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0627506 上传时间:2021-03-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教参)1.1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1.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1.3三角形的高1.4全等三角形1.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1.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2课时)1.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3课时)1.6作三角形1.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教参)【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 2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 3理解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2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过程较复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一、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 1生活图片引入,抽象出三角形,概括“三角形”的概念(

2、可由学生完成,教师加以完善)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表示(1)如右图,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可引导学生作有条理的分类;(2)怎么表示?学生会想到顶点处标上大写字母,引出三角形的符号表示,可与“”的用法对比; (3)你能写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吗? (4)三角形三边的其他表示:如右图 3做课本课内练习第1题加以巩固二、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小组合作: 取三个图钉,固定在硬纸板的三点(记为A,B,C)上,用一根细绳绕A、B,C一周,组成ABC,如图 1目测哪一条边最长? 2比较最长的一条边与另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哪一个更长? 3改变图钉A的位置(仍

3、组成ABC),结论有没有改变?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个三角形较短的两边之和大于最长的一边;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二边 上述结论比较直观,教师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那么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上述实验得到: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三、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1例1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a=2.5cm,b=3cm,c=5cm; (2)e=6.3cm,f=6.3cm,g=12.6cm; (3)m=4cm,n=6cm,p=lcm 教师可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以上三个结论均可用),从中挑选较为简洁的

4、方法:要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要把最长的一条线段与另外两条线段的和作比较如果最长的一条线段小于另外两条线段的和,那么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如果最长的一条线段大于或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和,那么就不能组成三角形 引申:你想找一根多长的小棒与长为4cm,6cm两根小棒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 分析: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可找出小棒的长为3cm,4cm,7em等等,引导学生概括: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2例2 小明说:“我的步子(两脚着地时两脚的间距)大,一步有3米多”你认为小明的话可信吗? 分析:此题是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简单应用,可让学生自己画简图解决 3做课本课内练习第2,3加以巩固四、小游戏

5、 两位同学分别站在A,B两地,请第三位同学站到他们两人的距离和最小的地方,你认为站在哪里合适? 分析:此游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与“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五、课外探究 若三角形的周长为17,且三边长都是正整数,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多少个?你可以先固定一边的长,用列表法探求 六、布置作业1课本作业题2用三角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1.1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o2、理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合适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简单的几何问题4、了解三角形的分类【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教

6、学的重点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o的性质是本节重点。 2例3是立体图形,涉及的角之间的关系不易辨认,是本节难点。【教学过程】1、 合作学习:请每个学生利用手中的三角形(已备),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或剪)下来,然后把这三个角拼起来,然后观察这三个角拼成了一个什么角?请学生归纳这一结论,教师板书: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O2、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应用 口答:ABC中,A=45O,B=60O,求CABC中,A=57O18,B=46O49,。求CABC中,A=B,C=110O,求A,BABC中,A:B:C=1:2:3,求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3、由上题得出图中三角形的形状 得出的三角形的三个角

7、都是锐角,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锐角三角形 得出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钝角三角形得出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直角的三角形若一个三角形为Rt,那么它的其余两个锐角互余。4、三角形的外角: 定义:三角形的一边和另一边相邻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由图得:BCE+ACB=180O 而A+B+ACB=180O BCE=A+B 从而得到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外角也并不一定绝对,要会看一个角之是内角还是外角。5、练习:1)ABC中,ACD=120O A=50O ,求B、ACD 2)如书本例题 3),已知,在ABC中, C=Rt,D是BC上

8、一点,已知1=2,B=25O,求BAD数。6:小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认识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并能准确寻找外角和内角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1.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的定义,并能熟练地画出这两种线段 2、能应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观察辨别、全面分析、归纳概括等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情感目标: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树立自信、自强、自主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的定义及画图是本节课的重点,利

9、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性质解决有关的计算问题是本节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让每个学生拿一张三角形纸片,把其中一个内角对折一次,使角的两边重合,得到一条折痕。(问学生折痕是什么形状?)、请每位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被折痕分割的二个角的大小,得到什么结论?(得到折痕平分这个内角)引出概念: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形状是线段)一、 合作交流,探讨结论请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在一个三角形中有几条角平分线?请每位同学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中画一画,与同伴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几

10、何画板制作的动画演示,在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角平分线的特点。(三条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三条线相交于一点)任意画一个ABC,用刻度尺画BC的中点D,连结A D引出概念: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让学的中线的形状也是线段生理解三角形)请同学回答问题:在一个三角形中有几条中线?请每位同学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中画一画,与同伴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几何画板制作的动画演示,在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三条中线的特点。(三条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三条线相交于一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用几何语言表达方式:如图 在ABC中,

11、BAD=CAD,AD是ABC的角平分线;在ABC中,D是BC的中点(或B D= DC),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三、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范例1 如图AE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B=450 C=600 求下列角的大小 BAE ; AEB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分析已知条件,教师作好引导四、 巩固练习请学生课内练习1、2教师分析总结五、 拓展与应用让学生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做更灵活的计算与应用1、在ABC中,角平分线B D与C E交于点F,已知A=550求 EFD的度数2、在ABC中,A D是BC边上的中线,已知AB=7 AC=5,求AB D和AC D的周长的差六、 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

12、的主要内容七、 作业布置课后请同学做好书本中的作业14。1.3 三角形的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2)会画三角形各条边上的高(3)会利用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解决有关角度、面积计算等问题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探索,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和画法 2、认识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条边上的高以及例1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问题:一个三角形,在什么位置剪一刀,能把这个三角形分成面

13、积大小相同的两个小三角形。教学安排活动如下:1、每个学生在硬纸板上任剪一个三角形2、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形成结论:(这一刀是中线)3、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并提问为什么中线将原三角形分成的两个小三角形面积相等,从而引出课题三角形的高二) 动手操作,理解新知三)1、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三角形高的定义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2、 让学生指出高的定义中的关键词: 对边所在的直线3、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完成P11(1),教师用多媒体演示。4、小组讨论、交流: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位置有何特点?5、各小组交流,教师补

14、充,形成结论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且相交于一点O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内部,两直角边上的高与两直角边重合。三条高相交于直角顶点D。 钝角三角形钝角对边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夹钝角的两条边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三条高的延长线也相交于一点O(三)师生互动,运用新知1、解决引入问题:例1、 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为什么ABD和ACD面积相等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三角形面积公式 AD为中线,可得到什么 结论?(BDCD) ABD和ACD中BD、CD边上的高如何画?有什么特点?(重合)由例题可得到什么重要结论(同高等底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2、补充例题2:在 ABC中, B=20 C=30 ,BD为AC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