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点分析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1724668 上传时间:2017-07-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知识点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知识点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知识点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知识点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知识点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知识点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知识点分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语言基础知识题(全国卷设四小题 ,每小题 3 分)设题范围:字音、字形、近义词、同音字的辨析、成语、熟语的使用、病句的辨析、语句的连贯、标点符号的使用等。对前 4 道小题来说,考生要相信第一感觉、珍惜第一判断,在做修改时务必慎重1 字音:常用的多音字、形声字、单音字(1)掌握“音随意转”的方法,把字放到一定的语境中与词义联系起来。(2)注意语体口语、书面语、词性、语意和特殊读音。(3) 善用排除法。不认识的字凭语感,或根据字意与拼音结合在一起推敲。特别注意多音字(语意不同,读音不同,最好根据语意辨别读音) ,音近字的比较,对于一些不常见字要认真比较,最好采取排除法。2 字形:常用的同音音近

2、字、同音义近字、音形都近字、形近字。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不熟悉的字,先将词的表面意思弄清楚,再比较词中每个字的意思与词的整体意思是否和谐、一致。注意形近字的比较。答题方法:A、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销脏灭迹赃 残无人道惨 妄费心机枉)B、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锁碎琐 急燥 躁 众口烁金铄)C、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穿流不息川)D、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

3、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陷井 阱 脉膊搏 欢渡度)3、近义词同音词的辨析(实词或虚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选择。辨析突破点:从词义突破(例:终止、中止) ;从词义与句意的关系上突破(例:祛除、驱除) ;从句子表达的侧重点突破(例:稍微差一点、多少差一点) 。(1)实词:注意感情、态度、语体色彩;注意理性意义(词义的侧重点,轻与重、范围的不同) ;语法功能(词性不同,搭配习惯差别) 。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步减少选项。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2)虚词

4、关联词:语法功能和特定意思;结构关系和成对成套的特点。重点是副词、介词和连词。做虚词题目,主要是凭语感,要通读全句,整体感知,认准关键,准确把握;也可以造一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来分析它的正误。其次是找出配套的关联词语,前后联系来确定虚词的含义;如果配套的关联词语在句中只出现一个,应该将它补全分析;再将关联词语与句子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在关系上保持一致。注意采用排除法。4、成语、熟语的使用:A、成语辨析的几个思考角度和使用错误类型:感情失当褒贬误用(叹为观止、处心积虑)修饰失当语意重复(感到爱莫能助、被人贻笑大方)不合逻辑词义不当(首当其冲)形近、义近误用(不负众望与不浮众望、独树一帜与匠心独运)错用

5、对象张冠李戴(汗牛充栋、石破天惊)语法错误功能混乱(栩栩如生地看到、逼得穷途末路)轻重失度(日理万机) (8)望文生义(付之一笑、文不加点、不刊之论、万人空巷) (9)敬谦误用(破镜重圆、鼎力相助、抛砖引玉)B、答题方法: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的范围,搭配的对象,尤其是发生变化的词语(美轮美奂、感同身受) ;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四个选J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C、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

6、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成语应先看本身的语义,再看语境意义,最后看色彩。5 病句的辨析:(1) 6 种类型:【前四种为结构类,后两种为语义类】语(词句)序不当(注意多项定语、多项状语语序和句序) 、搭配不当(主干的搭配、修饰语、中心语之间的搭配、关联词语的搭配) 、成份残缺或赘余(主谓宾残缺、关联词残缺、定语中心语残缺、注意介宾短语前置可能会缺少主语,虚词多余包括堆砌和重复) 、结构杂糅(A 一句话内含有两个语句两个谓语结构 B 话说一半 另起话题 C 藕断丝连) 、表意不明(代词指代不明,一词多义、缺乏交待、停顿不同造成歧义)、不合逻辑(自相矛盾、概念不清、分类不当种属或交叉关

7、系误用。注意否定失当和两面一面)(2)解题步骤与方法:凭语感扫描,用方法检验。结构类语病(单句)采用紧缩法,先抓主干后理附加,找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赘余、语序不当等错误;复句要先看关联(关联词是否残缺、关联词的搭配和位置、关联词是否错用、滥用) ,然后以分句为单位,采用紧缩法去判断。特别注意主语一致关联词在后,主语不同关联词于前。语义类病灶采用逻辑思维判断法。可以找出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错误。6 语句的连贯:解题思路及要求: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

8、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话题是否一致 前后句式是否一致 情境是否吻合 音节是否和谐等。连贯类型及解题要领:A 排序:抓中心,中心是理解语句的纲,中心句往往在句首(总领句、总括句)。抓思路,a 记叙文,以时、空为序。b 议论文多以逻辑为序,观点句在前,材料句(思想句于前,行为句在后)在中间,总括句在最后。c 说明性文字和描写性文字,事理句于前,材料句于后,且循空间或逻辑关系。抓标志 a 暗示性词语(提示层次结构),b 关联词语 c 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和相同句式,d 音节的和谐变化。局部组

9、合法:寻找联系最密切的语素和相关的语句,先接小组,再接大组。B 选句衔接:要语气粘连,话题一致,句子结构一致,语脉相承,情景相融,符合逻辑。J C 修改不连贯语句:使用语法分析法,分析结构语序,关联词语及过渡、照应。7 标点符号的使用:标点符号以点号为重点,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括号与表停顿的点号连用,点号在括号内还是括号外;二是引号与点号的连用,后面的点号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三是有疑问词的句子,句末用不用问号,几个疑问句相连,问号如何打;四是几个并列的短语相连,如何使用逗号和顿号等。有可能在第I 卷设题、在第 II 卷设题、在作文中考查。答题步骤:先瞧问、顿、逗,再看括、引、冒。以下为难

10、点提示:(1)问号:选择关系复句的疑问句应用在句末。特指问每句后面都要用问号。句中有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但不要求回答的句子不用问号。表强调某种感情的反问句,句末用叹号。介于陈述句与疑问句之间的句子,信多于疑用句号。倒装句,问号用在句末。(2)顿号: 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不能用在句与句之间。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而作主语、谓语、补语等表强调时,并列的介宾短语用作状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常用在一起的词语并列可不用顿号(工农兵学商)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清华呀,北大呀,)(3)冒号:用在总分或分总关系之间的总括性句语中。提示性的词语插入句子中间,不用冒号,用逗

11、号。使用冒号的提示性语句的后面,不能出现 “即”“如”等词语。(4)括号 : 括号内是词语时,不用点号,括号内是句子时不用句末点号。括号内再有括号,里面应用“ ”。括号内解释局部,括号于点号前;括号内解释全部,括号于点号后。()引号: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A、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B、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C、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J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6)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

12、物名、电影名、电视剧名等。电视的栏目有时也用书名号,戏剧、歌曲、乐曲、绘画、雕塑、摄影等的作品名称也可以用书名号标示。书名号的作用已扩大到标示各类作品(包括用文字、声音、图像、动作等表现的作品等)的名称。但不能因此而随意扩大书名号的使用范围,如将书名号用于产品名、奖品名、单位名、活动名、课程名、会议名等。二、社科或科技类文章阅读(全国卷设三小题 每题 3 分)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词的含义(新概念下定义:被下定义者+是+特征+属性);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内容)(抓修饰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新知识);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注意:重点应立足于和的考点检测上。(1)答题要领:遵循语境原

13、则辨析词语理解语句。弄清代词的指代意义(近指:这、这些;远指:那、那个;不定指:某、某些)。确定文段的中心句(主旨句、首括句、过渡句、修辞句、语篇指示语句和情态语句)。筛选整合信息,注意基本概念和新知识的解释、阐述。把握文体及文体特点(说明文抓说明对象的特征,议论文抓中心论点)。(2)答题步骤: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明确每段的中心内容,尤其要关注首尾段。勾画出关键词,如:可能、将、一些、正在、主要、如果、假如、但是、因此、正是、几乎等,初步掌握全文的意思及中心。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是表述绝对的选项),还要把握提干中定语所指定的解题范围(如第五题)。

14、()解题方法: 以文解文(即根据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对语句的意义进行分析,联系上下文把握理解语句的意义)找:找找原文有没有(依题干找出检索范围、段落及角度);比:1)比较原文符不符此物变彼物(偷换概念),2)可能成必然(说法绝对),3)将来变现在(提前实现),4)部分成全部(扩大外延),5)结果变原因(因果颠倒),6)说东改道西(意思不符),7)有一却说三(夸大作用)。强调要注意选项与原文的对应比较,这种对应有时是表现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的情况下,J选项的信息是建立在原文一段或几段相关信息的概括的基础上的,切不可简单机械地寻找一一对应的关系。因而同学们绝对不可以机械地答

15、题。注意: 自科类文:抓主旨,抓信息,利用选顶,排除干扰,对照原文做出选择。社科类文:抓观点,材料和思想。三、文言文阅读:(全国卷设三小题 9 分,每小题 3 分)1、考点:()对实词虚词的理解:一词多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古今异义;通假 字、 偏义复词。(2)理解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纲规定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8 个虚词和教材中常见的 17 个文言虚词:安、但、耳、夫、盖、故、或、即、既、然、虽、遂、惟、已、矣、犹、哉。参见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部分系统复习)(3)特殊句式及用法: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谓前、宾前、定后、介后)词类话用。(4)后两题重在理解分析归纳概括,代入原文,以文解文。2、答题要领:明大意(知人明事);通词句(结合语境);能辨析(五 W: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经过,几个时间,几个地点,发生发展的原因多少原因。1Who、2What 、3When、4Where、5Why )3、分析答题过程:从最后一题开始,倒着做,利用已知解未知。4、答题技巧:常见的实词的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古今异义题:古代多单音节词,所以看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古义尽可能分开理解。要具体、形象。分开解释的含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上下文保持一致。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