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见气密性检查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71789081 上传时间:2021-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常见气密性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常见气密性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常见气密性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常见气密性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常见气密性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常见气密性检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常见气密性检查1. A将导气管插到液面以下,用热毛巾包裹住试管(加热试管),导气管有气泡持续均匀冒出,则说明气密性良好,无气泡则说明漏气B导气管插到液面以下,然后往长颈漏斗中加水,如果液面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无气泡冒出则漏气C把分液漏斗的开关关上,导气管插到液面以下,用热毛巾裹住锥形瓶,如果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无气泡冒出则漏气2. 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 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上下移动,若装置不漏气,两边液面应形成一定的高度差,而图示两端液面相平,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 4. 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双手捂住烧瓶,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

2、,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增大,在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5. 当向外拉活塞时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要通过长颈漏斗进入锥形瓶,所以长颈漏斗下端口处有气泡冒出6. 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右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针筒向试管内打气时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故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7. 该选项用的是压气法,原理为:用针筒向广口瓶内打气时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长颈漏斗的管中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8.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若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9. 铁丝生锈,消耗了氧气,试管内的

3、压强减少,试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10. 1)组装仪器;(2)打开止水夹(将止水夹固定在玻璃导管上即可)(3)双手紧握集气瓶,导管末端伸入液面以下(4)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不好,需要检查后再次检验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检查装置气密性,请问该如何检查?(请答出操作、现象和结论)把试管和带导管的橡皮塞连接,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总结: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有两种情况:1气体的发生装置的出口一个时,可利用装置内空气的热涨冷缩原理;2气体的发生装置的出口二个时,一定要先设法堵住一个,再进行检查其气密性的好坏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1、 空气热胀冷缩法 2、 注水法 3、 抽气或压气法12.检查图8中装置的气密性时,首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一会儿,分液漏斗中的水不再往下滴,表明装置不漏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