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2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陈涉世家》

20****0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3.50KB
约5页
文档ID:172167797
2012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陈涉世家》_第1页
1/5

2012年浙江台州)(一)陈涉世家(节选)(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今亡亦死 (2)扶苏以数谏故 (3)今或闻无罪 (4)楚人怜之 2.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项是( )(3分) A.邑人奇之 B.前人之述备矣 C.辍耕之垄上 D.宋何罪之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4.为了“威众”,陈胜、吴广做了哪两件事情?(2分) 1.(4分)(1)逃走(2)屡次(3)有的人(4)爱戴 2.(3分)C 3.(3分)正碰到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4.(2分)丹书鱼腹,篝火狐鸣意对即可,用文中相应语句回答也可)(2012年四川眉山)【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乙】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错的一项是A.今亡(逃跑)亦死 无论(不论)魏晋B.今或(有时)闻无罪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C.为天下唱(通“倡”,首发) 便要(通“邀”,邀请)还家D.楚人怜(爱戴)之 此中人语(说)云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陈胜、吴广乃谋曰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扶苏以数谏故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C.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D.吴广以为然 父利其然也3.下面各句是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文中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说明陈胜充分把握了人心动向,为起义成功奠定了基础。

B.乙文中“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了桃源与外界隔绝久远;“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体现了桃源民风淳朴C.甲文中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乙文中桃源人来到桃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D.甲文是纪传体,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乙文以叙述为主,是作者虚构的故事,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B(A:一正一错,“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B:全错,“或”:有的人,“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C:全对;D:一正一错,“语”:告诉)2.B(A:前“乃”:于是,就;后“乃”:竟然;B:两“以”:因为;C:前“为”:向;后“为”:为了,表目的;D:前“然”:正确;后“然”:这样)3.C(直接原因应是:“失期,法皆斩”)4.(1)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了。

关键词“会、度”译错一个或两个,均扣1分,语意连贯1分) (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关键词“具”译错,扣1分,语义连贯1分) (2012年广东深圳)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节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⑴为天下唱 ⑵楚人怜之 ⑶置人所罾鱼腹中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⑵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选段再现了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的英雄壮举,上古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则曲折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请比较陈胜和共工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 1.通假字,同“倡”,首发 鱼网,这里是名词用为动词,用网捕。

2.⑴士卒中到处都在谈论,都指指点点着、互相用眼睛示意注意陈胜⑵即使免于斩刑,但戍边而死的本来就有十分之六七3.【答案】都是不畏牺牲,不怕强权,勇敢反抗,威武不屈挑战旧制度旧秩序的英雄形象但反抗的目的不同,共工是为了争夺帝位,而陈胜是为了求生存,是为了反抗暴政;共工形象暴烈鲁莽,而陈胜智慧沉着;共工孤独反抗,而陈胜带领被压迫的群众斗争2012年呼和浩特)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通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令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1、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白《史记陈涉世家》)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会天大雨 会: (2)为天下唱 唱: 2.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怅恨久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先天下之忧而忧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佣者笑而应日/足肤皲裂而不知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故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把文中面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 5.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2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1.(1)会:适逢,恰巧遇到(2)唱L同:“倡”,首发或倡导(2分)2.C3.C4.(1)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关键词“天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