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21182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72528452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2118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2118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2118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2118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712岁儿童处于()。单项选择题A、形式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感知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 2: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是() 单项选择题A、疲劳B、力衰C、发展D、成熟 3: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影响的现象是() 单项选择题A、能力B、动机C、态度D、迁移 4: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单项选择题A、线性关系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 5:有人认为“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因为自己能力差”,这种归因属于()。 单项选择题A、外部稳定归因

2、B、外部不稳定归因C、内部稳定归因D、内部不稳定归因 6: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有()。 多项选择题A、结构性B、目的性C、认知性D、序列性E、创造性 7:认知策略主要包括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和() 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计划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 8: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其主要表现为()。 多项选择题A、教学课件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E、教案 9:操作技能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 单项选择题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单项选择题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

3、的需要 11: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划分,迁移可分为() 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和负迁移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12: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单项选择题A、课堂约定B、课堂行为准则C、课堂纪律D、课堂行为 13:教师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判断题对错 14: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代表最低理解水平的认知目标是() 单项选择题A、知识B、领会C、分析D、综合 15: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是()。 多项选择题A、遗传B、人际关系C、

4、社会环境D、学校教育 16: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叫()。 单项选择题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17: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单项选择题A、学生B、教学目标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 18:下列识记效果最好的活动是() 单项选择题A、眼看B、耳听C、口读D、多种感官的参与 19: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这是()。 单项选择题A、头脑风暴训练B、推测与假设训练C、自我设计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 20:下面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多项选择题A、味觉B、嗅觉C、平衡觉D、运动觉E、机体觉 21:班杜拉认为行

5、为、个体和环境是作为相互交错的决定因素而起作用。() 判断题对错 22:强化是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以使其发扬光大。() 判断题对错 23:元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A、加涅B、弗拉维尔C、维果斯基D、列昂捷夫 24:小老鼠通过尝试一错误进行的“迷宫”问题解决模式属于()。 单项选择题A、独立的发现学习B、有指导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 25:班级里的小集团属于() 单项选择题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 26: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712岁儿童处于()。 单项选择题A、形式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感知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 27:皮亚

6、杰认为心理发展涉及的重要概念主要有() 多项选择题A、认知B、图式C、同化D、顺应E、平衡 28:成败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单项选择题A、马斯洛B、韦纳C、布鲁纳D、班杜拉 29: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 多项选择题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C、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D、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E、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30: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判断题对错 31:性格的类型是指一个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根据个体的社会生活方式,可分为() 多项选择题A、理论型B、经济型C、审美型D、

7、社会型E、权力型 32: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斯金纳C、化生D、布鲁纳 33:认知资源理论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A、谢夫林B、布鲁德本特C、特瑞斯曼D、卡尼曼 34: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这体现了动机的() 单项选择题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调节功能D、调节和维持功能 35: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A、群体气氛B、群体压力C、群体凝聚力D、群体规范 36:()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问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 单项选择题A、教育B、教学C、课D、学校教育

8、37: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形象直观 38:下列不属于桑代克所提的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单项选择题A、效果律B、巩固律C、练习律D、准备律 39:社会自我是在青年时期基本成熟。() 判断题对错 40: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为() 单项选择题A、顿悟说B、试误说C、内话说D、文化历史说 41: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是_。 单项选择题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 42: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 单项选择题A、群体凝聚力B、课堂气氛C、群体规范D、学校人际关系 43:研究发现,

9、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容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 单项选择题A、年龄上无明显差异B、中等年龄的差异C、年龄较大的学生D、年龄较小的学生 44: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单项选择题A、有所不同B、相类似C、有一定联系D、没有必然联系 45: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A、权威型B、放任型C、民主型D、专制型 46: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单项选择题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后 47:测验前的计划包括() 多项选择题A、

10、确定测验的目的B、确定测验要考查的学习结果C、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D、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E、选择适合的题型 48:女生在生理发育的速度上快于男生,一直到青春期,女生的心理成熟水平都较男生高,这说明心理发展存在() 单项选择题A、连续性B、差异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 49: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 单项选择题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与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 50: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哪三个等级?() 多项选择题A、一般常态心理B、人格障碍心理C、轻度失调心理D、严重病态心理E、精神病 1:答案D 解析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

11、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2:答案C 解析 从“机能构造上的变化”可以排除“疲劳”和“力衰”,因为它们都不是机能构造方面的变化。从“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排除成熟,因为成熟是侧重于遗传因素的,是不需要外部经验的,生理上的成熟和外部经验的积累的累加就是儿童身心的发展。(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答案D 解析 4:答案C 解析 5:答案C 解析 6:答案B,C,D 解析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7:答案A 解析 8:答案B,C,D 解析 BCD【解析】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

12、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教学内容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因此,答案选BCD。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12:答案B 解析 【解析】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13:答案错误 解析 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三是个别化教学。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A,C,D 解析 略。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学校教育需要教师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D 解

13、析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很多,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和形态扩散。 20:答案C,D,E 解析 21: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2:答案错误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3:答案B 解析 弗拉维尔是元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他在1976年对元认知的定义是,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4:答案A 解析 小老鼠的“迷宫”问题解决模式属于独立的发现学习,它是通过不断尝试一错误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D 解析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的认知活动仅限于感知运动,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表现为儿童刚刚能区分主体与客体、智力已先于语言发生,到后期有了表象,获得了客体的永久性。(2)前运算阶段(27岁),其思维特征是:思维的单向性、思维的刻板性和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