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教学化民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051675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尊师重道,教学化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尊师重道,教学化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尊师重道,教学化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尊师重道,教学化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尊师重道,教学化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尊师重道,教学化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尊师重道,教学化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尊师重道,教学化民二十世纪,西方历史学家有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什么在众多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依然存在,而其他都纷纷消亡了?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三千多年来,家庭是中国培养人才的起点和中心,国家负责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服务社会。所以,孝亲尊师不仅仅是教育的核心思想,更是维系着整个社会运作的核心力量。正是孝道和师道,支撑着中华文化一脉相传、国家代出人才。一、尊师重道才能实现太平盛世三千多年前,有官员为周文王卜了一卦说:在渭河的边上,会有一位圣人,他能辅佐您。文王想起他的太公曾说过,将有圣人帮助振兴周朝。但他并没有马上奔去河边,而是回家斋戒三日,才怀着诚敬之心郑重出门。果然,在渭河边

2、上,文王见到了圣人吕尚。几番问对,文王恭请老师上车说:太公所说的圣人,难道就是您吗?于是尊称他为太公望,而不敢称其名。回到朝堂,文王很尊重老师,让他坐上位,不敢以天子自居。每当有重要的教诲,文王都会先行斋戒,整肃身心,才恭敬聆听。周由此大兴,以德行和文化一统天下,赢得八百诸侯的广泛拥护,称天子所居之地为京师,值得各地效法。这是我国最早的师资道合记录之一,文王和太公望成为三千年间明君贤臣所效法的榜样。汉明帝恭敬太师,毕生重视讲学;唐太宗命太子李治对其三位师长执弟子礼,太子向老师呈报告,皆敬言惶恐;清朝皇子力行尊师,在学习期间,必先恭请老师用餐结束,自己才敢动筷子。上行下效,中国人持家、治国,皆以

3、教学为先。家有私塾、县有县学、国有国子监,举国上下对老师的尊重,可以说无以复加。民间延请老师,必邀全族,乃至乡中耆老开大会,宣布拜师。一些武将家族,因慕文治,不惜重金,恭请名师教授子弟,为一时盛事,以示其对老师之最高敬仰。拜请老师必由族长亲自出面,及至开学,学生及家长皆先拜孔子,再拜老师,恭敬肃然,宛若面圣。文王的榜样,以及国人三千多年的历史实践,揭示出师道的两重意义。首先,尊师不可废礼,其要在于重道;其次,身教言传之教学,乃化民成俗之要道。惟其如此,方能成就千年盛世。换言之,师道是创造太平之要道,亦是维系持久繁荣之关键。二、何为尊师重道尊师师这个字,有两个意思,一是众多(说文解字);二是模范

4、,教人以道者之称也(玉篇)。礼记文王世家言师,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上古中国,可以说君王皆是为人师表的圣贤。此后,虽然皇帝不一定是圣王,但是国师必为大圣大贤。周易师卦说: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这是说,能够真正教导人民以正道,他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成为领导,这就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政治与教育密不可分,这是中华文明绵延千万年而不衰之所在。在周文王的时代,孔子尚未出世,那时的拜师礼,与日后国子监、私塾等礼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基本相同。举国上下礼拜至圣先师的传统,已绵延数千年。文王与太公望的故事,还显示出政治与教育不可分。从天子以至百官,都是人民的父母官,皆是集君、亲、师于一身,他们尊

5、师重道,带领举国上下力行师道尊严。是故,历代政治,明君与国师共同开创太平盛世成为佳话。继周之后,汉代有武帝与董仲舒,清代有世祖与范文程。唐代则更是一代文风之盛,无出其右,太宗皇帝所倚仗的良师、贤臣济济满堂,总结起来,便是一部群书治要。中国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国家由圣贤来领导,国民由圣贤来教化,人民由此民风淳厚、慕圣希贤、代出人才;文明由此老树新枝,生生不息。这便是尊师重道对于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实现真正的太平盛世、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重道师道至尊的基础,是求道心切。道,本意是道路,又指真理,就是圣经中以色列的圣者所言:引导你(走)所当行的路。(以赛亚书)我国古人又将此所当行的路予以详细解释:理也

6、,众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广韵)这是说,当行的道路就是宇宙万法的真理。三才指天、地、人,也就是整个宇宙依报、正报所遵行的规律。这个定义,也与圣经耶稣基督所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故,中国人之所以尊师,是因求道;西方人之所以重视耶稣基督之教导,也是期望走所当行之路。中国人因行道有得于心而发展出道德学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西方人因躬行耶稣基督之指引而发展出教会、学校,建立地上之天国。以佛陀教育而言,道即自性,行道即回归自性,证得自性者为佛陀、圣人;部分证得自性者为菩萨、贤人。圣贤人多了,世界自然太平,耶稣基督为上帝的子民所承诺的天国家园也会自然降临;若

7、人人皆为圣贤,则此界即是净土,地球就是天国。引导深为烦恼所苦的生死凡夫走上当行之路,成圣成贤,则必然师道尊严,因凡夫全仰赖明师而得以成道,此即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古今中外,明师帮助学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的途径,全靠教学。孔子以及孔子之前,国人所敬拜的古圣先师,皆是学不厌、教不倦。佛陀、耶稣基督等圣人,无一不是终日行教化,为人演说圣道,人人可行、人人当行。所谓教是上所施,下所效(说文解字),也就是佛经所言之为人演说。教有两个方向:善与恶。现代社会,无论媒体还是个人,多言负面信息,这是教人以恶,故家庭不和,问题儿童愈来愈多,社会也愈来愈不安定。因此,弟子规劝诫我们:扬人恶,即

8、是恶;疾之甚,祸且作。真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论语子路)。纵然是一个普通平民,一句负面的语言,都对家庭的和谐、孩子的成长、社会的进步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因小果大,不可不慎。有鉴于此,尊敬的师父上人在多年前就提出四好: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这是真正有智慧的教育,果然人人力行,便是和谐世界从我开始、从我心开始。所以,荀子非常强调善教:以善先人,谓之教。(荀子修身)力行四好,并不难,人人都能做得到,果然力行,便是以善先人。如此,教育长善救失的目标,也可以逐渐达到。从长自身之善、救自身之失开始,因不断隐恶扬善,而启发他人、帮助他人(尤其是晚辈、下属),这就是上行

9、下效了。是故,人人都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受教育的对象。学的本意是觉悟(说文解字),这是教学的目的。启发觉悟的钥匙,在敬。诗经敬之有言: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就是说力行一切恭敬,早晚不懈,从而有所觉悟,心中感到充满光明。这是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因主敬存诚而日趋本性本善。老祖宗在造字的时候,在文言文刚刚发展的周初,就告诉我们:尊师之道,全在诚敬。由此再恭读印光大师所言: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方知敬为传承了千万年的祖宗心法!师父上人说敬为中华文化本,老人家举六祖惠能大师为例,虽然只在五祖座下听经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大彻大悟,这是万分诚敬,得万分利益。真的如孟子所言,学问之道无

10、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果能全心全意,制心一处,便是净极光通达(楞严经) 自性的光辉,明耀大千。所以,海贤老和尚说:世上无难事,只怕心不专。老人家虽然不认识字,可是他真的会学、真的能证悟。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真实效用、真实智慧所在。教在善教,百善孝为先,故孝经开宗明义便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学在善学,敬是德之本,故万分诚敬,便能证悟。古往今来,无数圣贤君子因善教、善学而得以行大学之道,从明明德开始,力行亲民以有教无类,进而止于至善而证得万法一体。尊师,如果不能落实在重道、证道,就不是真正的尊师。这种恭敬,因为不能免除贪瞋痴慢疑之五毒,难免造成门户对立的流弊,不可不谨慎。真正

11、能够尊师重道者,有些人名留青史,更多的是默默耕耘。正是师道的承传,方成就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思议的延续性,得到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认可、赞许,真的如同惠能大师拜见五祖时所言: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地分南北,人有中外,但是被孝、敬所打动之心,并无不同,这是中华传统文化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之所在。三、尊师重道的实践中国人的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的。最早全面记录弟子如何事奉老师的是管子的弟子职,它记录了学生事奉老师的饮食起居、洒扫应对,宛若孝子事父。正因师道与孝道密不可分,三千多年来,老师对于学生,如同父亲爱护子女,老师念念想的都是如何成就学生的道德学问、帮助学生开悟。他和学生

12、相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是为了启发学生、成就学生。五祖弘忍对于六祖惠能的关怀、护念也是充满了智慧,这不仅仅出自老师对后生晚辈的关爱,更出自老师对于真理的恭敬,对传道的重视,超过了一切。这是老师对世人平等、无私的大爱,是有识之士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博爱,正是这个真心,成就了六祖,也成就了佛法的承传。古往今来,每一位祖师大德,都为后世树立了为学的榜样。六祖惠能让所有的学人都看到万分恭敬才是为学之道,这分恭敬之培养,仰赖家庭教育,在于父子有亲之爱的教育。学生之所以能够体认师父的心,继而勇猛精进断恶修善、转凡成圣,全在于他在家能够体认父母的心,能够恭敬、悉心事奉父母,爱护家中的一桌一椅、家

13、乡的一草一木。这种敬爱父母、感念家乡的心,帮助学生体会到老师父亲一般的爱护、诲人不倦的启发,继而将天下为公、爱心遍法界的真心慢慢彰显出来。(一)、家庭教育是实践尊师重道之本周文王之所以能够感得太公望之教导与辅佐,还在于文王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入胎开始,母亲对他就有良好的胎教;出生之后,长辈们给他以童蒙养正的教育。及长,他对父亲有至孝,对祖宗念念不忘,真正做到了善继祖宗之志,善述国家之事。孟子有言:大孝终身慕父母。孝道与师道的结合,从文王开始,一直延续到晚清十九世纪末都没有改变。这一点,从科举考卷上即可以窥见一斑。考生在考卷的第一部分,不是用来答题、写文章,而是将自己父母、祖先以及启蒙老师的姓

14、名一一写下来,都呈给主考官看。所以,每当考中功名,第一件事就是回乡拜谢启蒙老师,在祠堂祭祖以敬白列祖列宗。要言之,母亲从胎教开始,令孩子天生有圣贤之禀赋;家庭已在孩子三岁之前,以弟子规的身教为基础,令孩子养成终生不改的正气、从容安定的气质;再以童蒙养正的家塾圣贤教育为延续,成为孩子日后进德修业、持家治国的资粮。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次第,没有了养正教育,即使日后因缘殊胜、亲近明师,也难以抵御高名厚利的诱惑;失去了气定神闲的生活教育,则难免性躁心粗,即使少年就能学习圣贤之道,也难免会受到浮躁的环境影响而安不下心,继而错失此生成就的机会。因此,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将以孝亲尊师为核心的教育找回来,自然人

15、才蔚起,世界太平。(二)、尊师重道之三德纵观古人对尊师重道的实践,可以总结出三点老实、听话、真干。真正能够承传师道,继承圣贤学问者,无一不是如此。古希腊柏拉图对于老师苏格拉底的教导,即使未能深解其义,也会不折不扣的依教奉行。苏格拉底教众弟子每日甩手若干,一年之后,唯柏拉图一人坚持不辍,因而成为苏格拉底的传法弟子,他继承了老师问难以明理的教学法,并建立雅典学院以继承师风。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因集两代老师之学问而成为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复建立吕刻俄斯学校(,另译吕刻昂)以延续两代老师问对的学风。他们师徒在希腊所设立的学校,影响整个欧洲一千年,并为日后基督教、天主教教育所借鉴。值得注意的是,好学生的三个条件,关乎诚敬,无关学识。来佛三圣永思集中的老德和尚就是榜样。因为老德和尚呆笨,所以寺庙的住持法师拒绝给他剃度,只是带他到韦驮菩萨像前,命他拜韦驮菩萨为师,只教他走路的时候念阿弥陀佛。对一般人而言,师父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可是对老德和尚而言,师父却是一尊泥菩萨。但他丝毫不因此而改变对于师父的诚敬。每天出门化缘,都会给菩萨像行礼告别,回来也会向师父报告。老德和尚信根深厚,不但坚信泥菩萨像就是师父,毕生遵从住持和尚走路就要念佛的教诲,而且对任何人都一样是老实、听话、真干。有人用一根线搭在他的耳朵上说:我把你拴在这里了,你动不了啦。他就真的站太阳底下哭起来,半晌不动地方。一般人而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