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调研报告二篇

上传人:Wholive****ourhea... 文档编号:172573470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调研报告二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调研报告二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调研报告二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调研报告二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调研报告二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调研报告二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调研报告二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调研报告二篇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调研报告二篇【篇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也呈现出 青少年犯罪人数逐年增加,并且有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发展的趋势。为深入研究我市青 少年犯罪的情况和问题,探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的 势头,从八月上旬开始,市政协就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专题调研 情况及工作建议报告如下: 这次调研活动由市委办和政协办联合下发了调研方案,市政协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有 关工作,并于8月14日召开了由各乡镇(办)、市政法委、宣传部、关工委,市公、检、法、 司,市教育局、文化局、

2、妇联、团委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座谈会,共同研 究确定了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调研的任务、要求以及调研内容。随后,市政协成立了调研 组,相继走访了市公安局、文化局、法院等部门和单位,了解了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相关 情况。调研组还专程到我市看守所、五方乡宁城村、五方初中,通过与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及 其祖父母、学校教师的座谈交流,多层面的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经历,并听取了看守所民 警、学校教师等人员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建议。参与这次调研的各成员单位 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认真落实,按照确定的调研内容安排,积极开展各种形式调研 活动,及时向市政协办上报调研材料20余份,为形成最

3、后的调研报告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一、近年来我市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 总体上看,近三年来,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趋势明显。据市公安局统计,20*年至 20*年上半年,我市共发生青少年犯罪案件54起,涉案青少年人员达133人,其中07年9案 29人,08年22案41人,09年上半年23案63人。青少年违法犯罪占全市各类刑事案件的比率 分别是5.9%、6.5%、6.9%,每年均以0.5个百分点速增。 从法院受理各类刑事案件的情况来看,我市青少年犯罪案件占案件数的比率分别是 70%、75.7%、77.8%,犯罪人数比率分别是52.7%、56.6%、61.8%,我市青少年犯罪数量 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案件类

4、型主要为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我市青少年犯罪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恶性化犯罪突出。从犯罪类型看,青少年参与盗窃、抢劫犯罪最为突出,未成年人 更是如此。近三年来,我市未成年人作盗窃案件起数、人数分别为:20*年3起3人,2008 年4起12人;20*年上半年无。抢劫案件情况:20*年为3起11人,2008年5起15人,20* 年上半年5起15人。未成年人甚至参与强奸、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抢夺、诈骗等犯罪,无 所顾忌,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对被害人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之心,行为令人发指。从目前 案件类型增幅上看,增势最为明显的是抢劫罪,近几年上升幅度很大,说明当前未成年人犯 罪中暴力劫

5、财型犯罪的严重性。这些犯罪中,作案成员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例如, 今年3月发生在五方乡的宋某 (系五乡初中初二学生)等五名学生伙同辍学人员刘某抢劫10元 钱一案,五名学生年龄全部刚满14周岁;5月发生在玉泉广场西侧的学生抢劫案,其中熊某、 贾某年龄均刚满14周岁,而嫌疑人苗某作案时只有13岁。 二是团伙化犯罪居多。青少年违法犯罪大多是团伙犯罪,一般以纠合型为主。未成年人 由于心理和生理处于未完全成熟时期,单人作案胆小害怕,加之经常游荡于社会,与一些无 业人员纠合在一起,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逞一时之气,或进网吧歌厅,或聚集在一起寻 衅滋事,聚众斗殴,或在成年人的引诱带动下参与犯罪。从检察

6、院去年办理的未成年人案件 看,团伙犯罪有25人,单人作案只有1人,而从公安局提供的数据来看,仅20*年上半年我 市就打掉未成年人犯罪团伙12个,涉案53人(部分人员不够刑事立案,按照治安案件处理), 且其发展势头较快。尤其以今年发生的3月30日卫峪乡初中生和4月30日岳庙办小学生伤害致 死案件最具典型。 三是低龄化发展趋势明显。从发生的案件来看,犯罪年龄相对集中在16至18周岁,但15 周岁以下的人数也呈逐年递增趋势。近几年来,我市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当中,2006年,14 16周岁的4人,1618周岁的17人;20*年,不满14周岁的1人,1416周岁的6人,16 18周岁的20人;2008年,

7、不满14周岁的1人,1416周岁的5人,1618周岁的27人;20* 年上半年,1416周岁的8人,1618周岁的13人。从这组数据也可以看出,1416周岁 年龄段为未成年人犯罪发展阶段,1618周岁年龄段为高发阶段。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 龄已提前了23岁。例如,检察院办理的吴某等4人(抢劫城关初中学生1元钱)以及张某等3 人(持刀抢劫奶羊1只、山羊2只)抢劫案,嫌疑人均为14周岁。 四是成人化作案方式日渐突出。受到影视、网络的负面影响,未成年人犯罪时的作案方 式逐渐向成人化发展。表现在犯罪使用的工具越来越现代化,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网络 等,在代步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同时犯罪智能

8、化。有模仿成人作案的心理痕迹, 实施犯罪之前精心部署,作案后伪造现场,毁灭、转移证据。例如发生在仙峪河道里的张某 等3人持刀抢劫山羊一案,就有明显的预谋性质。3人在持刀抢劫之前,就将事先准备好的安 眠药碾碎后放入矿泉水中,让放羊的喝,因其闻出水有异味没喝,三人没能得逞后才进行持 刀抢劫。而有的青少年甚至因为刑法有“未成年人犯罪减轻或免予处罚”的法律规定,有恃 无恐,借助“年龄优势”故意犯罪。 五是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比例高。目前,违法犯罪青少年多数是辍学生、失学生,或者 是毕业后还没有就业的,这些人闲散在社会上,无所事事,有不少人整天泡网吧,出入卡拉 OK厅、游戏厅,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例如,

9、在看守所提审的王某(17岁,犯案时16岁), 小学六年级辍学后,在社会上流浪,08年9月,伙同郭某(犯案时18岁)、李某、崔某、王某 (17岁)四名社会闲散人员抢劫蓝光学校学生100元。这五名嫌疑人均为早早辍学的社会闲散青 少年。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很多,既有青少年个体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育、 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客观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青少 年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一)、青少年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从生理因素来说,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大 脑皮层的兴奋性强,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还很不完善,行为易受情绪的

10、影响和左右,难以有 效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加之青少年心理状态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容易激动和感情用事,以 及强烈的争强好胜心理和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遇到挫折时,往往会寻求精神上的平衡与满 足,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自我意识强,文化素质低,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弱,缺乏真 正的独立性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感染,容易受骗上当而犯罪;好奇 模仿心理和青春叛逆心理的作用,加上哥们意气、报复心理,在不良社区环境和社会诱因的作 用下,使得一些缺乏正确引导的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而且逐步向低龄化发展。(二)、家庭教育的诸多缺陷。家庭的不良环境是形成青少年违法犯罪倾向的重要原因。 现在的家庭

11、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往往侧重于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身体健康和学习成 绩,而忽视了精神需求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从而造成家庭教育往往存在偏差及片面化教育情 况较为严重,而家庭结构的失调、家长的不良言行及教育方法的不当都有可能导致青少年犯 罪。家庭经济上贫困使一些青少年失去学习的机会和信心;家庭宠爱、溺爱使青少年从小就形 成以自我为核心,随心所欲,骄横任性,我行我素的性格;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使青少年承受 了过大的竞争压力,幼小心灵受到撞击和伤害;家庭的暴力的影响,会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埋下 了逆反的种子和实施暴力犯罪的祸根;父母的离异造成家庭不稳定,使青少年失去家庭温暖, 缺少亲情的呵护,极易误入歧途。

12、 (家庭环境和气氛的恶化,家庭教育的失当:家长的言传 身教不够、沟通不够、溺爱等)(三)、学校教育的偏差。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学校教育未能摆脱应 试教育体制的约束,许多学校没有实现从应该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学校在教育上存 在重智轻德的现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经济效益,法制、道德教育方式滞后,内容简单且流 于形式,使得青少年错过了接受法制教育、培养法制观念的最佳时期。加之个别教师缺乏对 “双差生”的关怀和帮助,任其发展,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辍学,过早地 流入社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学校教育的短视、功利、强制性和片面化)(四)、不良文化的侵蚀。社会不良文化是现代校

13、园暴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引起青少年违 法犯罪的诱因。文化市场上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所充斥的大量的封建迷信、 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等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影响,其中宣扬的有血性、讲义气、 嫉恶如仇、生活洒脱等人物形象,很受青少年青睐,容易诱使青少年进行模仿,个别青少年在一些侦察破案片的剧情指引下完成了与其年龄并不相称的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一些网 吧、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及一些灰色民谣、黑话,也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如7月 29日焦点访谈所曝光的“黑帮”游戏就是典型的一例。这些黑帮游戏充满暴力,内容低 俗,以“江湖”、“黑社会”、“黑手党”等“黑帮”情节为主要题材,渲染血腥暴

14、力,严 重威胁、扭曲社会的法制和道德规范,极易引起青少年思想混乱、价值观扭曲,导致短期化 行为增加和越轨行为的泛滥,诱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此外,社会违法犯罪团伙的 诱骗、教唆、威胁、对缺乏分辨力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诱惑力、侵蚀性。(影视、网 络等暴力亚文化及不健康娱乐场所的影响)(五)、升学率低、就业难。初中升高中的比例太低,而且我市职中的办学水平低,吸引不了 初中毕业生前去就读,使部分青少年过早地走向社会;就业渠道不多、岗位不足,相当一部分 青少年找不到就业岗位,游荡于社会;社会上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使得这部分青少年产生 更不平衡的心理,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六)、“齐抓

15、共管”的缺失。(社会治安投入的不足,社会控制成本过低,打击犯罪力度小) 目前,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所谓“齐抓共管”,实际上变成了谁都不抓、谁都不管,既没 有问责的制度,又没有问责的主体、程序,多数闲散游荡在社会上的青少年,得不到关爱、 教育、管理和服务;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帮教和转化; 对解释后的违法犯罪青少年缺乏帮教与救助。对于在校生来说,寒、暑假期间,学校管不 上,家庭管得少,管不了,又缺少社会相关机构的管理,其中所出现的管理漏洞,在一定程 度上为青少年违法犯罪埋下了隐患。而政府对社会治安投入的不足,社会控制成本过低,所 造成的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减小,也

16、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因素。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意见及建议1、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并完善青少年犯罪的防控体系。 (家庭、社区、学校、政府部门“四位一体”) 党政部门要把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作为创 建平安华阴、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充分认识到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长期性、艰 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和要求,进一步夯实责任,建立家庭、社区、学 校、政府部门“四位一体”的立体防线,共同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首先,各级党委、 政府要负起政治责任,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实行综合治理,全社会共同开 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其次,要建立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监测系统,经常分析预防青少 年犯罪工作状况,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实行职能部门包社会成 员、单位包职工、学校包学生、家庭包子女的教育承包责任制,社区、村组要分片包干,联 系到户,务求实效,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第三,成立以村组、社区为单位的监管组织,落 实村组、社区干部对重点监管对象的帮教,扎实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