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72068046 上传时间:2021-03-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正学校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半期考试试卷高 一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命题人:余钱1、 (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 和(hu)稀泥 浑身解(ji)数 变换莫测 变本加利B. 彳亍(chch) 软着(zho)陆 兵慌马乱 扭怩不安C. 游说(shu) 飨(xing)士卒 星辉斑斓 挥斥方酋D. 骨髓(su) 变徵(zh)之声 别出心裁 不胫而走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污染总量的45%。 B. 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

2、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气馁,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C. 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读起来很累人。 D. 没有一个亚洲买家会不顾一家发电厂的安全,和供应商锱铢必较。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习近平强调,6年来,金砖国家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我们一致决定本着共赢、合作、开放的精神,深化金砖国家伙伴关系。 B. 过于放松的假期有可能带来一些可怕的结果很多学生感觉无事可做,容易变得懒散,失去目标和动力,严重的会出现自卑、抑郁、焦虑不安。 C.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拉拉优素福扎伊那为理想而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深深

3、地打动了世界人民的心,甚至为她唏嘘落泪。 D. “路遥热”的出现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好事,它说明文学需要有大情怀和大境界,朴实无华而充满道德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有生命力的,是不会过时的。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 还书用语:大作拜读完毕,兹原物璧还。B. 请柬用语:6月16日是小女满月之喜,本人略备薄酒,敬请各位光临。C. 情景对话:“令尊贵庚?”“家父今年54岁。”D. 求教用语:您之大作已拜读,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5.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A. 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故有“五音不全”的成语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B. 左传是我国

4、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C. 我国史书有几种编写体例,左传是属于编年体史书,国语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史记属于纪传体史书。课文荆轲刺秦王就选自史记的刺客列传。 D. 春秋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2、 (共28分)(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9分)(一)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秦二世三年,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

5、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

6、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7、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2)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

8、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B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C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D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旧时男子18岁时行冠礼,表明男子成年了,在本名以外另起表德行或与本名意义有关的字,而古代女子无需取字,旧时女子也是18岁成年。 B季父:最小的叔叔。古代兄弟排行称谓。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

9、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C史记全书分为五部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项羽本纪属于“本纪”的内容,“本纪”是以王朝的更替为据,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D司马: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左司马曹无伤”中“左司马”就是掌管军事的。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羽英勇无畏。在钜鹿之战中,他焚舟破釜、自绝退路以激励将士,最终成功扭转战局。 B项羽虚荣残暴。他执意衣锦还乡,有人因所提定都关中之说拂逆其意而惨遭烹煮之大祸。 C项羽自尊仁爱。他自觉无颜还乡而拒绝船夫以图再起的建议,不忍杀其爱

10、驹而赐予他人。 D项羽执迷不悟。面对惨败,他至死不愿省察自我过错,而将一切归咎为上天的刻意安排。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5分)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9分)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本诗写于诗人晚年。拳毛:即蜷毛,马毛拳曲貌。眄,斜视。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

11、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C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D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11.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15分)12.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2)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一幕中,表现宾客

12、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 “ , ” 。(3)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常和同学到湘江游泳并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样气势豪迈的诗句,后来他在沁园春长沙中的两句诗 “ , ”就是对这一时期这一生活的回忆,其实两者都是借写游泳言志。(4)荆轲在易水告别太子及宾客时,高唱“ , !”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的坚定意志。(5)再别康桥中诗人运用比喻,借用对柳的描写,表达了挚爱情感的两句诗是_,_。13. 名著考查。(5分)(1) 孔子,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现代教育倡导的启发式教育中的“启发”一词就可追溯到论语。孔子说:“ , 。举一隅, ,则不

13、复也。”(2) 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是半自传体长篇小说,以 为小说的故事主线。小说中的房东密考伯夫妇是狄更斯以他的父母为原型塑造的,密考伯夫妇那种“债多不用愁、乐天知命”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称做“ 主义”。四、( 15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16题。芦草之思 王巨才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经常提到它,足见在骚人墨客心目间,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

14、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这并无轻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去年冬天,我得了一种俗称“打嗝”的毛病,虽无关紧要,却顽缠,麻烦,闹得食不甘味,寝不安枕。为此想过不少法子憋气深呼吸,大口吞咽热水,筷头轻触咽喉诱使作呕等,逐一试过,都不管用。去医院就诊,说是腹腔横膈肌痉挛所致,用过一些药,也没明显效果。恰在那时,老家有人打电话过来,没讲几句便听出蹊跷,说,是打嗝啊,告诉你个偏方,准行。也是病急乱投医吧,将信将疑照记下来:芦根、柿蒂、竹茹各10克,丁香6克。到中药房,坐堂医生看了,说治呃逆吧,可以试试。不想这一试,也就十来副汤药,那饿鬼般纠缠不休的病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民间偏方中,芦根是治疗许多杂症不可缺少的一味草药,虽不值钱,却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人无数,应算一大功德。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叶片舒展、生长旺盛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一,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糜子)、大枣、芦叶、马莲条分别盛到瓦盆里泡好。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