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050035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范教案(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示范教案(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示范教案(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示范教案(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示范教案(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示范教案(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范教案(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设计外交是国家政治活动的延续,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一个国家的对外关系,包括外交政策、外交目的、外交活动、外交地位和外交成果等方面的内容。1840 年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间,中国外交是屈辱的,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从高考命题趋势来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现实联系密切,是考查重点。从全书来看,本单元上承中国政治活动史,下启世界政治活动史,是中国政治活动史的收尾部分。掌握好本单元是学好中国政治史和国际关系史的关键。本单元主要

2、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后 50 多年来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探讨其主要特点和意义。主要内容包括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及其重大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实践、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活动。通过讲授,要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方面走过的基本历程及其重要成就,认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出发点,理解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反对霸权主义、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有些知识点,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在初中学习过,因此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行探究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理解,以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确立发展和整体意识,从世界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用中国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学习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的外交思想,感悟领导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外交智慧,使学生受到人生成长方面的启迪。重点:把握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及本身综合国力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所取得的外交成就。难点:正确把握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特点(原则性、灵活性) 。第 23 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中国奉行“一边倒”为中心的独立自主的和平

4、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被公认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 世纪 50年代中期,新中国逐渐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4 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发挥了积极作用。1955 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思路设计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讲清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和外交成就,并帮助学生理解实行这种外交政策的特殊背景和内涵。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课堂思维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探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创设开放性

5、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思维空间,增强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比较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具准备:1.投影仪 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时安排:1 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分析当时外交方针、政策制定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新旧中国外交的比较,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提高分析比较历史事实的能力。(3)掌握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有关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

6、的意义,以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阅读相关材料(文字、图片、音像等) ,提高历史阅读能力,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借助形象思维分析思考,以感知历史。(2)通过对建国初期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等基本内容的学习,学会分析外交政策出台的原因,学会概括归纳建国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方针是中国对世界外交的贡

7、献,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并发挥积极作用,表明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设计导入设计导入多媒体放映“开国大典” 。师生互动师: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怎样的国际局势?面临这种国际局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取得的外交成就怎样?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纷繁变幻的国际局势。当时,世界正处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冷战”与对抗之时,世界出现了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面临纷繁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而且开展积极的外交工作,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新

8、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大国的良好形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导入翻开一部中国近代史,呈现给我们的总是一幅幅伤心的场景:国土沦丧,山河破碎,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一唱雄鸡天下白” ,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新中国的力量正逐步显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感受新中国的外交。推进新课自主学习问题情境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背景(学生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反映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互

9、对抗之中。两大阵营相互对抗、斗争,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这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新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有明确的规定:多媒体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过程评价: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 共同纲领代行临时宪法的作用,它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已经具有法律效力。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天,毛泽东主席就向全世界庄严宣

10、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同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民主的外国政府建立友好合作的外交关系。 ”这表明新中国开始奉行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的外交政策。这与旧中国时期的屈辱外交有本质的区别。合作探究:旧中国时期的屈辱外交表现主要有哪些?形成旧中国屈辱外交和新中国独立外交两种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晚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有: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步步使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袁世凯政府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蒋介石国民政府试图建立亲美的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则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前提下,与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进

11、行平等外交。两种外交政策的不同特点主要是由于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反动政府都使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丧失主权以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造成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民族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制定的外交政策。教师小结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必须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社会制度落后必然导致外交的失败。外交是国内国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内政的延续。2.基本外交方针师生互动师: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基本外交方针有哪些?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总原则下,毛泽东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形象地概括为三句话(提问:哪三句?),其含义是什么?生:第一, “另起炉灶

12、” ;第二,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第三, “一边倒” 。其中, “另起炉灶”是指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概不予承认,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师:“一边倒”是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核心, (提问)什么是“一边倒”?实行“一边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所谓“一边倒” ,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新中国成立后,必然受到帝国主义的干涉,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因此,

13、 “一边倒”方针的提出,是由当时历史条件决定的,是为了维护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合作探究:如何看待新中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战略?(1)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不是“闭关锁国”?(2)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果不采取“一边倒”而 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走“中间路线” ,能否行得通?(3)你认为新中国初期我国外交应当是联合苏联还是应当依附美国?教师补充相关史料:在当时国际背景下,有人希望执政后的中共走一条美苏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可以利用矛盾,掌握主动,有利于新政权提高国际地位。1949 年 6 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

14、中明确指出,要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共同纲领则以严谨的语言规定了“一边倒”政策的确切含义,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一种观点认为, “一边倒”未必是对中国最有利的政策:站在美苏之间,利用矛盾,掌握主动,有什么不好呢?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后执行的“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的对外政策,不就是美苏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吗?在当

15、时历史条件下,中共除了“一边倒”以外是没有别的选择的。当时,两大阵营对峙;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既可以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更可以壮大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从而有利于保障人民革命果实、保卫和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教学过渡:新中国在这些外交方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问题情境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同苏联等 17 国建交过程评价:新中国成立后,以独立自主的原则为引导,积极拓展外交空间,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但是,当时开展外交的国际环境对新中国非常

16、不利,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新中国冲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其中,苏联是第一个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这促成了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1950 年 2 月,双方还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这对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课堂引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都面临着哪些相同的国际环境?在这种国际环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分别执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原因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相同的国际环境: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威胁,帝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