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初一数学各章知识点整理(精华)

上传人:c**** 文档编号:172333363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最全初一数学各章知识点整理(精华)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最全初一数学各章知识点整理(精华)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最全初一数学各章知识点整理(精华)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最全初一数学各章知识点整理(精华)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最全初一数学各章知识点整理(精华)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最全初一数学各章知识点整理(精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最全初一数学各章知识点整理(精华)(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本章重点:对立体图形的展开和折叠,截一个几何体,三视图,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知识点 1: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的分类 柱体(圆柱、棱柱)锥体球体知识点 2:棱柱与圆柱的异同点 相同点:圆柱、棱柱都有()个底面不同点:圆柱的底面是()形,棱柱的底面是()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面,棱柱的侧 面是()形知识点 3:直棱柱与斜棱柱区别:直棱柱的侧面为()形,斜棱柱的侧面不一定为长方形 知识点 4:立体图形的构成元素(从静止观点看)1、图形是由() ()()构成的2、面有平的,也有曲的,面与面相交得到(),线有直的,也有曲的,线与线相交得到()。知识点 5:从运动方面看,点动成

2、(),线动成() ,面动成()拓展习题:将一个平面按一定方式旋转得到什么样的几何体1.2 展开与折叠知识点 1:棱柱的有关概念几特点(1)棱柱是根据底面多边形的边数(或侧棱的条数)分类的,如:五棱柱说明它有五条 侧棱而不是五条棱,它的底面为()边形。(2)棱柱中各个元素的数量关系:底面是n 边形,那么它就是n 棱柱,则它有()个顶点,()条棱,()条侧棱, ()个面。()个底面, ()个侧面。知识点 2:折叠平面图形和围成棱柱技巧: 1.标面法 - 把四棱柱分为上、下、左、右、前、后6 个面,原则要求6 个面不重不漏,一般我们把中间的面标成前面。知识点 3: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本节拓展

3、习题:蚂蚁怎么走最近的相关试题2.出现田字的不能围成四棱柱。a.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为: () b.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1.3 截一个几何体知识点 1: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技巧 a:截面经过正方体的几个面,截面就是几边形 b:截一个n 棱柱截面最多是()边形知识点 2:用一个平面去截其他几何体(中考时主要考圆柱和圆锥和球)1.4 从不同方向看知识点 1:三视图包括() ()()及它们的概念 解题关健:画几何体的三视图,关健是确定它们有几列,以及每列方块的个数知识点 2:由几何体的俯视图确定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这里考试出题一共两种考法。第一种先给同学们画出几何体的俯视图,的小立方体的个数第二种考法,

4、 给出每个位置的相应数字,数字代表相应本节拓展习题: 由几何体的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堆放,立方块和最少用多少个小立方块。进而叫同学们分析出最多用多少个小* 注意:求最少用多少小立方块时一定要注意小立方块交错着摆放,要有交错摆放的意识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1 页,共 13 页1.5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知识点 1:多边形的定义。两个注意封闭图形。a:组成多边形的边是线段而不是曲线。b:多边形是一个知识点 2:多边形内对角线问题。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 n 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有()条对角线。 第二种情况: n 多边形从所有顶点出发有()对角线* 注意:此题的分析方法为以后多种考试相关习题打下基础,同

5、学们要学会这种数学的分析 和总结的方法,要举一反三。比如以后可能遇到的:1.在一条直线上有15 个点,这里有多少条线段问题。个点,且三点不共线,问一共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15 条射线,问此时有多少个角的问题。2.在平面里有153.在一个角里引出4.15 个班级打球赛,每两个班级都要比赛,问一共要打多少比赛?5.班级有 15 名同学,过新年互赠贺卡,问一共同学们要发多少张的问题 知识点 3:多边形分三角形问题1、过 n 边形的顶点与其它顶点相连,得到()个三角形2、当点在n 边形的内部时与各顶点相连,则n 边形被分成()个三角形3、当点位于n 边形的边上时与各顶点相连,n 边形被分成()个三角形

6、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2 页,共 13 页第二章知识点: 一、有理数的基础知识1、三个重要的定义:( 1)正数:像 1、2.5、这样大于0 的数叫做正数; ( 2)负数: 在正数前面加上表示比 0 小的数叫做负数; (3) 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号,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面加“”号,一般地“”号往往省略不写,但负数前面的“”号不能省略.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 .2、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 2)按性质符号分类: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 负分数正整数正分数正有理数整数有理数有理数0负整数负分数负有理数分数整数和

7、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正数、负数和零也统称为有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正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负整数包括负整数和负分数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零、负整数、负分数,因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为了研究的需要, 整数也可以看作是分母为 的分数 .所以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看作分数1 的分数, 但本章中的分数是指不包括分母是有时1通常把正整数和零统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即为自然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3、数轴数轴有三要素: 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做

8、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在.0(叫数轴上的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所以正数都大于大于负数。0,负数都小于0,正数数轴的概念中包含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数轴是一条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二是说数轴具有原点, 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三是说数轴原点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画数轴的步骤:( 1)画一条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直线;( 2)在直线上选取一点为原点,用实心点表示,在原点下边标上( 3)用箭头表示正方向,一般规定向右为正;.0;( 4)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用细短线画出,并在下

9、边标上对应的数4、相反数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 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 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这就是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3 页,共 13 页相反数的几何意义一般地,数.a 的相反数是 a,这里 a 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还可以代表任意一个代数式,可以了 .表示或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号就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 单独的一个数不能说是相反数;不能理解为只要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就互为相反数,只有符合不同的两个数是说除了符号不同以外完全

10、相同5、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该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用字母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表示如下:0 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 3)数 a 的绝对值记作“|a| ”a0(a( a(a0)0)0)aa( 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6、绝对值的有关性质( 1)对任意有理数a,都有 |a| ;0( 2)若 |a|=0,则 a=0;( 3)若 |a|=|b|,则 a=b 或 a= b;( 4)若 |a|=b( b0 ),则 a=b;( 5)若 |a| |b|=0,则 a=0 且 b=0 ;( 6)对任

11、意有理数a,都有 |a|=| a|.7、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二、有理数的运算1、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 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 a+b ) +c = a + (b +c)先把互为相反数的数相加;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本思路是

12、:把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把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把相加得整数的数先相加。2、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有理数减法常见的错误:顾此失彼, 没有顾到结果的符号;仍用小学计算的习惯,不把减法变加法;只改变运算符号,不改变减数的符号,没有把减数变成相反数。( 3)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步骤:先把减法变成加法,再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3、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4 页,共 13 页任何数与0 相乘都得0。( 2) n 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

13、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 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个时,积为正n 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3)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交换律:a(b+c)=ab+ac 。1)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 ba;2)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a(bc);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即 (ab) c3)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a(bc) ab ac( 4)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 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即ab=1,那么 a 和 b 互为倒数;倒数也可以看

14、成是把分子分母的位置颠倒过来。4、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0 不能做除数。这个法则可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除法法则也可以看成是: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5、有理数的乘方0 的数都等于0。( 1)有理数的乘法的定义:求几个相同因数a 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是一种运算,是几个相同的因数的特殊乘法运算,记做 “a n ”其中a 叫做底数,表示相同的因数, n 叫做指数,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它所表示的意义是n 个 a 相乘,不是n 乘以 a,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2)正数的任何次方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数次方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方是负数( 3)nna 中, a 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a 叫做幂在an 的读法有两种:( 4)1)读作 a 的 n 次幂 2) 读作 a 的 n 次方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关建是熟练掌握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及运算顺序。 比较复杂的混合运算,一般可先根据题中的加减运算,算时, 先从每段的乘方开始,按顺序运算,有括号先算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