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能力与读者的积累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70422788 上传时间:2021-03-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理解能力与读者的积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阅读理解能力与读者的积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理解能力与读者的积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理解能力与读者的积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阅读理解能力与读者的积累、经验都有关系,当然也与技巧有关,可能你是想问关于技巧方面的问题,以便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题目答题准确性,对吧?其实要想真正提高,需要进行综合训练,这里只谈谈技巧的问题。 一、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要想提高阅读理解力,首先要学一点文章体裁方面的知识,知道各种文体不同的特点,在阅读时可采取相应的相应的阅读策略。比如记叙性文体多用记叙作为主要表达方式,主要通过讲述故事和描写人物来表现主题。阅读故事就要了解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读时就会心中有数,自然理解。议论文主要是讲理的,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然后用事实或理论来支撑这个观点或态度,读议论文时就可

2、先通读全文,明确作者想讲什么理或表达什么观点,然后看用了什么事实举了什么例子,引用了什么观点或怎么分析的等等。现在各种考试这两种文体考得最多。 二、按照不同的文体分类进行足量的阅读,没有较足量的阅读,阅读能力是不可能提高的。所谓足量,是相对于大量而言的,同一类型的文章,听老师讲再细也不能真正学会,还需要孩子自己阅读相同相似的文章进行巩固,孩子在读的过程中消化和感悟,等读到一定程度,孩子就会有感觉了。一般来说,记叙、议论等文体在培养孩子学会某方面内容理解时大致读十到二十篇,我这里说的是认真读,差不多就会有体会。 三、孩子做题时,有时会遇到心里大致明白,但说不出或写不出的问题,或者缺点漏项,这是学生不能将读的感受和答题要求相统一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孩子在做题时,常常拿自己做的答案和标准答案进行比较,从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坚持下来,孩子就会慢慢明白自己为什么答不准的问题。 四、多让孩子读点名著名篇,但不要过分功利,要让孩子自己去感悟书中的美妙之处,当孩子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后,就会对阅读产生兴趣,他的阅读能力就会在有趣有味的阅读中真正地全面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