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缴纳借款合同印花税【新】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73213871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缴纳借款合同印花税【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缴纳借款合同印花税【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缴纳借款合同印花税【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缴纳借款合同印花税【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缴纳借款合同印花税【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缴纳借款合同印花税【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缴纳借款合同印花税【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缴纳借款合同印花税想了解如何缴纳借款合同印花税吗?以下是一篇关于缴纳借款合同印花税,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借款合同印花税的问题按照规定,借款合同应当缴纳印花税。有网友咨询了以下几个问题:1、银行给予企业以信用额度的合同,是否应缴纳印花税?如何缴纳?2、银行与企业之间签订的商业贴现协议是否应缴纳印花税?如何缴纳?3、企业与企业之间签署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协议是否应缴纳印花税?如何缴纳?4、银行与企业之间签署的银行汇票承兑协议是否应缴纳印花税?如何缴纳?5、信贷额度协议展期,及借款展期,是否应缴纳印花税?如何缴纳?答:(1)根据关于对借款合同贴花问题的具体规定(国税地198830号)的

2、规定,“借贷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在规定的期限和最高限额内随借随还。为此,在签订流动资金周转借款合同时,应按合同规定的最高借款限额计税贴花。以后,只要在限额内随借随还,不再签订新合同的,就不另贴印花。(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印花税只对税目税率表中列举的凭证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它凭证征税。”银行与企业之间签订的商业汇票贴现协议、商业汇票背书转让协议、银行承兑汇票承兑协议不属于印花税征税范围,不必缴纳印花税。(3)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1155号)的规定,“对办理借

3、款展期业务使用的借款展期合同或其它凭证,按信贷制度规定,仅载明延期还款事项的,可暂不贴。借款合同印花税常用知识问:公司给公司借款,借款印花税怎么算,是根据借款合同还是根据具体的发生额,借款合同是一年期的,但发生的时候可能借了还,还了又借,每次发生的金额也不一定相同,这样一年根据发生额累加的金额就超出借款合同上的金额,请问一下公司应怎么算印花税?答:关键是合同怎么签订的,如果是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是企业与银行,企业与企业之间较少),国家税务局关于对借款合同贴花问题的具体规定(国税地198830号)的规定,借款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

4、在规定期限和最高限额内随借随还。为此,在签订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时,应按合同规定的最高借款限额计税贴花。以后,只要在限额内随借随还,不再签订新合同的,就不另贴花。如果不是周转性合同,那么按合同上面记载的借款金额贴花。印花税同其他税种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征收面广,税源广泛。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频繁,书立、领受和使用凭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因而对书立、领受的凭证征税,其税源广泛。征收简便,费用低廉。印花税实行由纳税人自行计税、自行纳花、贴花、销花的办法,税务机关只负责检查等工作。因此,征收比较简便而且征收费用少。不退税、不抵用。对企业溢贴或多缴的税款,不予退税,而且也不许抵用

5、。轻税重罚。印花税税负轻,最高税率为1,最低税率为0.5,但对于未贴、少贴或揭下重用印花税票者,可处以重罚。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根据不同纳税对象,分别称为立合同人,立帐簿人,立据人,领受人。(一)各类合同的纳税义务人是立合同人。立合同人是指合同的当事人。所谓当事人是指对凭证有直接权利义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不包括保人、证人、鉴定人。当事人的代理人有代理纳税义务。如果一份合同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共同签订的,签订的合同的各方都是纳税义务人。(二)营业帐簿的纳税义务人是立帐簿人。立帐簿人是指开立并使用营业帐簿的单位和个人。(三)产权转移书据的纳税义务人是立据人。所谓立据人,是指书立产权转移书据的单位和个人。如果该项凭证是由两方或 两方以上单位或个人共同书立的,各方都是纳税义务人。(四)权利许可证照的纳税义务人是领受人。领受人是指领取并持有该项凭证的单位和个人。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