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行测全面复习资料三:言语理解与表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078892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考《行测全面复习资料三:言语理解与表达》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考《行测全面复习资料三:言语理解与表达》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考《行测全面复习资料三:言语理解与表达》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考《行测全面复习资料三:言语理解与表达》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考《行测全面复习资料三:言语理解与表达》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考《行测全面复习资料三:言语理解与表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考《行测全面复习资料三:言语理解与表达》(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考行测全面复习资料三: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最后,行测、申论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都非常的大,如果不会提高效率,一切白搭。首先要学会快速阅读,一般人每分钟才看 200 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把我们的速读提高,然后再提高阅读量

2、,这是申论的基础。 行测的各种试题都是考察学生的思维,大家平时还要多刻意的训练自己的思维。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倍增,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效率,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大的利于归纳总结,学会后,更有利于行测的复习、考试,特别是在学习速读的同事,还能够学习思维导图,对于行测的各种试题都能得心应手的应付。本人当年有幸学习了快速阅读,至今阅读速度已经超过 5000 字/分钟,学习效率自然不用说了。我读大学的成绩是很差,考公务员的时候我妈说我只是碰运气,结果最后成绩出来了居然考了岗位第二,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速读记忆是我成功最大的

3、功劳。找了半天,终于给大家找到了下载的地址,怕有的童鞋麻烦,这里直接给做了个超链接,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 trl”按键不要放开,然后鼠标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下载了。认真练习,马上就能够看到效果了!此段是纯粹个人经验分享,可能在多个地方看见,大家读过的就不用再读了,只是希望能和更多的童鞋分享。题型分类: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 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是公务员考试常考的题型,主要考察近义词的运用、常用词的运用、关联词语的运用和成语的运用等。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考试变化 选词填空这种题型是国考的必考题型。2002 年的考题无论是 A 类还是 B 类,从考查的形式来看,是糅合在阅读理解

4、当中的,如 2002 年 A 类的第 18 题、21题、26 题、27 题、28 题、32 题、33 题、34 题、37 题、43 题,B 类的第 21 题、22 题、26 题、28 题、29 题、30 题、31 题、32 题、33 题、34 题、35 题、36题、37 题、38 题、39 题、41 题、42 题、43 题、44 题、47 题、48 题、49 题、50 题,其命题的形式主要有:(1)在某处恰当的措辞是;(2)在文中四个加点的词必须修改的是;(3)在文中横线上填入下列词语,顺序正确的一组是;(4)在某段加点词语中,应该(不可)删掉的是;(5)某段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是;(6)某几

5、处没有错别字的一词是;()某(几)处应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在这几种命题方式中,其考查的角度包括:近义词的辨析、关联词语的搭配、常用词的运用、成语(短语)的运用等;试题的难度较大。年考试有所变化,考查角度主要有:()依次填入某几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某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就题目设置的形式来看,把选词填空从语段阅读中分离了出来,放到单句或复句中去考查,考查的知识点包括:近义词的辨析、常用词的运用、成语(短语)的运用;难度加大;年来了个大变化,去掉短文阅读,保留片断阅读,增加了听力理解。2005-2006 年的言语理解又发生了大的变化,去掉听力理解,仅仅保留片断阅读,题目数量是 25 个

6、。2007 年和 2008 年注重了词汇的考查,言语理解变成了两部分,选词填空与片断阅读各占一半,都是 20 个题目。从选词填空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是根据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包括近义词的运用、关联词语的运用和成语的运用以及常用词的运用。2007-2008 年的选词填空,其命题形式趋于简单化,但是考查的难度加大了。其表现是:依然是近义词,但是考查的更加细致,考生如果不能辨析这些词的细微差别,就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考关联词语,把关联词语与其它常用词放在一起。考成语的运用,把关联词、常用词放在一起。所以说,20072008 年的国考,从考试的形式上来看,好像是2003 年以前的考试的一种回归,但是

7、从考试的难易程度上来看,却呈现出逐步加大难度的趋势。 二、考试题型 1.近义词的运用 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_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世界上生产维生素 C 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_这一技术。 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_能力。 A毕竟沿用鉴赏 B毕竟采用鉴别 C究竟沿用鉴别 D究竟采用鉴赏 【答案】B 毕竟与究竟、沿用和采用、鉴别与鉴赏分

8、别构成近义词。毕竟:到底,究竟。究竟:完毕,结束。到底,毕竟。两个词都含有到底的意思。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如:“究竟哪个拉得对,哪个拉得不对,我不知道。”也可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如:同学们都想知道个究竟。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到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如: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在表示肯定语气时,毕竟和究竟可以通用。沿用:继续使用。 采用:采取运用。两个词都有运用的意思,沿用表示持续性,采用表示暂时性。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鉴别: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辨别。二者的区别在于欣赏和辨别上。 2.常用词的运用 例题 1:这些案犯私自印制了注册商标以及 、

9、 、 假冒商品的行为均已构成犯罪。 (07 四川 22) A.运输,销售,制作 B.销售,运输,制作 C.制作,运输,销售 D.制作,销售,运输 【答案】C。解析:运输、销售和制作。 例题 2: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 ,坚持团结、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07 福建秋) 下列依次填入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A反对妥协 反对分裂 B反对分裂 反对妥协 C反对投降 反对妥协 D反对妥协 反对投降 3.成语的运用 例题: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 的不智之举。(08 国考 22)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足适履 B

10、 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逐末 答案:A 削足适履:脚大鞋小,把脚削去一部分,以适合鞋的大小。比喻勉强和或无原则迁就。扬汤止沸:比喻暂时解救急难。亦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矫枉过正:纠正偏差超过应有的限度。枉:弯曲。矫:纠正。舍本逐末:放弃重要的、基本的,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问题下手,而在细微的事情上用力气。 4.关联词语的运用 例题: 是通过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而产生的收入差距, 具有合理合法性。 A、只要 就 B、只有 才 C、即使 也 D、因为 所以 关联词语所表示出来的关系:假设、因果、转折、并列、条件、顺承等关系。片段阅读一、片断阅读考查的目的 “

11、思维形式寓于语言形式之中,是不同语言形式的共性。” 语言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语言是思维的担负者,人类借助于语言的帮助来进行思维,并且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逻辑”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它含有“思维”和“语词”的意思。这个名称正好反映了思维和语言的密切关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正确的思维和语言的密切关系。对于一个正确的思维及其表达而言,语言,思维和逻辑这三者是紧密相连的。正确的思维必须合乎逻辑,即合乎思维的规律性,而思维的规律性是与客观规律性相吻合的,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和规律的。因此,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它就应该是能去使思维合乎逻辑的工具,即其表

12、达方式必须有助于使二者紧密合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有助于培养人的严谨精确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使我们的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和规律。 片段阅读这个题型的设置,其目的就是通过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考查考生的理解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政府工作的需要。 二、片段阅读分类 1.逻辑型 2.主观型 3.综合型 综合型就是逻辑型和主观型的综合运用。 三、语感 什么是语感? 语感,即语言感受力。它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 如何培养语感?一、 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

13、。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背诵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理解分析能力的前提。只有多读,多背诵,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二、 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语感。多阅读是增加接触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培养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语感的好方法。三、重视写作训练,发展语感。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形成,这种发生常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须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片断阅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从弱原则 在做片断阅读时,大家会发现有的选项表述是绝对化

14、的,有的选项表述得比较婉转,分寸恰到好处。一般情况下,大家应该偏向选择那些表述婉转选项,而排除那些表述绝对化的选项。 确定化(绝对化)的表述一般会出现:所有、全部、都、一定、肯定、最、多数、相等、必须等之类的词。出现上述表述的词的选项,一般情况下,大家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弱化的词:差不多、有些、可能、或许、大概等。这些词,把握分寸,不好推翻,多数是正确的。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一旦一个词用引号标注了,在一定程度上,这个词的词义就泛化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句话的绝对性。 2.推论慎选:此类题目是陷阱型题目。其经常表现为:因此我们不得不、所以我们必须、我们一定要等。此类表述的语气太强烈,它

15、传达出一种除此之外别无选择的信息,但这往往就是命题人所设置的一个陷阱,因为这样的推论不是语段所给出的,而是命题人牵强附会地生拉硬扯,故意设置的障碍。所以,面对推论型的题目,大家一定要慎重。要从语段所给出的逻辑关系的角度进行正确地推理判断,不能上命题人的当。 3.抓关键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其经常表现为:关键是、重要的是、重中之重、基础是、更、根本原因、因此、所以、但是、优先目标、基石等。 关键词是用以表达文章主要内容的词、词组或短语,其功能主要便于他人检索文献,一般每篇标引 38 个为宜。关键词可以从文题、摘要或文章主要内容中精选。 但是片段阅读中的关键词,是材料中关键性信息的表述,这些

16、词把作者、材料的意图表达的很清楚, 所以,抓关键词,对于片段材料阅读来说尤为重要。4抓关键句:所谓的关键句,是指提示文章段落大意或提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的句子,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着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的结构特点。片段材料,虽然比较短小,但是依然存在着关键句。对关键句的把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抓住能表达主旨的中心句。2、品读能体现内容的概括句。 5.四字原则:注意四字原则,抓住四字原则。无偏反混。 无:是命题人常用的一个设错原则,就是“无中生有”。指材料中没有出现的信息,但是选项中却出现了,有的甚至还很有道理,似乎与给定文字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些选项的设置,目的是扰乱考生的思路,产生误选。 偏:偏,就是以偏概全的意思。是指那些材料中出现的信息,选项中却故意的表述偏了的内容。这样的题目,在片段阅读中非常普遍,大家一定要慎重对待。 反: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