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72062307 上传时间:2021-03-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工作心得体会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工作心得体会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工作心得体会范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心得体会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二年多的 一对一辅导 教学工作让我体会到了 一对一 教学工作中的 酸甜苦辣, 一对一 的教学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精致的工程,是一项从各方面去塑造一个完美学生的良心工程.二年多的教学工作让我一步步的成长,并从中学到了好多东西.现在我就简单的谈谈我在 一对一 辅导数学中的一些简要的心得. 一.课前准备工作 1.分析学生试卷.分析学生试卷,我是从三大方面入手的: (1)数学基础知识部分. (2)数学计算题的运算能力. (3)数学知识能力应用方面及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 2.分析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在与学生交流时,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学生是否有课堂学习笔

2、记本,是否有典型例题题集,是否有错题本,同时了解学生平时完成作业的速度及正确率. 二.成功的上好第一次课 1.教学方式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觉的首要的是调整其学习状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教给其听课方法,课后加强练习并制定一些小的复习计划经常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自己错的题整理在一个本上,写明错因.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积极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去分析,去建立数学模型.做到师生互动,讲练相结合. 2.征服学生 在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是有能力把她教好的,而且这种感觉越强烈越好.比如在给学生上课前先

3、给学生讲解了数学应用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并且在没有授课的情况下让她自己做了五道解决问题的数学题,结果她无处着手,首先让她知道她自己的不足.然后带着她去梳理题干,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逐步逐步的分析题的意思,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学生在这个时候大概也就知道了解题过程,再让她列方程求解.这样她会很有成就感,对树立信心很重要.在第一次课中这样的过程需要重复三到四次,对不同的三.四个题型. 三.制定教学计划并严格执行 1.列出学生的辅导内容,制定辅导计划 经过前三次课的教学和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进度,学习主动性等因素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做到每次课一个主题,每次课讲解四到五个典型的例题,

4、每次课收获一类题的解题方法. 2.计划的执行 每次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根据学生的情况备课,找题并进行分类处理,在上课前要亲自做一做,看看是否会有错题或者怪题.这样才有把握上好学生的课. 第一.检查上次课布置的专题作业完成情况,查看完成的质量,并评讲学生的错题.疑题. 第二.询问学生这一周来在学校遇到的数学困难和学习进度,如果有困难就马上解决疑难问题. 第三.复习上次课的专题内容和一般的解题思路,做到温故而知新. 第四.新课内容,按照计划执行课程内容,梳理知识点,讲解基本的数学题型和一般的解题思路,引导分析讲解例题,练习授课内容典型题,每次练习时间不超过_分钟,学生在遇到问题和分析短路的时

5、候要马上引导和提示.保障课程质量和效率. 第五.总结当堂课的知识内容和解题方法. 第六.专题训练,这是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事先会精心挑选.比如在辅导时选出适合学生做的题型,同时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适当增加一两道能力层次的题拓展思维. 3.定期检测 在学习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在每章题学习完后就做一次阶段性检测,并规定1小时_分钟完成_0分的题,提高学生解题速度,逐步规范学生解答过程的书写以及数学文字表达. 经过二年多的 一对一 个性化教学工作我觉的在教学中必须要联系实际,做到有的放矢,把书本的道理变成学生自检的依据.从中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只有联系实际的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有趣 .有效 .有用.在教学中做到切实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全面改善学生的学习的目的. 由于本人从事教师这个行业时间不是很长,积累的经验也很有限,以上内容只是根据个人教学工作的一点心得,与各位同仁共享,望大家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