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质量检测三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093165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质量检测三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质量检测三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质量检测三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质量检测三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质量检测三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质量检测三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质量检测三语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 Word 版教学资源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整理日期 整理人2011 年 2 月 24 日星期四 小济南外国语学校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第卷(36 分)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镌(jun)刻 书卷(jun)气 卷(ju n)轴 圈(jun)养 B哈(h)达 哈(h)气 悄(qi o)悄 悄(qio)然C企(q)求 祈(q)求 襁(qing)褓 邈(mio)远D庇(b)护 癖(p)好 遒劲(j ng) 绸

2、绢(ju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委屈 委曲求全 惦记 掂量 B清静 耳根清净 含混 内涵C煞车 凶神恶煞 噩梦 恶心 D颜色 和言悦色 抱歉 歉收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虽然已经物是人非,但二十年前在此离别的情景,总是 心头,挥之不去。学生宁愿唱社会流行歌曲,也不唱校园歌曲,说明现在学校音乐教育的 和音乐课的歌曲离孩子们的生活太远。经典成为了大众消费文化的装饰,各种各样的电影、电视剧在 地戏说历史、改写经典。A缠绕 缺失 随意 B萦绕 缺憾 肆意C萦绕 缺失 肆意 D缠绕 缺憾 随意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虽然计算

3、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B成都是本博大精深的典籍,人们试图读懂她,但在如此厚重的历史面前,许多人对她的阅读也只能是走马观花。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D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有自知之明,我知道自己才疏学浅,所以只能敬谢不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 Word 版教学资源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敏。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科学家眼中,沉溺于酒精并不浪漫。研究表明,多巴胺是导致酒精上瘾的关键,这种“快感神经递质”的分泌

4、,可使人强烈地产生生理和心理满足感。B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再次警示人们: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已极大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至关重要。C一个工作不足半年,就利用职权挪用挥霍公款高达 950 万元之巨的蛀虫,仅被判无期徒刑,难平民愤。D在 2 月 27 日举行的温哥华冬奥会女子 1000 米速滑比赛中,王濛勇夺冠军称号,并成为首位一人获得三枚冬奥会金牌的中国选手。二、阅读下文,完成 68 题(9 分,每小题 3 分)“中庸”辨义在有的人看来,所谓“ 中庸”,就是做人要 圆融,善于 “和稀泥”、当 “老好人”: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 本分”,满 足于随大

5、溜、跟着走。但 这种 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 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 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 认识和评价。事 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老好人”、 “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 “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乡愿”,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极力反对的。对“中庸”的误解,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 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 中”、 “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 理解 为“ 走中间路线”,将“ 庸”理解 为“ 平庸”。 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 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 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6、,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 “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 ,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关于“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 ,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 “中庸”或“ 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赞天地之化育”,达到 “天人合一”的

7、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政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 “中庸”,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需要“究天人之 际、通古今之变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因而孔子才感慨:“中庸之 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在孔子看来,要想达到“ 中庸”的境界必须做到四点,即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要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 权达变、相 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 义 ”“礼”“ 孝” 等基本伦理 问题时, 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

8、和不同的言语情境, 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 阐释。从教育学的角度 说,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 ”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体实践。黑格尔曾因论语 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辨而 给予这部经典以至孔子本人相当消极的评价,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所在。6下列选项中对“中庸”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它要求将“ 中和”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B“中庸 ”就是追求日常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做到不失礼、不失态、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 Word 版教学资源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

9、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不偏激。C“中庸 ”是人们做事要“ 走中间路线”,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溜、跟着走。D“中庸”是在人伦日用中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极高境界。7下列不属于能使人达到“中庸”境界的条件的一项是 (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B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C破除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D根据个人气质禀赋等去理解 “仁、义、礼、孝”等伦理问题。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发生错误的根源就是对“中庸”原意的误解。B对“中 ”和“庸” 二字的望文生义,是大

10、多数人误解、误用“中庸”的根本原因。C孔子认为“ 中庸”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所以他对达到“中庸”境界感到绝望。D黑格尔对论语及孔子都不够认同的原因是,论语缺乏概念、范畴和思辨。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 奋身出命扫 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 ”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 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 “豺狼当路,安 问狐狸!”帝 虽知纲言直, 终不忍用。时,广陵贼张婴等众

11、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 间, 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以纲为广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 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 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 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 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 充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

12、深计之。 ”婴深感悟,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 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 丧, 负土成坟。 (后汉书张纲传)张纲单骑诣贼垒,谕张婴 而降之,言弭盗者侈 为美谈。然纲卒未几,婴复据郡以反,纲何尝能弭东南之盗哉!民行为盗,无以自容,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翱翔而终思矫翮;抑且宠而荣之,望其悔过自惩而不萌异志,岂能得哉?张纲者,以缓一时之祸,而不暇为国谋也,何足效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

13、,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厉布衣之节 厉:劝勉。 B征欲擢用纲 擢:提拔C南州晏然 晏:安定。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 Word 版教学资源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D言弭盗者侈为美谈 侈:夸耀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B思以爵禄相荣 以乱易整,不武C公其深计之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 惧其不已,告之于帝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纲年轻时就通晓经学,虽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却磨砺布衣的节操,被举孝廉,他却不赴命

14、,后来被任命为侍御史。B当时顺帝纵容宦官,张纲为国家命运担心,却因出言不逊,得罪了高官耆儒,也让皇帝很不高兴,于是得不到重用。C广陵寇乱积十多年,朝廷派张纲任太守平息寇乱。他不像前任那样多求兵马,而是单车径至贼营,分析利弊,晓以情理,结果张婴等万人归降,广陵安定。D张纲在广陵任职只有一年,却深得百姓爱戴。他去世后,百姓老幼相扶前去吊唁。张婴等人还穿着丧服,背土筑坟。12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王夫之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夫之认为张纲单车至贼营,劝得张婴归降,虽然是有智有勇之举,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B王夫之认为张纲死后没多久张婴又反叛,这是张纲的悲剧,说明他的方式并不能平息寇乱。

15、C王夫之认为反叛的民众已经处在非逆非顺的境地,没有了顺从的意愿,不是容易归顺的。D王夫之认为张纲只是缓和了一时的灾祸,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值得效法。第卷 (114 分)四、 (24 分)13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8 分)(1)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2 分)(2)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充善取恶,非智也。 (3 分)(3)抑且宠而荣之,望其悔过自惩而不萌异志,岂能得哉?(3 分)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8 分)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庾信榆 关断音信, 汉使绝经过 。胡前落泪曲,羌笛断 肠歌。纤腰灭束素,别泪损横波。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 Word 版教学资源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注:庾信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