽车(武汉) 公司合资 24 万辆商务车(

16、越野车)、浙江中誉控股集团合资生产商务车、武汉中人瑞众汽车零部件产业有限公司与德国蒂森公司合资生产底盘总成及车身结构框架等汽车零部件项目的建设。(3)电子信息方面:要加快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光纤预制” 、武汉唯冠科技有限公司扩规、武汉邮科院光迅公司大容量光通讯器件等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建设。(4)轻工及食品方面:要加快晨鸣公司 20 万吨漂泊化学机械浆生产线技术改造、晨鸣公司 15 万吨高档文化纸机改造、赤壁晨鸣纸业公司林纸一体化、百威(武汉)国际啤酒有限公司 25 万吨扩建至 34 万吨、青岛啤酒(黄石)有限公司30 万吨啤酒扩建工程、黄石东贝冷轧集团冷柜压缩机生产线“无氟”技改工程、旺旺米果、糖果等项目建设。(5)纺织及服装方面:要加快武汉一棉集团 “高档精梳面料生产线技术改造” 、湖北迈亚股份公司 1000 万米露塞尔、1000 万米高档纯棉面料、3 万绽紧密纺、50 万套高档西服面料、仙桃银丰纺织有限公司纺织、服装面料生产线、裕波纺织有限公司 20 万纺绽等项目建设。(6)医药方面:要加快湖北端药 GMP 工业园项目、湖北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