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地理论文汇编

上传人:啥**** 文档编号:170683438 上传时间:2021-03-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地理论文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版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地理论文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版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地理论文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版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地理论文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版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地理论文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版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地理论文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地理论文汇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版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地理论文汇编 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地理论文 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地理论文 本文关键词:课程体系,本科,地理,院校,论文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地理论文 本文简介:摘要:专业课程设置优化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不同类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分析地理科学专业当前课程设置不足及其优化原则的基础上,对地理科学专业通识课程、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方向拓展课程三个课程模块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课程优化策略,为地理科学专业转型的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地理论文 本文内容:摘要:专业课程设置优化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

2、地理科学专业不同类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分析地理科学专业当前课程设置不足及其优化原则的基础上,对地理科学专业通识课程、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方向拓展课程三个课程模块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课程优化策略,为地理科学专业转型的课程设计提供参考。关键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一、应用型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转型及课程设置优化背景202x年教育部、国家xxx、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转型发展高校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全面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1。转型发展高校的主体是地方本

3、科高校,地方高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转型,其核心是学科性专业向应用型专业转变。地理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当前,地方院校的地理科学专业多由高师地理发展而来,在转型初期其人才培养尚未有效突破高师阶段单纯培养地理师资的模式限制,主要侧重于培养“教学应用型”人才,而持续培养服务于除教育领域外的其它相关行业特别是资源环境社会经济领域的“工匠应用型”人才的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这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专业课程设置模式相对落后,不利于学生就业渠道的拓展和职业发展,也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地理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其中课程设置体系是其重要基础,也是决

4、定专业转型效果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提升专业竞争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二、应用型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当前课程设置主要不足及其优化原则专业转型初期,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原有高师地理课程设置有较大不同,但与专业转型所要求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仍有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不足:基础性、理论性课程比例大,而技术性、应用性课程比例小,办学定位未能充分考虑多元化市场需求及要求;课程设置不够丰富,专业方向课程特色不鲜明,忽视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分支学科既有成熟知识的学习,缺少专业综合性、系

5、统性课程及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课程设置;基本课程体系的构建同老牌本科院校的设置模式相近,走学术型教育之路,尚未有效体现转型要求和转型专业课程设置特色。在专业转型背景下,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应遵循如下系列原则:遵循课程设置体现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特点的原则,且在构建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教育教学的基本制度与规律,并结合现代教育方式方法予以科学性的调整。遵循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地理科学课程体系应跟随时代要求而不断完善和创新,充分协调好知识获取、能力培育与素养素质提升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关系,实现三者的高度有机融合。遵循以培养不同类别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需

6、要的原则:新时代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应体现专业方向特色,“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高等师范教育特点,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要体现服务可持续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指导解决资源环境、人地关系等地理学现实问题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三、应用型地方院校地理科学设置优化对策专业设置课程类型主要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方向拓展课程等模块,涉及公共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地理教育课程群、学科前沿课程群、地理技术课程群等子课程群。当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除主要存在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不协调的突出矛盾外,在上述三个课程模块中,也存在着课程设置时代性、前瞻性欠缺

7、及特色不鲜明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围绕新形势下地理科学“教学应用型”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上述三个课程模块中提出如下优化策略。以培养提升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为目标,开设人文社会科学及科技查新类课程,丰富通识课程体系传统的地理科学专业通识课程模块主要包括英语、思政、计算机、高等数学类等课程,缺乏一些体现心智培育和知识面拓展层面的课程。在转型背景下,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在通识课程体系中增开必要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课程,通过一定的人文学科课程学习,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2。另外,针对当前应用型地方院校学生知识检索能力较低和对地理学科前沿关注较低的特点,以学生专业知识获取

8、能力为核心,增设科学文献检索与查新课程,基于国内外文献检索平台及专业期刊文章检索系统,在课堂上通过集中演示、个别考核、小组讨论等方式,培训学生文献检索与科技查新技巧,锻炼其文献综合分析能力,以强化其自主专业知识获取能力。通过相应课程的增设,培养提升学生科学及人文素养,进而丰富通识课程体系。以系统全面认识学科性质为目标,增设系统性、综合性的地理课程,强化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地理学研究包罗万象,涉及学科众多,对应用型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的优化,一是要强化地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把诸如地质地貌学、土壤与植物地理学、水文气象学等能充分体现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分支学科课程固定下

9、来,二是要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科进展,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系统认识学科性质的素养。在此情形下,当前亟待纳入地理科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体系的有全球变化地理学、地球系统科学、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等,且要注意保持相关课程的系统性及其内容的前瞻性3。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授课要注意不同学科知识间的串联,以促进学生整体地理学科思维的形成。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核心,增设专业方向特色课程,满足类别差异化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对于“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其目标是培养中学地理师资,因此,需构设多元化的师范性课程,除了当前已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课程外,对于大一年级的学生,可开设普通话与口语表达技能训练和书写规范技

10、巧与训练两门课程来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我是教师”的角色定位4。对于高年级师范生,要重点强化其课堂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开设地理板书板画课程,且应紧密对接初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新增开设中学地理教材分析、3S与中学地理综合教育实践、中高考试卷分析等教育类课程,同时增加教育课程的学习时数,以此强化地理师范生大学学科理论知识及其教育教学技能与中学地理教学所需的有机结合。对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强化专业技术类课程开设,例如遥感与“3S”技术、城市与国土规划理论与实践、计量地理学、地理研究技术等课程,并作为专业必修课固定下来。另外,可根据区域实际及学生专业水平开设区域地理调查与研究等研究

11、性课程,以现实的区域或社会问题为中心,根据问题解决的逻辑线索组织课程内容,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自由的学习和研究氛围5。通过完善专业方向特色课程及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突出分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特色。【参考文献】1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N.中国新闻网,202x.2党怀兴.倡导阅读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国大学教学,202x:9-11.3蔡运龙.我国高校地理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2x:4-10.4杨洪,杨琴,秦趣,等.从职业能力的视角谈应用型新建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培养以六盘水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为例J.文山学院学报,202x,29:97-100.5查小春.高校地理科学创新实验班课程结构优化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2x,32:117-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