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非法采矿鉴定报告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72143493 上传时间:2021-03-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整理非法采矿鉴定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年整理非法采矿鉴定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年整理非法采矿鉴定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年整理非法采矿鉴定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年整理非法采矿鉴定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整理非法采矿鉴定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整理非法采矿鉴定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非法采矿点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鉴定报告年月日矿非法采矿点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鉴定报告报告提交单位:报告编写单位:项目负责人:编 写 人:审 核:总 工:队 长:日 期:年月日参加野外调查人员名单:姓 名工 作 单 位职称(职务)地质高级工程师地质工程师测绘工程师地质助理工程师地球化学助理工程师司机高级工目录1.鉴定委托单位12.鉴定单位13.鉴定目的14.鉴定工作依据15.鉴定区概况15.1鉴定区交通、位置15.2鉴定区范围及对象15.3鉴定区矿权设置情况35.4.鉴定区地质矿产资源概况36.鉴定区前人工作程度及开采情况46.1以往地质工作概况46.2本次工作情况46.3本次鉴定工作质量评述

2、57.鉴定区非法开采现状68.鉴定区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储量估算68.1储量估算工业指标68.2储量估算范围、对象68.3储量计算参数88.4矿体圈定原则88.5储量估算方法选择88.6资源量估算99.鉴定区非法采矿破坏矿产资源价值估算99.1 价格的确定99.2非法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估算910.鉴定结论与说明1010.1鉴定结论1010.2鉴定说明10附图:1、矿非法采矿鉴定范围暨破坏资源量计算平面图 1:20002、矿非法开采采空区资源量估算剖面图 1:2000附表:1、矿工程测量结果表2、市区镇村屯开采矿资源量估算结果表附件:1、委托书2、地质勘查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3、测绘资质证

3、书(复印件)4、样品检验单位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5、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复印件)6、样品检验报告7、价格证明书8、承诺书41.鉴定委托单位。2.鉴定单位。3.鉴定目的为维护矿业秩序,严禁非法采矿活动,委托对矿非法采矿现场实地勘测并对非法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进行鉴定,为执法部门打击非法采矿提供执法依据。4.鉴定工作依据1、委托书;2、非法开采实地测量成果;3、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4、样品检验报告;5、价格证明书。5.鉴定区概况5.1鉴定区交通、位置矿非法采矿点位于市镇90方位,距镇直线距离约3公里。鉴定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004,北纬242312,行政区

4、隶属市区镇管辖,鉴定区内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图1)5.2鉴定区范围及对象鉴定区范围为非法采矿点实际遭受损失破坏矿产资源部分区域(表1)。鉴定对象为采矿场采空区矿,野外鉴定截止时间:年月日。图1 盗采区交通位置图镇村屯矿非法采矿鉴定范围坐标表 表1点 号1954北京坐标系高程 (m)面积(km2)备注 Y 12345678910111213145.3鉴定区矿权设置情况鉴定区内目前无矿权设置。5.4.鉴定区地质矿产资源概况5.4.1鉴定区地质概况(1)地层:鉴定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2)岩浆岩:鉴定区位于岩体的西南部(),区内花岗岩广泛分布,为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主要成分为

5、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及黑云母等,其次为角闪石、辉石等。花岗岩在浅部呈风化半风化状,土红色,砂土状结构,呈松散或半松散状,手捏成砂状或粘土状。风化层厚度1040m,局部大于40m,矿即分布于该风化壳中。图2 区域地质图(3)构造:鉴定区内构造不发育,未见明显的构造痕迹。5.4.2鉴定区矿体(1)矿体特征:鉴定区矿体为矿,属超大型矿的部分,矿体受地形地貌、岩体形态规模及风化层厚度的控制,顺山形地貌呈层状分布,厚度一般为020m,矿层的稳定性较差。岩性随风化强度而变化,一般矿层上部及顶板因风化强烈,岩石中长石绝大部分矿物已粘土化,岩性变为软弱,稳固性差,属于软弱岩;矿层下部及底板风化较弱,岩石中的长

6、石类、云母类矿物大部分已粘土化,但仍保留有较多未全风化长石和砂状石英,岩性变为半软弱,稳定性中等,属半软弱岩层。(2)矿石质量:盗采区矿为全风化型,上部呈土红色,下部呈土黄色、黄褐色,矿石结构为砂土状结构,呈松散或半松散状,手捏成砂状或粘土状,湿度较大,渗透性能较好。矿石的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及云母等,其化学成分%、%、%、;主要的副矿物有磁铁矿、钛铁矿、锆石等。经取样分析,元素主要有等,赋存于黑云母花岗岩及其风化壳中。6.鉴定区前人工作程度及开采情况6.1以往地质工作概况1956-1963年队在区内开展1:20万区测地质矿产调查工作。1971-1991年队在该区域开展1/5万物化探扫面和多金

7、属矿普查工作。2002-2004年1/25万幅区调工作。重新确定区域地层、构造和岩浆岩资料。6.2本次工作情况在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人员配合下,我队于年月日对矿非法采矿点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地质测量工作。测量工作由公司完成,该公司具有级测绘资质证书。工作方法包括采场调查、刻槽取样,地形修测、采空区测量和堆浸区范围边界测量。测量方法采用RTK GPS对以1/1万地形图作为底图缩放成1/2千的地形图进行修测及采空区测量,参照的地形图坐标系为北京54坐标系。野外测量工作结束后对相关图件进行矢量化,微地形以野外实地勾画相结合成图,最后将测量的控制点投放到矢量化图中,其图形精度达到了相关规范的要求,允许误差

8、2.0m。最终根据测量成果做出相应的平(剖)面图,计算出采空区的面积、体积,估算非法采出资源量。样品测试由测试中心进行加工检验。本次工作只针对委托单位指定非法采矿点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资源量进行鉴定。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主要有:1/2千地质图修测km2,其中采空区面积测量km2,堆浸场范围边界测量点个、采矿场范围边界测量点个,周边矿点调查3个,地质取样个,鉴定报告及附件一套。6.3本次鉴定工作质量评述6.3.1 1/2千地形修测将1/1万地形图作为底图缩放成1/2千地形图,然后使用RTK GPS进行地形修测,测量精度符合规范要求。6.3.2采空区及堆浸区范围边界测量本次测量工作参照工程测量规范(GB

9、50026-2007),利用RTK GPS沿采空区及堆浸区边缘测量定位。待测量数值稳定时定位读数,并与实际地形地质点比较,确认无误后将结果记录保存,测量精度符合规范要求。6.3.3地质取样鉴定区内取样工作根据行业标准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的要求进行,方法采用刻槽法,即在采空区边界按断面规格103cm于采空区采壁上刻槽取样,本次采样11个,地质取样符合相关要求。6.3.4取样化验工作样品加工化验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测试中心检测,并保留副样以备随时抽查。分析项目为共种。检测结果见检验报告(附件5),质量合格。6.3.5物价鉴定工作矿价格鉴定由市价格认证中心完成,其提供的相应矿产品

10、价格较为客观真实可信。7.鉴定区非法开采现状鉴定区矿开采工艺为堆浸法,非法采矿范围为堆浸开采区,长约200m,宽约100m,深520m,深度上呈三角形,平面形态呈长方形,面积约0.01946km2见采剥现状平面图及采场照片。此外,在其南部区域布设了打孔网管灌药浸提区,设置了药池,打了浅孔,布设了输药网管,在浸提区西侧标高370m处打有一条输矿液窿道约70m,但此浸提区尚未灌药浸提出矿。8.鉴定区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储量估算8.1储量估算工业指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及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2012年修订本)中“矿床一般工业指标”,并结合本鉴定区

11、矿体规模大、分布广、连续性好、易采选等特点及市场价格行情,确定本矿床工业指标(表2)。矿床一般工业指标 表2工业指标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最小可采厚度(m)1212夹石剔除厚度(m)24248.2储量估算范围、对象资源量估算范围为堆浸开采区,长约200m,宽约100m,采矿标高420400m,开采对象为矿。(见非法采矿鉴定范围暨破坏资源量计算平面图)13镇村矿样品检验结果表 表3块段编号取样备注编号 采2月1日采3月1日 采1月1日采1月2日平均(10-6)各分量在总量中百分比(%)8.3储量计算参数1) 矿体厚度根据剥釆工程控制及取样化验结果分析,矿体的厚度在520m范围内。2) 矿石品位根据化验结果分析鉴定区内单工程含量为,平均总量(REE)为。储量计算范围内平均总量(REE),轻(LREE)为,重(HREE)为,轻、重在总量中所占比值分别为、,因此本矿区主要以矿为主,其含量已达到了工业(开采利用)指标。(表3)3)块段(矿体)面积块段(矿体)面积测定在矿体储量计算剖面图上采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圈定测算两次,当两次测算面积误差0.5时取其中值。4)体重矿石体重采用周边或邻近矿山矿报告中小体重测定结果取1.50t/m3。8.4矿体圈定原则根据工业指标圈定矿体,凡REO边界品位,同时满足可采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