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吾国教育的几大病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087358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说吾国教育的几大病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细说吾国教育的几大病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细说吾国教育的几大病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细说吾国教育的几大病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细说吾国教育的几大病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说吾国教育的几大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说吾国教育的几大病(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说吾国教育的几大病不久前接到北大社会学教授郑也夫的来信,说他今年就准备退休了。面对这一人生转折,他不免感概地说:“我一生中的最大失误,是在社科院滞留的时间太长,没能早日进入学校。在学校可以与年轻人相互影响。读文章和面对面,在影响力上毕竟是不同的。”同时,他寄来最近出版的姐妹篇吾国教育病理和科场现形记。前者是他个人的著述,算是课堂上的夫子自道了;后者则是他学生社会调查的结集。俗话说,“文章总是自己的好。”吾国教育病理最近频频在当当等网站登上教育类畅销书排行榜的头名,至少算是小出风头。作者自然有些得瑟的资本。但是,郑也夫对自己的著作并没有多言,而是反复督促我看另外一本,即学生们的社会调查。他心里

2、更看重哪个,一看便知。这也让我理解他为什么为没有能早去大学教书而遗憾。我认识郑也夫大概是三十年前。我当时是北京晚报一个刚刚出道的小编。他大我十岁左右,是北京社科院社会学的助研,也是刚刚出道。我们俩都有一股文章救国的豪情,一拍即合,成为三十年的挚友。虽然是挚友,但也有道不相同的时候。记得有位朋友告诉我,郑也夫亲口对他说:“别看薛涌跟我挺哥们儿,他骨子里从来看不起我的学问。”对此,我当时没有否认。不过,他对我也够狠。记得有一天我告诉他自己太瘦弱,准备练块儿,把体型弄得像样点。毕竟我还处于光棍儿阶段。他听了扑哧一笑:“你咋练也赶不上那些不练的呀。”这话让我对他“记恨终身”,乃至五十二岁那天负重二十公

3、斤拉了八个引体向上,拍成视频上载到微博上,催促老友好好看看:我三十年后到底能否赶得上那些不练的?!话归正传,先交代一下我为什么“看不起”他的学问。我们相识时,郑也夫当然是兄长般的人物,学问大得多,英语也很好。我没有受过任何社科训练,英语可谓目不识丁。也许是缺什么就崇拜什么,我对学问敬若神明,趣味非常学院派。郑也夫虽然满腹经纶,但谈起话来如同北京街头的“板儿爷”,不管是什么问题,都直来直去,简单得出奇。他曾对我说,读艾森豪威尔自传时特别震惊,觉得这么个当了总统的重量级历史人物,想法简单得如同大孩子。他由此抨击中国人一个个机关算尽,把聪明才智都用在营营苟苟的事情上。不用说,简单地做人,是他的自许。

4、然而,在学术上也如此的单刀直入,让我这个对学问充满神秘感的小老弟有点扫兴。记得当初他给我的北京晚报写了篇 800 字的小文路途损耗,指出北京市民通勤浪费的时间太多,应该协调大家换房,就近上班。记住:那还是单位分房的计划经济时代。文章刊发后,我走访了北京交通、住房、城建等部门的专家。大家提起这篇文章,都拍着大腿摇头:“太简单!太简单!”我看了人家摆出的各种复杂的理由,马上信服。不过,三十年后,我发现自己也在写同样的问题。当然,我引述了不少西方城市学的研究,复杂了不少。可惜不管怎么复杂,郑也夫当年单刀直入的“路途损耗”是回避不了的问题。由此,大致可以摸到郑也夫的治学为人之风。他并非不懂理论,但更看

5、重经验事实。他选择社会学,是看重社会学调查的价值。后来到大学教授,也是不愿意躲进书斋当学者,而要接触活生生的下一代、直接对人产生影响。如今学术风气恶化,抄袭丑闻层出不穷,甚至当到大学副校长的也被曝出抄袭。我曾感叹:抄袭风险很大,一旦被抓住损失惨重。而且抄袭也要花精力。以目前中国的学术质量,随手写篇东西能多费多少事?可惜,现实是:应试教育把许多“高级知识分子”也塑造成“脑残”,抓耳挠腮地连一篇低质量的论文也写不出来。只有抄了。郑也夫则独树一帜。他在教学生涯中,已经为学生编过文集共 16 本。我怀疑中国高校里有任何一个教授能打破这个纪录。这些书,当然大部分是社会调查。调查出学问,哪怕是还在读本科的

6、学生,按照严格的社会学调查方法,也能大量出产原创性的研究。这本科场现形记,就是个例证。全书 48 万字,以密密麻麻的小字印刷,如果灌水冲成“心灵鸡汤”的话,那就是三本书的分量了。因为是集合了数十位学生的努力和成果,任何一个作者的名字也无法概括全书的“知识产权”,我就姑且将之放在郑也夫为学生编辑出版的十六本书中,一起称为“郑也夫工程”。这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界实证调查派的成果和学术创造力!而这本科场现形记更是特别为研究中国教育的现状提供了非常可贵的第一手材料。郑也夫在序言中引用了生物学家的一句格言:“事实比想象更离奇。”要知道,郑也夫教授已过 63 岁,经历丰富、阅世甚深,八十年代在丹佛大学社会学

7、系读了两年硕士,不舍得错过近距离观察中国的机会,放弃了博士课程匆匆回国。可以说,对于近三十年中国的变化,他几乎没有放弃过任何近观的机会,教育也是他的重点领域之一。如果他面对学生的调查也感叹“事实比想象更离奇”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对这些年轻学子的成果掉以轻心了。还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媒体对科学和社科最新研究的报道严重不足。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些重要的研究在学刊问世后,马上有媒体进行长篇报道,将成果普及,并引起公共讨论。另外,有一系列畅销书,也是以消化严肃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格拉德威尔轰动一时的异类,大概是美国前几年最畅销的非小说类读物了。此书属于成功学类,也许可称是“心灵鸡汤”了。不过,格拉德威尔的成

8、功,在于他饱读普通人难以消化的那些心理学论文,然后以他的魔笔化繁为简、写出起伏跌宕的故事,类似于科普,读来酣畅淋漓,但内容的依据颇为严谨。这类的工作,在中国的媒体和出版界都是很大的空缺。郑也夫的学生们洋洋近 50 万言的细致研究,大概也让许多读者感到难以消化。我不度德量力,希望对其中若干要点进行简单归纳,并结合自己在美国的观察和经验,对照一下中美教育的现实,希望引发对中国教育问题的进一步公共讨论。考试机器是怎么炼成的“开学第一天,交通早高峰提前半小时到来,交通压力明显上升,达到轻度拥堵程度。学校周边交通压力尤其突出。”这是最近一篇对“小升初”报道中的开篇文字。地点是北京。何以如此?报道举出一个

9、例子:“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的顾婷一家的境遇似乎能给出答案早上六点钟起床,带着孩子毛毛穿越半个北京城去另外一个学区上学。”在北京,你不知道有多少毛毛这样的孩子。这意味着家长陪着孩子每天两三个小时耽误在被雾霾缠绕的路上、八万的“择校费”。而这仅仅还是“幼升小”。“有家长早就安排孩子上了幼升小的面试培训班,准备并背下了中英双语的自我介绍;有的家长记录下每个学校重视的特长,英语、体育、民乐”下一步当然更为惨烈,即所谓“小升初”。为了达到目的,出现了“占坑班”、“共建生”、“推优”、“派位”等等名目。因为最后效果不同,“占坑班”又被家长们分成“金坑”、“银坑”、“土坑”、“粪坑”等等。为“小升初”而“占

10、坑”,最近日益引起媒体的注意。但科场现形记中北大 2009 级社会学系本科生刘雨甲同学小升初的“占坑班”的调查,大概是最早对这一病态的择校战的社会学“深描”。为了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所涉及的学校、机构、学生、家长的名字都采取化名。但调查本身,则遵守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建立在大量访谈基础上,为我们勾勒出了相当复杂的教育体系。(小升初不仅考学生,也是考家长。)调查所描写的“小升初”之战,围绕着国有民办的 A 中学展开。要进这个学校,小学生们首先进入一所叫“果实培训学校”的课外辅导班去“占坑”。因为 A中心每年提前从这所培训学校秘密录取许多学生。然而,这所“果实培训学校”也有入学考试,录取率仅 4

11、0%左右,于是又催生了另一所培训学校紫优。紫优所培训的内容,是应付 A 中学的入学考试,同时辅助那些在果实读书的孩子在班上能够出人头地。也就是说,一个好中学,有个专门为之输送生源的“正室”,还有个“二奶”。当然,“正室”和“二奶”之间难以和谐,“正室”频频声称自己是唯一可向 A 中学推荐学生的机构,其他几个机构宣称的推荐都不属实。但是,这挡不住“二奶”、“小三”们的势头。大部分孩子,都会上两个以上的课外培训班。“正室”的课程,是一个整上午。“二奶”的课程,则是一周两次,每次三个小时。这样算来,一周大概就快十个小时了吧。不用说,还有孩子上第三个培训班,也有跟着家教上课的。当然,还要算上交通的时间

12、。许多孩子,因为忙于在学校和各种培训班之间穿梭,连吃晚饭的时间都没有。家长在网上吐槽:“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怎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坑班世界/掏走钱财,花钱没谢/你怎能把握这焦灼不安的季节/烦恼最是无情夜/测评考试难说那就是真点/成绩也未必就代表一切/你知那句是真哪一句是假/哪一句算择校终结”结果如何?孩子过度培训,重复学习,有些上培训班多的孩子,开始在正常的学校课堂上捣乱。占坑班中竞争激烈,同学关系紧张。中学的入学考试和小学教学脱节,靠小学学的东西无法应付小升初的竞争,必须额外上培训班,义务教育名存实亡。当然,最为糟糕的是,孩子们如此废寝忘食的努力,全为了考试,而且全为了A 中学这一特定的入学

13、考试。孩子们的成长,不是放眼不断在生活中展开的大世界,而且钻进越来越小的牢笼。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一生恐怕都会有心理障碍。比如,我指导过一个准备留学的学生,英语程度很好,人也勤奋好学,进步很大。但后来突然中断,称要准备雅思。可惜雅思又考得不理想,意气消沉,有些厌学。我和家长讲:以他的程度,在美国读个像样的大学没有问题。家长赶紧说“不可”,因为孩子准备的是雅思,去美国则要考托福、SAT。我大惑不解:不都是英语吗?怎么考雅思的就不能考托福?家长说孩子早早都定向选择了自己的“目标学校”,乃至中学里的学生和家长中按留学去向形成了所谓“美国党”/“英国党”、“加拿大党”、“澳洲党”你入了哪个“党”,就准

14、备哪个“党”的考试。“英国党”只熟悉雅思的题型,搞不明白托福是怎么回事。大家似乎已经在告诉我:学的是特定的英语考试,不是英语!如此炼就的考试机器,还能够应付真实的生活吗?美国的小升初科场现形记读来最让人唏嘘之处,是中国的孩子还在懵懵懂懂的年纪就要上科场:幼升小,小升初。科场对儿童的心理发育有巨大伤害。欧洲几个国家一度也受应试化的影响,幼儿园里开始读书识字,也有考试。结果,后来的追踪调查发现:这些孩子虽然一时间学业领先,但上了小学几年优势顿消,小学毕业时则比幼儿园时不学习的孩子落后。如今德法等国,已经明令禁止在幼儿园阶段讲授文化课,更不用说考试了。那么,在西方发达社会,孩子没有择校的问题吗?大体

15、而言,在西欧至少这样的问题不严重。那里教育资源分配比较平均,一般学校都能保证质量。美国情况比较复杂,我也和孩子亲身经历过。不妨略述一二,作为和中国孩子的对照。比起西欧来,美国义务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源分配不均:以学区制为主导,学区的教育经费主要靠本地房地产税。于是,富裕的高房价区学校资金充足,贫困学区则只能将就。这样,贫富分化导致下一代的教育分化,教育分化进一步加深贫富分化。现在不仅仅是贫富分化,而且是贫富隔离。穷人富人根本不住在一个地方。大家老死不相往来。孩子们也自然在两个世界中生活。但即使如此,择校的压力全在父母身上,而不在孩子身上。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要选择一个好的学区,这意味着买得起比

16、较贵的房子。实在买不起,就租一套。只要住在那里,拿着个写着自己名字和地址的信封,到学校的接待前台五分钟就入学了,不需要任何手续。另外,美国绝大部分地区,房价不象中国大都市这么疯狂。以我女儿就读的这个学区为例,高中曾几次进过全美百强,最低也在第 150 名左右,算是顶尖了。为了孩子上学买“学区房”,三口人挤一点,买个一百平米的连体式新房,也就 16 万美元。还是镇中心最方便的地段,走几步就到学校了。三口之家只要有一个人工作,有六七万的平民收入,支付起来还是富富有余。一般而言,即使是中低收入,也会买个好得多的房子。我们搬到这里,是因为要保证女儿上好的中学和高中。搬家是在女儿小学五年级时,希望她有一年的时间结交朋友,然后一起升中学。所以,她刚转到这里的小学后,马上就赶上了小升初。小升初没有任何考试。但孩子们来年要从现在就读的小学转到马路对面临着湖区并和高中连在一起的中学,也是个不小的人生转折了。这个镇的小学,为了小升初有个传统的仪式,就是所有小学毕业班的学生到外州的一个野营地参与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