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协议-MAC VLAN技术白皮书-D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70317627 上传时间:2021-03-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3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局域网协议-MAC VLAN技术白皮书-D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局域网协议-MAC VLAN技术白皮书-D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局域网协议-MAC VLAN技术白皮书-D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局域网协议-MAC VLAN技术白皮书-D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局域网协议-MAC VLAN技术白皮书-D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局域网协议-MAC VLAN技术白皮书-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域网协议-MAC VLAN技术白皮书-D(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局域网协议-MAC VLAN技术白皮书MAC VLAN 技术白皮书MAC VLAN 技术白皮书关键词:MAC VLAN、802.1X、MAC 地址认证摘要:MAC VLAN 根据 MAC 地址来灵活的确定 untagged 报文所属的 VLAN,从而实现对用户的灵活控制。本文介绍了基于 MAC 的 VLAN(以下称为 MAC VLAN)的原理以及技术特点。缩略语:缩略语英文全名中文解释MAC VLANMAC address-based VLAN基于 MAC 地址的 VLAN,一种根据报文的源 MAC 地址来确定untagged 报文所属 VLAN 的划分方法802.1X802.1X802.1

2、X 协议是一种基于端口的网络接入控制协议(port based network access control protocol)。“基于端口的网络接入控制”是指在局域网接入设备的端口这一级对所接入的用户设备进行认证和控制。连接在端口上的用户设备如果能通过认证,就可以访问局域网中的资源;如果不能通过认证, 则无法访问局域网中的资源。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第2页,共6页目 录1 概述31.1 产生背景31.2 技术优点32 技术实现32.1 运行机制32.1.1 静态配置42.1.2 动态配置42.2 应用限制43 典型组网应用53.1 MAC VLAN静态配置典型组网应用53.1.1 组网图5

3、3.1.2 组网环境53.2 MAC VLAN动态配置典型组网应用63.2.1 组网图63.2.2 组网环境64 参考文献6MAC VLAN 技术白皮书1 概述1.1 产生背景VLAN 最常用的划分方式是基于端口划分,该方式对从同一端口进入的 untagged 报文添加相同的VLAN 标签,在同一 VLAN 内进行转发处理。该方式配置简单,适用于终端设备物理位置比较固定的组网环境。随着移动办公和无线接入的普及,终端设备不再通过固定端口接入设备,它可能本次使用端口 A 接入网络,下次使用端口 B 接入网络。如果端口 A 和端口 B 的 VLAN 配置不同, 则终端设备第二次接入后就会被划分到另一

4、 VLAN,导致无法使用原 VLAN 内的资源;如果端口 A 和端口 B 的 VLAN 配置相同,当端口 B 被分配给别的终端设备时,又会引入安全问题。如何在这样灵活多变的网络环境中部署 VLAN 呢?MAC VLAN 应运而生。MAC VLAN 就是基于 MAC 划分 VLAN,它是 VLAN 的另一种划分方法。它根据报文的源 MAC 地址来决定给报文添加某个 VLAN 的标签。该功能通常和安全技术(比如 802.1X)联合使用,以实现终端的安全、灵活接入。1.2 技术优点MAC VLAN 具有以下优点: MAC VLAN 能够实现精确的接入控制,它能精确定义某个终端和 VLAN 的绑定关系

5、,从而实现将指定终端的报文在指定 VLAN 中转发。 MAC VLAN 能够实现灵活的接入控制,同一终端通过不同端口接入设备时,设备会给终端分配相同的 VLAN;而不同终端通过同一端口接入设备时,设备可以给不同终端分配不同的VLAN。2 技术实现2.1 运行机制设备是如何根据 MAC 地址来划分 VLAN 的呢?当端口收到一个 untagged 报文后,以报文的源MAC 地址为匹配关键字,通过查找 MAC VLAN 表项来获知该终端绑定的 VLAN,从而实现将指定终端的报文在指定 VLAN 中转发。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第6页, 共6页 对于没有找到 MAC VLAN 表项的 untagge

6、d 报文,设备会基于其它方式给报文划分 VLAN。如果端口还配置了 IP 子网 VLAN,设备会根据报文源地址所在 IP 子网来划分 VLAN;如果端口还配置了协议 VLAN,设备会根据报文使用的三层协议类型来划分 VLAN;如果没有配置 IP 子网VLAN 和协议 VLAN 或者根据 IP 子网和协议都没有匹配到 VLAN,则会将该报文在端口的缺省VLAN 中转发。 对于 tagged 报文,如果报文携带的 VLAN ID 在端口允许通过的 VLAN 列表中,则允许报文通过,否则直接丢弃。MAC VLAN 表项有两种生成方式: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2.1.1 静态配置该方式下,需要用户通过命令

7、行将终端的 MAC 地址和 VLAN 进行绑定,设备会生成一条相应的MAC VLAN 表项。手工配置绑定关系时,如果指定 MASK 的值为全 1,则绑定的是单个 MAC 地址和 VLAN。如果指定的 MASK 高位为连续的 1,低位为 0,则绑定的是一类 MAC 地址和VLAN,通常用于将某一厂商的通信设备划分到同一 VLAN。该方式实现简单,只涉及接入设备,但该方式下需要在终端可能接入的端口手工配置允许终端的MAC VLAN 通过,配置量大。2.1.2 动态配置该方式下,需要在设备上同时配置 MAC VLAN 和基于 MAC 的接入认证方式(比如 MAC 地址认证或者基于 MAC 的 802

8、.1X 认证)。如果用户发起认证请求,认证服务器会对认证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如果通过,则会下发 VLAN 信息。此时设备就可根据认证请求报文的源 MAC 地址和下发的 VLAN 信息生成 MAC VLAN 表项,并自动将 MAC VLAN 添加到端口允许通过的 untagged VLAN 列表中。用户下线后,设备又自动删除 MAC VLAN 表项,并将 MAC VLAN 从端口允许通过的 VLAN 列表中删除。该方式的优点是灵活、安全。 它能够自动识别 MAC 地址,能够自动创建 MAC VLAN 表项,能够自动允许 MAC VLAN 通过接入端口。因此该方式应用于大型网络时能够大大简化配置

9、,使用灵活。 只有用户接入认证成功,才能通过指定的 VLAN 接入网络,因此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2.2 应用限制 MAC VLAN 只能在 Hybrid 端口使能,所以在使能 MAC VLAN 前,请将端口的链路类型配置为 hybrid。 MAC VLAN 有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两种方式,但是同一 MAC 地址只能绑定一个 VLAN。因此,如果已进行了静态配置,而动态下发的绑定关系与静态配置不一致,则动态下发失败, 用户不能通过认证;反之,如果动态下发已生效,而静态配置与动态下发的不一致,则静态配置失败。 采用动态方式配置 MAC VLAN 时需要基于 MAC 地址的 AAA 远程认证的配合,网

10、络中需要部署 AAA 认证服务器,服务器必须能够下发 VLAN。 MAC VLAN 的配置会影响聚合成员端口的选中状态,所以,建议不要在聚合成员端口上配置MAC VLAN 功能。3 典型组网应用3.1 MAC VLAN 静态配置典型组网应用3.1.1 组网图图1 MAC VLAN 静态配置组网图3.1.2 组网环境某公司为了实现通信安全以及隔离广播报文,给不同的部门指定了不同的 VLAN。销售部的办公区在 1002 房间,部门所有资产属于 VLAN 2;技术支持部门的办公区在 1003 房间,部门所有资产属于 VLAN 3。因为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公司在 Meeting room 里提供了临时办

11、公场所,职员可以通过无线接入公司网络,但要求接入后只能划分到自己部门所在的 VLAN,比如 Host A 到Meeting room 办公后必须归属于 VLAN 2,Host D 到 Meeting room 办公后必须归属于 VLAN 3。基于以上需求,在 1002 房间和 1003 房间因为人员和工位比较稳定,可以采用基于端口的方式划分 VLAN。但是在 Meeting room 里,因为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人员接入网络的端口不确定,所以可以通过 MAC VLAN,将 MAC 地址和员工所在部门的 VLAN 绑定。从而不管员工从哪个接口接入,不需要修改配置,就能被划分到部门所在的 VLAN。

12、3.2 MAC VLAN 动态配置典型组网应用3.2.1 组网图图2 MAC VLAN 动态配置组网图3.2.2 组网环境用户通过无线接入点 AP 1 和 AP n 接入网络,在 AP 1 和 AP n 上同时使能 MAC VLAN 和基于MAC 的 802.1X 方式认证,就能很简便的实现: 用户接入前需先通过认证,从而防止非法用户占用网络资源; 用户通过任意 AP 的任意端口接入网络,仍能属于原来的 VLAN。4 参考文献 MAC VLAN 典型配置举例Copyright 20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本文档中的信息可能变动,恕不另行通知。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网络与通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