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笔记整理(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70369300 上传时间:2021-03-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笔记整理(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选]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笔记整理(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选]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笔记整理(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精选]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笔记整理(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精选]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笔记整理(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笔记整理(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笔记整理(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行政:(狭义)指除国家立法、司法机构以外的政府部门的政务活动。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中义)是指一种与政治相分离的、实现国家目的的执行活动。依据:政治行政两分法。(广义)是指国家所有机关和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的管理和处理。行政的涵义:行政是国家行政,是国家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是行使国家权力、从事国家管理。行政是一种管理活动,它具有管理的一般要素和特点。只有通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各种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才是行政管理。2、公共的涵义:和私人行政相区别。强调执行行政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企业或私人机构。明确了行政活动的目的和性质,公共行政管理的目的和

2、性质主要是为公众提供服务。决定了它应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强调了行政活动的公开性。3、公共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公共事务的活动。 公共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组织运用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科学。目的在于提高行政效率,有效的实现国家职能,有力地推动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4、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一般对象和具体对象。一般对象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行政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一般原理和一般规律,是一般行政机关所普遍适用的行政原理和规律。具体对象

3、分为总体综合性对象和不忙专业性对象。5、公共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机关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的过程: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公共行政管理的保障:行政环境、行政法制、行政伦理、行政改革公共行政管理的目的:行政目标、行政效率、行政职能6、公共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与政治领域密切相关,具有政治性;揭示了行政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规律,具有社会性。一方面为统治阶级服务,另方面揭示的规律又为不同政治倾向的管理者所接受和共享)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规范性和交通性的统一7、公共行政

4、管理学与其他若干学科的关系:与管理学的关系(区别:公共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公共行政管理规律的,管理学是研究一般管理规律的。联系:公共行政管理学是管理学理论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与政治学的关系(区别:a.研究对象不同。政治学研究国家的政治组织、政治制度和体制、政治运行机制等;公共行政管理学运用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政治组织中行政组织的管理活动机器规律,着重探讨政府职能、管理规律和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的因素、途径和方法。 b.研究范围不同:政治学研究范围较广,而公共行政管理学研究政治关系中的某一部分,狭窄。c.学科的性质不同:政治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而公共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联系:a.公共行政

5、管理学是从政治学母体中脱胎出来的一门年轻的独立学科 b.政治决定行政,“国体”决定“政体”,政府的管理活动是由掌握该政府的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c.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能促进政治学的发展)8、学习公共行政管理学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求同存异、鼓励争鸣的原则权变研究、优化方法的原则兼收并蓄,扬弃发展的原则。9、学习研究公共行政管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公共行政管理规律,正确行使行政职能,促进社会发展。有助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有助于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10、学习公共行政管理学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行为科学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利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实

6、际公共行政能力;弥补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灌输知识的缺陷,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者更好的掌握公共行政学;增长见识,集思广益)11、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阶段的特点:传统理论阶段19C末-20C30年代。侧重行政制度、机构、程序、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系统化、协调化的行政管理原则;过分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过分重视组织的静态而忽视动态,过分重视机构、制度而忽视环境的影响及人的精神因素。 行为科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前后。强调研究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从人与组织、环境的关系角度来研究决策问题;过分重视人的行为因素而忽视了组织结构、法制的作用。 系统理论时期20世纪60年代-

7、70年代(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以全面性、整合性姿态出现,综合了前2个时期的理论研究成果,强调 整体宏观研究;运用系统理论等现代科学理论的新成果来研究,管理逐步走向定量化。 新公共管理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改变了传统公共管理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强调文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渗透关系;主张对某些公营部门实行私有化,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即扩大对私人市场的利

8、用以替代政府公共部门;重视人力资源管理。12、我国公共行政管理学的发展现状或成就: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组织相继成立 行政学论著相继问世 建设其一支初具规模的行政学研究队伍 我国行政学者已进入国际行政理论的研究行列 中国行政学界迎来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认可的MPA学位认证,先后分三批批准了83所大学有权进行MPA招生 中国行政学界在“十五”期间走向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时期。 不足:本土化不足的问题 我国行政学研究者队伍还跟不上我国行政学发展的需要 我国行政学从内容到方法都存在缺陷 研究和教学宏观分析多,中观、微观分析少。 发展途径:积极研究、探索和回答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所提出的各种问题,研究发

9、展规律,重构中国行政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 更新知识、更新观念,要有危机感、紧迫感,更要有责任感,并对历年的发展进行一次认真的总结和梳理 打破枷锁,解放自己,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改变研究方法,提倡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方法 组织力量,协调动作,优势互补。13、行政组织:是依法履行国际行政职能、行使国家相应行政职权的组织实体。其典型形式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机构是构成各行政机关内部的各单位,行政机关是各行政机构所组成的整体,而行政组织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的统称(行政机构包含于行政机关包含于行政组织)14、行政组织的特点:阶级性(本质特征)。以

10、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有最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社会性(服务性、管理性、法制性、系统性)15、行政组织的类型:领导机关。是各级政府的指挥和决策中心,主要任务是对所辖区域内的行政工作进行统一领导,起统率作用。 职能机关。在政府领导机关直接领导下,负责组织和管理某一方面行政事务的机关。是领导机关的组成部门。对上必须执行领导机关的决定和指示,对下领导或在业务上指导相应的政府部门的工作。辅助机关。对各专业职能部门没有直接指挥和监督权力。分为政务性或事务性、综合性或专业性的辅助机关。参与政务,掌管事务,协助领导决策,沟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管理机关日常事务等。咨询参谋机关。一种辅

11、助机关。由各级政府机关设立的协助领导制定计划、进行决策的机构,为领导机关和行政首脑当参谋和完成领导机关委办的工作。派出机关。不行使一级政府机关的职权。主要起沟通上下级间的某些关系的作用。临时机关。接受委托,处理某一特殊事件或突发事件,任务一完成,随之撤销。16、行政组织的要素:职能目标。指管理职能的行政目标,是其行使行政权力的根据。机构设置。是行政组织的核心,是决定行政效率的关键,机构设置必须依据行政目标和法制程序来进行。人员构成。权责体系。集权与分权适度、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管理方式。运行程序。法制规范。完善的发质规范是行政组织的合法地位和依法行使权力的保证,也是行政组织健全的重要标志。17

12、、行政组织体系的构成原则:目标原则。任何组织都须因一定目标而建立;目标一致原则。精简效能原则。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开支节减、政务简化和办事灵便。管理幅度适当原则。人员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管理幅度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先进成正比例关系;不同行政层级的管理幅度不一致。完整统一原则。纵向看,要处理好集中领导和分级管理的关系;横向看,要处理好统一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指挥一致原则。职、责、权统一原则。协调一致原则。法治原则。18、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又称行政组织的层级制或直线制。即行政组织的层次结构,是指各级政府上下级之间和每级政府各组成部门的上下级之间的主从关系和管理层次

13、。行政组织的层级状况是与行政组织的管理幅度相关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是反向变化的。管理层次多,则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少,则管理幅度大。掌握和确定适当的管理幅度,是建立合理组织结构的关键。19、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是指一个层次里的组织结构形式。又称部门制或职能制。20、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关系:成反比例关系,管理幅度宽,则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窄,则管理层次多。基本结构模式:扁型形态的组织结构模式(管理层次小,管理幅度宽)。利于发展和调动下级及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由于控制较少,因而协调多有不便,容易增大松散性和削弱领导者的权威。尖型形态的组织结构模式(管理幅度小,层

14、次多)。组织事权集中,管理严密,分工明确,控制有力,指令容易得到贯彻,因而决策、指挥和行动比较迅速。但信息沟通的过程和时间较长,气氛拘谨,下级组织成员的首创性和满足感受到抑制。21、我国的直线职能制:直线制+职能制。以层级制为基础,在每一层级又设若干只能部门。对每一项行政职能,为了保证其顺利完成,都设置多层管理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履行各项职能。缺陷: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薄弱;各职能部门没有直接的指挥和命令的权力。22、我国行政组织体系纵横结构的走向:纵向上减少行政层次。宏观上,通过扩大省级单位数目,取消地级层次来减少行政层次。微观上,减少政府机关内部不必要的管理层次。横向上精简机构。裁剪重叠,

15、多余的部门,取消各类临时性机构,裁汰冗员和多余的副职、虚职。23、现阶段我国中央和地方行政关系模式的选择:提升中央政府的权威及其宏观调控能力加快经济性分权的步伐。理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规范化、法制化。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监督。24、行政领导观念:指行政领导者对行政领导活动中的事物的认识和看法,是行政领导者的世界观的直接体现。领导观念直接影响领导行为,从而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影响领导活动的全过程及其各个方面。25、现代行政领导观念的核心:服务与权力、责任的统一(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是共产党人的宗旨;权力是服务的保证;责任是服务的体现)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现代行政领导者的公仆观

16、念(a.现代行政领导者是“社会公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根本要求思想根源;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人民群众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行政领导者在这种生产关系中仅仅是普通的一员,并无特殊地位经济根源。现代领导者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公仆”和“主人”的关系。b.现代行政领导者必须牢固树立公仆观念。首先领导者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领导者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行政领导者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26、行政领导体制中的权责关系:权力任务;权力义务。权力和任务的关系:权力是完成任务的保证,而任务是授予权力的前提权力和义务的关系:权力和义务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有了一定的权力,才有承担行使权力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