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教案3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3203131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吆喝》教案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吆喝》教案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吆喝》教案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吆喝》教案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吆喝》教案3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吆喝备课人:李静【创意说明】这是一片篇幅较长的文章,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阅读障碍,对于重点、难点较难把握,需要长文短教。而学生经过前一段的阅读训练,大多数能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这堂课也需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读、圈划中感悟文字,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来实现教学目标。如今的中学生对于旧式的“吆喝”是相当陌生的,这就为教学带来了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使增加学生对“吆喝”的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地条件,设计有关活动,如让学生走上社会,走上集市,倾听吆喝,搜集、调查、整理甚至可以学上一两句当地的种种“吆喝”,了解其作用,分析其与广告的关系。总之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借此开展语

2、文研究性学习。因此,本文教学中宜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学时先由生活现象或教学媒体示范,使学生对吆喝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适当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体验。在自读中品味语言。学习课文之后适当开展一些活动,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和兴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有条不紊地介绍复杂事物的方法。2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北京胡同文化的民风民俗。3. 注意收集、整理、分享身边的口头吆喝艺术,尝试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学重点:学会有序地组织学习内容,学习剪裁技巧。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及作者对北京的感情。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打开幻灯1,呈现天安门图片)同学们肯

3、定认识这个地方吧?这是天安门。在哪儿呀?对,北京。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人说在北京住上一辈子,也读不完它的历史;也有人说,只要在北京城的胡同溜上一圈,就等于逛了一回民俗博物馆。北京的风情讲起来,那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今天,我们就来跟随萧乾先生一起去感受一下北京胡同的“生活交响曲”。(切至幻灯2)我们先来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切至幻灯3)(教学目标:1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有条不紊地介绍复杂事物的方法。2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北京胡同文化的民风民俗。3. 注意收集、整理、分享身边的口头吆喝艺术,做生活的有心人。)请这位同学读一下。很好,请坐。接下来简单地了解一下作者萧乾。(切至

4、幻灯4) (认识作者: 萧乾,生于北京,自幼贫苦,熟悉京华贫民区的生活。 萧乾是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二战期间奔赴欧洲大陆采访战局,成为这时期中国“在西欧战场上唯一的记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很好,请坐。从简介里我们了解到作者萧乾是一位成就非常大的作家。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选自哪里呢?看课本141页的注释。对,北京城杂忆。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的这一本书。(切至幻灯5)(萧乾的作品很多,涉及的内容也很丰富,北京城杂忆可能是他最薄的一本书,共98页。收录了17篇很短的关

5、于北京城抚今追昔的文章,同时收录的还有萧老追忆杨振声、林徽音、李健吾的文章。篇幅虽短,但皆为动情之作,肺腑之言,其内容令人回味无穷。)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很好,请坐。那么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切至幻灯6)(写作背景:解放后,北京街头没有了有损大都市形象的落后事物,北京一步步向世界大都市接近。但与此同时,“北京城在经济味日浓的同时,文化味、历史味越来越少了,北京的传统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少数市民精神面貌的改变大大落后于物质上的变化”。萧乾亲眼目睹了这些变化,因而他提出了“人有人格,国有国格,一座城市也该有它的市格”。在当时很多人赞美北京城巨大变化,萧乾在这时发出了如此“不

6、协调之声”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女生同学来齐读一下,注意语速。很好。北京城杂忆写于1985年,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那么当时的城市改革正是进行地如火如荼的时候,萧乾在这个时候写那么一本书来怀想旧时的民风民俗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呢?一个作家敢于表达与时代不同的意见是不是很勇敢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非常有北京味的文章。2、 整体感知: 下面先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来熟悉一下课文,默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切至幻灯7)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哪位

7、同学找到答案了?举手告诉我?好,请这位同学来回答。很好,请坐,其他同学有想补充的吗?很好,来看老师总结的。(呈现答案)(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及音韵节奏等。 介绍时充满了美好的怀念之情和浓郁的情趣,以及对吆喝声消逝的惋惜之情。)可以把关键词记在课本上。3、 具体探究: 那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作者是怎么写北京城的吆喝声的呢?(切至幻灯8)(思考问题:作者是怎么写北京城的吆喝声的呢?)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很好,请坐。这位同学你认为呢?好,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文。文章第一段写的是什么?对,是一位英国诗人特别喜欢北京街头的商贩所弄出的响声。接下来

8、的第二段呢?这位同学你来读一下。“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这段什么作用呢?对,承上启下,过渡段,对吧?在课本上记下,这段的作用是过渡。好,那么接下来的第四段呢?“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这段又是什么作用呢?对,是过渡作用,还有吗?这段往下写的内容跟这一段是什么关系啊?对,写的是这句话所介绍的内容,“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所以这段话还是什么作用?对,统领下文。在这段的旁边记下。板书:咱们一起读一下这两个过渡段吧。开始。很好。咱们顺着课文往下看。下面几段是不是按照“从早到晚”和“一年四季

9、”的顺序来写的呢?看第五段,找找关键词。对,第五段里依次有:“大清早”、“白天”,还有“夜晚”。 后面呢?看第十段,144页,有哪几个词?对,“春天”、“夏天”、“秋天”还有“冬天”。 作者写的是不是很有条理?那么在这些内容里写到了哪些吆喝呢? 第六段的“馄饨”、第七段的“硬面饽饽”、第十段的“葫芦”、第十一段的“白薯”、第十三段的“萝卜”。 文中哪个行当的吆喝介绍得最多?对,吃的。 对,民以食为天嘛,关于北京特色小吃介绍的最多。据说,老北京仅小吃就有六百多种,现在也还有一百多种。有机会快到北京城去逛逛,也许以后再想吃到这种风味儿小吃就难了。 我们来看看,哪一句吆喝,让你一听,就口水直流? (

10、“馄饨开锅”,让人仿佛看到那冒着热气的锅里,馄饨薄薄的皮,大大的馅,在深夜里吃上一碗很舒服。 “蒸儿又炸,油儿又白搭”儿话音要读得地道,儿话音是检验北京话地不地道的试金石,这篇文章就是用老北京的方言写老北京的吆喝。这段吆喝里介绍了制作的过程和方法,让人觉得很好吃,蒸了又炸,放的油又多,肯定很香。口感也酥脆。“喝了蜜的大柿子。”很甜。喝”用得好,用拟人方法,柿子喝了蜜,肯定很甜,又大又甜,汁水多。肯定很甜,连心里都是甜的。试着读读,读出味甜,汁多,个大的味道来?“烤白薯哇,真热乎!”北京冬天很冷,一大早,卖烤白薯的喊一声热乎,又能吃又能暖手,真诱惑得让人不能不去买上一个。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诱惑

11、。) (齐读烤白薯这一段.)我们来听听地道的京味吆喝。(播放音频) “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同学们的重音用得真好,看样子,真是被诱惑了。 (“葫芦刚蘸的!”让人想到这葫芦新鲜,一定很甜,很好吃。 同样是卖葫芦,还有怎么喊的呢? “葫芦冰塔”用了一个比喻,写出了葫芦晶莹剔透,咬上去一定很脆,很好吃。“冰”字让人感觉到葫芦的晶莹剔透。“塔”字,写出了形状,一层一层的,由大到小。) 老北京最本色的方言,机智幽默,贴切鲜活,极富表现力,再加上吆喝人的个性演绎,那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我们也来试着唱唱,感受一下吆喝人的本领,用自己的语调展现其中的“京味儿”。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各挑选一种吆喝,自己试着编个调

12、子,唱一唱。等会儿我们来个吆喝串烧表演。 请学生学吆喝,自创吆喝,活跃气氛。那么在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同学们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呢?(切至幻灯13)(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着深厚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也包含着对老北京民俗风情和对无忧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请同学回答。4、 探究讨论: 现在吆喝声基本都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所取代,在广告如此泛滥的今天, 你更喜欢吆喝还是广告?为什么?(切至幻灯14)请同学讨论回答。同学们有没有兴趣把常见到的广告改成吆喝呢?看哪位同学更有创造力。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来吆喝两声吧。五、结语: 生活中从来都不缺乏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用来评价吆喝一文再恰当不过。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但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律,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我们身边也同样有很多珍贵的东西,因为被忽略而无声消逝。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生活的有心人,一起珍惜周围美好的事物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