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高一下学期期终考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057849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江宁区高一下学期期终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京市江宁区高一下学期期终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京市江宁区高一下学期期终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南京市江宁区高一下学期期终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南京市江宁区高一下学期期终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江宁区高一下学期期终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江宁区高一下学期期终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宁区高一下学期期终考试语文试卷一、语基题(37=21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 分)A、踮起脚(din) 苗裔(y) 庇护(b) 促膝谈心(x)B、诟虏帅(gu) 自刭(jng) 跛脚(b) 嘈嘈切切( co)C、趿拖鞋(t) 断炊(cu) 憎恨(zng) 供不应求(gng)D、汗涔涔(cn) 嫉恨(j) 痒序(yng) 不可估量(li 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 分)A、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正好可以择善而从。B、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姹紫嫣红

2、的艳装;夏天,它披着葱绿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的礼服;冬天,它又换上了洁白而朴素的银装。C、封建社会,皇室内部为争夺王位,祸起萧墙、自相残杀的事情屡见不鲜。D、一张小小的“房票” ,附加值之高,令人咋舌。 “房票”奇货可居,普通购房者望穿秋水而不可得,但台州市一些人却能大肆占有,究其原因,是他们手中握有权力。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A、余平接手的 20 班,总体成绩并不是年级最好的,当她提出要让班级的总体成绩和文体活动都拿“年级第一”的时候,不自信的学生们嘘声一片。B、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

3、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C、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机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的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4、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王勃,“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一,字子安。上元二年,勃省,道南昌,会都督宴滕王阁。勃于会赋诗并作滕王阁序 。 序,文体的一种,包括书序、赠序、宴集序等。本文为宴集序。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4、,也称左氏春秋 、 春秋左氏传 ,与春秋公羊传 春秋穀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C、鲁迅,原名周 树 人 ,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 呐 喊 、 彷 徨 、 故 事 新 编 ,散文集 野 草 ,散文诗集 朝 花 夕 拾 ,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 、 而已集 、 二心集 、 华盖集 、 南腔北调集 、 且介亭杂文等。D、雨果 (18021885),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1831 年,他完成了浪漫主义文学中著名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 巴黎圣母院以 15 世纪的法国

5、为背景,叙述了美丽的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被陷害致死的故事。文中的伽西莫多,是一个外表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5、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意:估计B、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首领:头颅,借指性命C、惟草木之零落兮 惟:希望D、越国以鄙远 鄙:把当作边邑6、下列各句文言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3 分)例句:求!无乃尔是过与?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 夫晋,何厌之有?C、 项王曰:“沛公安在?”D、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7、下面各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蜀道难中,李白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的刻画了

6、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B、杜甫的登高 ,前半抒情,后半写景,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音律和谐,对仗工稳,抒发了对家事艰难、国事艰难的深沉忧郁之情,体现了杜甫诗 “沉郁顿挫”的特点,被称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 。C、柳永的词长于铺叙,其 雨霖铃在章法上不拘一格,虚实结合,变化多端,因而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词风属婉约一派。D、王勃的滕王阁序 ,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蹊径。序可分赠序、书序和宴

7、集序三类,本文属于宴集序。二、文言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 鲁君。 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 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 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 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 绝。起乃之鲁,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

8、事之。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起对曰:“ 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公叔为魏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 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 夫吴起贤人也,而魏国小,又与彊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 君因谓武侯曰: 试延以公主,起有留

9、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 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 见公主之贱 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废公族疏远者,以 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太史公曰: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吴起说武

10、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选自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薄:瞧不起B公叔为魏相,尚魏公主 尚:奉承C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 破:揭穿D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坐:因为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3 分)A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B君因谓武侯曰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C然行之于楚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D以刻暴少恩亡其躯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吴起利欲熏心,热切追求

11、功名,为谋求担任鲁将而 率兵击齐,竟不择手段,杀死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B吴起为将,与士兵同甘共苦,关心士兵,甚至亲自为生了毒疮的士兵吸吮脓液,因而士兵甘为其用,在战场上勇往直前。C吴起在魏为将时,遭魏相忌恨,魏相用仆人计策,在武侯面前进谗言,然后又让公主当面斥责吴起,吴起于是离魏而入楚。D司马迁记载了吴起为将为相时的功绩,表现了吴起的政治与军事才干,同时不隐其恶,也展现了他狠毒暴戾、不施仁德的一面。11翻译下列句子:(9 分)(1)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3 分)_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 分)_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

12、常也。(3 分)_ 。三、语言运用题(10 分)12、阅读下面的小诗,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诗句,使前后照应,上下连贯。 (4 分)叶当春风吹来时 款款的舒展渴望拥抱金色的阳光当秋风吹来时她悄悄的飘落了静静的思考 13、阅读下面的文字,从中找出能概括寒江独钓图主要特点的三个词语。 (6 分)我在那副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蓬舟想起明人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 ,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世界,玩味透彻了。原来,画中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那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

13、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的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温热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国画中的留白。 四、诗歌鉴赏(8 分)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1) (2)题乡 思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1) “天涯”一词在前两句中反复出现,请说出两个“天涯”各指什么。 (4 分) (2)古诗中有“无理而妙”的评论语,请结合三、四两句作简析。 (4 分) 五、15、名句填空(10 分)(1)亦以明死生之大, 。 (张溥五人墓碑记 )(2)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 。 (屈原离骚 )(3)怨不在大,可谓惟人; ,所宜深慎。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4)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 (王勃滕王阁序 )(5)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6)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7) 、师者, 。 (师说 )(8) ,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韩诗外传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3分)年轻时应该去远方 肖复兴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 E-mail,告 诉我他竟然要利用 这个假期,开车从他所在的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