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有解析)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171796093 上传时间:2021-03-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4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有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有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有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有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有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有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有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有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40.0 分)1. 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 二氧化硫 B. 氮气C. 一氧化碳 D. 一氧化氮和硫酸铵2. 下列对化合物 M 、 N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 的分子式为 B. 1mol M 在最多能与 发生加成反应C. M 与 N 可用试剂组合:溴水、 NaOH 溶液鉴别D. M 与 N 可用试剂组合: 溶液、稀 鉴别3. 用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常温常压下, 含有的分子数小于 B. 标准状况下, 含有的原子数为 C. 将 1L 的 溶液,其中含有 为 D.

2、46g 和 混合气体所含氧原子数目有可能为 4. 下列装置和试剂 尾气处理略去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装置和试剂实验目的检验 中混有溴蒸气分离潮湿的 NaOH 和 验证 溶解吸热制备和收集 A. A B. B C. C D. D5.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 NO 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 NO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夹持装置略 。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 间的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已知:在溶液中 棕色 ,该反应可用于检验 N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装置 F 、 I 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B. 若观察到装置 H 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 NO 与 Cu 发生了反应C. 实

3、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D. 装置 J 收集的气体中一定不含 NO6. 短周期元素 X 、 Y 、 Z 、 W 、 R 的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 Y 都存在同素异形现象B. 工业上常用 W 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取单质 WC. Z 和 Y 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D. 常温下单质 W 不能溶于 R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7.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与稀硫酸反应: B. 与稀 溶液反应: C. 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8. 如图所示为钠硫高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M 由 和 制得,

4、该电池的工作温度为 左右,电池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负极反应式为 B. 放电时,消耗 正极活性物质,转移的电子为 C. M 的作用是导电和隔离钠与硫D. 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的 倍9. 的 溶液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水稀释, 和 均增大B. 加入少量 固体,平衡正向移动C. 加入少量 HCl 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 pH 值增大D.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增大10. 将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有气体产生,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A. NaCl 溶液 B. 溶液 C. 盐酸 D. 溶液二、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4

5、.0 分)11. 为探究黄色固体 仅含三种元素 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已知: 气体 C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溶液 D 遇 KSCN 溶液显血红色 溶液 D 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质量减少 32g请回答: 的化学式是 _ 固体 A 与 反应生成 B 和 C 的化学方程式 _ 少量 Mg 在气体 C 中完全燃烧,产生的固体产物中含有单质、氧化物,有人认为还可能存在一种含氧酸盐,请推测该盐的成分,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6.0 分)12. 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分是 占 ,还有 CaO 、 MnO 、 、 FeO 、 、 等杂质,以此为原料制取

6、的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从硼镁泥中提取 的流程如下: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需用 的硫酸 800mL ,若用 的浓硫酸来配制,量取浓硫酸时,需使用的量筒的规格为A. 10mL 加入的 NaClO 可与 反应: ,还 有一种离子也会被 NaClO 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滤渣的主要成分中除含有 、 外还有 _ 。 在“除钙”前,需检验滤波中 是否被除尽,简述检验方法: _ 。 已知 、 的溶解度如表:温度 40506070“除钙”是将 和 混合溶液中的 除去,根据上表数据,简要说明操作步骤:“操怍 ”是将滤液继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_ ,便得到了 。 实验中提

7、供的硼镁泥共 10g ,得到的 为 ,则 的产率为 _ 。13. 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其化学平衡常数 K 和温度 t 的关系如下表:70080083010001200K回答下列问题: 该反应为 _ 反应 选填吸热、放热 。 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_ 。A. 容器中压强不变 混合气体中 不变C. 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_ 。该温度下,若向该容器中充入 , , 4min 末达到平衡, 的转化率为 _ ; 的体积分数为 _ 。 写出增大逆反应速率的措施: _ ; 至少写两种 14. 氢、碳、氮、氧、铁、铜等元素及其化合物在人

8、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_ 。 实验室用 KSCN 溶液、检验 。 C 、 N 、 O 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 用元素符号表示 ,一定条件下, 与 反应可得到 ,试写出 的结构式 _ 。 的熔点为 ,沸点为 的晶体类型是 _ 。 常作补铁剂, 的立体构型是 _ 。 分子中 O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_ ,键角: _ 。 填“ ”、“ ”、“ ” 能与 以任意比互溶的原因是 _ 。 已知 分子结构和 晶胞示意图 如图 I 、图 所示 : 则一个 分子中含有 键的个数为 _ ,与每个 分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 分子有 _ 个, 晶体的密度的表达式为

9、 _ 。15. 酯类化合物与格氏试剂 、 Br 、 的反应是合成叔醇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可用于制备含氧多官能团化合物。化合物 F 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信息如下:; ; 。 的结构简式为 _ , 的反应类型为 _ , C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_ , 的反应方程式为 _ 。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 D 的同分异构体 _ 填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 含有五元环碳环结构; 能与 溶液反应放出 气体; 能发生银镜反应。 判断化合物 F 中有无手性碳原子,若有用“ ”标出。 已知羟基能与格氏试剂发生反应。写出以 、 和格氏试剂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线路 其它试剂任选 。【答案与解析】1. 答案:

10、 B解析: 解: A 、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是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故 A 错误; B 、空气中有 的气体是氮气,不会造成污染,故 B 正确; C 、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大气,故 C 错误; D 、一氧化氮有毒,会污染大气,并能形成形成光化学烟雾,故 D 错误 故选 B 题目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都是有毒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并且二氧化硫形成酸雨,一氧化氮形成光化学烟雾 本题考查常见污染性气体,题目较为简单,注意物质的性质的积累2. 答案: D解析: 解: 由结构简式可知 M 的分子式为 ,故 A 错误; B. M 含有苯环、碳碳双键和羰基,都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 1mo

11、l M 在最多能与 发生加成反应,故 B 错误; C. 二者都含有碳碳双键,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不能用溴水鉴别,故 C 错误; D. M 水解可生成酚羟基,水解产物和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 D M 、 N 都含有酯基和羰基,其中 M 水解可生成酚羟基,水解产物和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两种有机物中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为苯环和羰基,以此解答该题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难度不大3.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构成、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

12、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 D 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A. 在常温常压 大于 ,由 、 可知 含有的分子数小于 ,故 A 正确;B. 标准状况下, 不为气体,不能由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及原子数,故 B 错误;C. 1L 的 溶液,含氯离子为 ,含有 为 ,故 C 错误;D. 由最简式可知, 46g 和 混合气体含 ,则所含氧原子数目为 ,故 D 错误。故选: A 。4. 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评价,涉及物质的分离、气体制备和收集,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操作要点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A. 与水反应生成

13、,也能将碘离子氧化,故 A 错误;B. 潮湿的 NaOH 和 反应,无法分离,故 B 错误;C. 溶解吸热,会看到气球膨胀,故 C 正确;D. 铜和浓硫酸反应制备 需要加热,故 D 错误。故选 C 。5. 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 NO 的制备、 NO 的性质和 NO 的检验,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各装置的作用是解题的基础。根据实验装置图,在装置 E 中 Cu 与稀硝酸反应制备 NO ,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由于 具有挥发性,制得的 NO 中混有 和 ,装置 F 用于除去 NO 中的 ,装置 G 中的无水 用于干燥 NO ,装置 H 用于探究 NO 与 Cu 粉的反应,装置 I 用于检验 NO 。A. 装置 F 中盛放水除去 NO 中的 ,根据题意用 溶液检验 NO ,装置 I 中盛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