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旱灾应急预案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70955712 上传时间:2021-03-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山县旱灾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衡山县旱灾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衡山县旱灾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山县旱灾应急预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AO KE ER WANG LUO KE JI YOU XIAN GONG SI为美好的明天加油 衡山县旱灾应急预案 HSDR-2009-00011山政发200910号衡 山 县 人 民 政 府关于印发衡山县旱灾应急预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衡山县旱灾应急预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二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衡山县旱灾应急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及时有效地做好旱灾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指导全县抗旱工作的开展,保证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2、防洪法、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湖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旱灾防范和应急处置。14 工作原则1.4.1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旱灾严重地区和人畜饮水特别困难地区的抗旱工作,解决旱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1.4.2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1.4.3坚持预防为主,防旱与抗旱相结合,努力实现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由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全面主动抗旱转变,不断提高防旱抗旱的现代化水平。1.4.4坚持依法抗旱救灾,实行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各部门协调配合,积极参与和支持抗旱救

3、灾工作。1.4.5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开发水资源,有效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21 应急组织机构成立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县防指),县长任指挥长,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指挥长,人武部部长任副指挥长。县委宣传部、水利局、农办、农机局、财政局、商务局、建设局、经发局、国土资源局、电力局、气象局、农业局、供销社、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交通局、石油公司、电信局、移动公司、水文站、卫生局、广电局、新桥水库管理所、九观桥水库管理所、县城防洪堤管理所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县水利局内),由县水利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22 应急组织机

4、构职责221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组织全县抗旱工作;传达贯彻中央、省、市对抗旱工作的指示;及时掌握全县旱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旱救灾措施;负责重大抗旱经费、物资的安排使用与管理;统一调度全县水利、工程设施的送水配水,做好抗旱工作;组织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222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防办)承办县防指日常工作,组织全县抗旱工作;收集、上报和发布旱情、灾情信息;组织制订抗旱预案并监督实施;指导、督促各乡镇人民政府制定和实施抗旱预案;统一调度全县水利设施的放水配水;组织、指导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全县抗旱指挥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等。223 县防指成员单位县水利局:负责抗旱工作

5、的行业管理;负责所辖抗旱工程的运行安全,组织抗旱工作。 县民政局:做好灾情统计工作;负责救灾和灾民的生活救济工作;及时做好勘察、核灾工作,协调县防办做好灾情发布、上报工作。县农业局:做好农业旱灾情况统计工作,负责旱灾后农业救灾、生产恢复工作。县国土资源局:依法优先办理抗旱工程征地手续;协助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县电信局、移动公司:保障抗旱指挥机构的通信畅通,优先传递抗旱、气象通信信息;督促落实抗旱各项通信优惠措施。县气象局:监测天气形势,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实时雨情和天气形势分析资料,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县卫生局:组织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县公安局:负责维护抗旱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工作;依

6、法打击偷窃抗旱物料、破坏灌溉工程设施等违法犯罪活动;组织消防部门出动消防车辆,解决旱区群众饮水困难。 县交通局:优先组织和提供抗旱救灾运输工具,保障抗旱救灾运输畅通。县人武部:根据抗旱需要,及时组织驻衡部队、武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担负抗旱救灾及执行重大抗旱决策实施的任务。县发改局:做好有关抗旱建设项目的审查、立项和投资计划安排工作;协调安排抗旱设施建设的计划和计内物资。 县经发局:协调组织、督促检查本系统有关单位做好抗旱资金的安排调拨、物资储备供应工作。县财政局:负责申报、筹集抗旱资金,会同县防办及时审核下拨并监督使用。县农办:协调旱情的统计、核报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救灾各项优惠政策建议,

7、对减轻农业灾害损失进行宏观指导。县委宣传部:组织、协调和指导抗旱救灾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县教育局:负责全县教育系统抗旱工作,督促落实教学单位解决教职员工和学生饮水困难措施。县建设局:协助做好抗旱工作,组织提供必要的抗旱物料。 县商务局:负责食品消费安全和有关生活必需品的调运与供应工作。县广电局:根据县政府核定的旱情,及时向社会发布旱情和各地的抗旱信息,政府的抗旱指令、要求,宣传好的抗旱方法和措施。县供销社:负责省、市规定的有关抗旱物资的储备和调运,以及灾区所需生产、生活物资的货源组织和供应工作。 县电力局:负责配合县防指抗旱调度命令的实施;做好抗旱电力设施的安装维护保修工作,保障抗旱救灾的电力供

8、应。县农机局:组织柴油机、水泵、电机、水管等抗旱机具设备,组织专业抗旱机具安装维修队伍下乡进行抗旱机具的维修安装服务工作。 县石油公司:负责保障抗旱救灾的石油供应。 县水文站:负责及时向县防办提供水情预报。 县九观桥水库管理所、新桥水库管理所:制定各自灌区抗旱预案、送水配套方案、计划并报县防指审批,根据审定的抗旱预案、送水配水计划安排调度送水配水。3预防预警机制 31 预防预警信息 311 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影响人口、干旱成因,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县防办建立旱情信息监测点,收集实时旱情,按照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逐级

9、上报至市防办。遇旱情急剧发生时应及时上报。 312 县水文站根据全县雨量站和蒸发站实测雨量和蒸发数据,分析计算土壤含水量指标,出现旱情迹象时,及时报告县防办。 313 县防办综合上述旱情信息,根据干旱影响范围、干旱程度及发展趋势,及时报告县防指和市防指,并对实时灾情组织核实,为抗旱救灾提供准确依据。 32 预防预警行动 321 县防办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应针对干旱灾害的成因、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预警防范措施。 322 县防指建立健全旱情监测网络和旱灾统计队伍,随时掌握实时旱情灾情,并预测干旱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干旱等级,提出相应对策,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23 县防指加强抗旱服务网络建设,鼓

10、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以防范干旱灾害的发生和蔓延。 33 预警支持系统 331 干旱风险图县防指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绘制本地区的干旱风险图,作为抗旱救灾、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的决策依据。 332 抗旱预案 县防指需编制抗旱预案,并按规定上报审批。 333 抗旱信息系统 县防指依托市抗旱指挥部,建设抗旱信息系统,并作为旱情预警系统技术支持平台。4.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总体要求 411 按旱灾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级(一般)、级(较重)、级(严重)和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412 县防指旱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县防指成

11、员单位应急响应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413 县防指依照调度权限做好相关供水调度工作,县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并及时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414 旱灾发生后,县人民政府和县防指负责组织实施抗旱救灾工作,重大旱灾的救灾工作由省人民政府和省防指指挥协调。 415 旱灾发生后,县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和上级抗旱指挥部报告情况。 416 因旱灾而衍生的疾病流行等次生灾害,县防指组织有关部门全力抢救和处置,采取有效措施切断灾害扩大的传播链,防止次生或衍生灾害的蔓延,并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和上级抗旱指挥部报告。 42 应急响应级别 轻旱(级):农作物受旱面积

12、占耕地面积的10-20。 中旱(级):农作物受旱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0-40。 重旱(级):农作物受旱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0-60。 特重旱(级):农作物受旱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 各乡镇行政区域内的干旱级别由县防指确定发布,并报县人民政府和上级抗旱指挥部,同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43 应急响应行动 431 轻旱(级)响应:县防指副指挥长主持抗旱会商,县水利局、水文站、气象局、电力局等有关县防指成员单位参加,通报气象形势、湘江水位和水利工程蓄水灌溉以及当前旱情及发展趋势等情况,部署安排抗旱工作,并将会商情况报县委、县政府和县防指成员单位。县、乡人民政府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指挥抗旱工作。县防办

13、加强对各乡镇抗旱工作的指导。 432 中旱(级)响应:县防指副指挥长主持抗旱会商,县水利局、水文站、气象局、电力局等有关县防指成员单位参加,分析天气形势,预测水量供求变化及旱情发展趋势,部署安排抗旱工作,并将会商情况报告县委、政府和市防指。县、乡人民政府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指挥抗旱工作。县防指成员单位按职责要求全力支持抗旱救灾工作,县防指派出专家组赴旱区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433 重旱(级)响应:县防指指挥长或副指挥长主持抗旱会商,县防指成员单位和相关乡镇负责人参加会商,研究部署抗旱救灾工作,并将会商情况报告市防指;必要时,组织召开全县抗旱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县防指派工作组深入重旱区协助指导当

14、地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县气象局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做好中短期气象预报,及时报送县防指;县水文站做好水情分析,中型水库管理所做好中型水库用水趋势分析,及时报送县防指;县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要求全力支持抗旱救灾工作,做好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落实应急抗旱资金和抗旱物资;县防办加强中型水库调度,全力抓好抗旱值班,及时编发抗旱快讯,统计实时旱情和综合抗旱情况,并做好上报工作。县防指向省、市防指报告有关情况,请求省、市给予支持。 434 特重旱(级)响应:县防指指挥长主持抗旱会商;县防指成员单位和有关乡镇负责人参加会商,研究部署抗旱救灾工作,并将会商情况报告市防办。县人民政府适时召开全县抗旱工作会议,进

15、一步组织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加抗旱救灾工作;联系各乡镇的县领导分别深入各村组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县气象局进一步加强天气分析,做好中短期预报,并及时报送县防指;县水文站进一步做好水情分析,中型水库管理所做好用水趋势分析,并及时报送县防指;县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要求全力支持抗旱救灾工作;县防办适时召集专家组分析抗旱用水形势,加强抗旱水源调度,充分发挥水源的综合效益,及时统计实时旱情和综合抗旱情况,并做好上报工作。旱情十分严重时,县防指启动各项特殊应急抗旱措施,如:应急开源、应急限水、应急调水、应急送水等。同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指报告有关情况,请求国家给予更大支持。 44 信息报送和处理 应急响应期间,县防指要建立健全抗旱信息报送和处理制度,切实做好信息收集、传输和上报工作。常规和现场采集信息包括气象、雨情、水情、蒸发、土壤含水量、水质、受旱情况等。气象信息由县气象局通过信息系统和人工传送方法送县防办;雨情、水情、蒸发、土壤含水量信息由各地监测站测报传输给县水文站,县水文站综合后报县防办;县防办利用抗旱指挥系统报送市防办;水质信息视水质程度分别由环保部门和县水文站报送县防办;受旱情况由县防办利用报表系统上报至市防办。 各类信息由县防办形成综合情况,报告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市防指。 45 指挥和协调451 出现旱灾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