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0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70316663 上传时间:2021-03-0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2020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安徽省蚌埠市2020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安徽省蚌埠市2020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安徽省蚌埠市2020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安徽省蚌埠市2020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2020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2020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蚌埠市2020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蓝藻与菠菜的根本区别是光合作用是否有叶绿体参与B. 细菌、颤藻、放线菌及某些成熟动、植物细胞没有细胞核C.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D. 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

2、和蛋白质等物质。2、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菠菜是真核生物,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B、细菌、颤藻、放线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某些成熟动、植物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正确;C、真核细胞如高等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C错误;D、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凡是有细

3、胞结构的生物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B;【点睛】比较区别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是关键。2.植物在受伤时会释放系统素(一种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与受体结合后能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阻止害虫取食及病原菌繁殖。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 系统素是一种内含20个肽键的信号分子B. 系统素遇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产生蓝色反应C. 系统素与受体结合,能促进蛋白酶抑制基因表达D. 系统素相当于植物体内的“抗体”,能抑制蛋白酶活性【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系统素是多肽类物质,属于蛋白质,其功能是系统素与受体结合,蛋白酶抑制基因表达

4、,害虫和病原体的蛋白酶活性降低,植物蛋白不能降解,进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该多肽中含有20个氨基酸,因此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201=19个,A错误;B、系统素是一种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中含有19个肽键,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系统素能促进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基因的表达,C正确;D、由题意可知,系统素属于植物细胞的信息分子,能对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D错误。故选C。【点睛】明确系统素是一种蛋白质再进行解题是关键。3.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增殖需要核糖体、中心体的参

5、与B. 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损伤、衰老的细胞器C. 叶绿体、液泡中的色素参与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D.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核糖体合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详解】A、玉米为高等植物,其根尖分生区细胞中不含中心体,A错误;B、溶酶体不能合成水解酶,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 C、液泡中的色素不参与光合作用过程,无法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C错误;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D正确;故选D。【点睛】识记比较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关键。4.动物细胞内低Na、高K的离子浓度对于神经冲动的产生、细胞渗透压平衡等生命活动

6、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浓度差的维持与细胞膜上蛋白质对Na、K的运输有关,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该运输过程的持续会导致大量ADP的积累B. 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乌苯苷会导致胞外K浓度减小C. 图中蛋白质既是运输N a和K的载体,又是一种ATP酶D. 图中蛋白质既能运输N a又能运输K说明其不具有特异性【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Na+-K+泵结构图解,Na+-K+泵为跨膜蛋白质,具有ATP结合位点,将2个K+泵入膜内,3个Na+泵出膜外,需要消耗ATP.【详解】A、ATP与ADP转化速度快,不会导致大量ADP的积累,A错误;B、K+和乌苯苷的结合位点相同,则在细胞培养

7、液中加入乌苯苷会影响K+的运输,导致细胞外K+浓度增大,B错误;C、图中蛋白质含Na+、K+、ATP结合位点,故既是运输Na+和K+载体,又是一种ATP酶,C正确;D、图中蛋白质既能运输Na+又能运输K+,但结合位点不同,具有特异性,D错误;故选C。【点睛】结合题图分析和物质运输过程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曲线)和有酶催化条件下(曲线)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将曲线改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B. 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C. 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8、D. 在相同条件下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ca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c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由此可以看出,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的影响,最适宜条件下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最好,酶活性最高。【详解】A、若将曲线改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A错误;B、ca段表示在无机催化剂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B错误;C、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

9、化剂催化该反应,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不如酶,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C正确;D、在相同条件下增加反应物A的量,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相同,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点睛】结合酶促反应的条件分析题图是关键。6.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测定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对稳定)。在一定光照条件下观察结果如下,合理的是A. 甲装置水滴不动,乙装置水滴左移B. 甲装置水滴右移,乙装置水滴右移C. 甲装置水滴右移,乙装置水滴不动D. 甲装置水滴左移,乙装置水滴右移【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10、植物和青蛙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恒定水平,因此装置中气体量的变化表示的是氧气的变化量。【详解】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甲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装置中水滴向右移;甲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水滴不动;甲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时装置中水滴向左移,而乙装置中,青蛙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的二氧化碳又因碳酸氢钠溶液的存在而没有变化,所以气体减少,装置中水滴应向左移。故选A。【点睛】分析题意可知甲装置的水滴可能不动、右移或左移,但乙装置一定左移。7.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有关生物实验中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

11、,错误的是A. 利用3H标记的亮氨酸在细胞器中出现的顺序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B. 利用14C标记的CO2发现在暗反应中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C. 在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分别用35S和32P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D. 在探究细胞膜结构特性流动性的实验中,用35S分别标记了人、鼠的细胞膜蛋白【答案】D【解析】【分析】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借助同位素原子以研究有机反应历程的方法。即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不变。科学家通过追踪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

12、的详细过程【详解】A、科学家在豚鼠的胰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A正确;B、卡尔文利用14C标记的CO2发现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B正确;C、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并以此侵染细菌,从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D、在探究细胞膜结构特性流动性的实验中,带有绿色荧光、能与人体细胞膜上HLA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和带有红色荧光、能与小鼠细胞膜上H-2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放入细胞培养液中,对人、鼠细胞进行标记,D错误;故选D。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细胞

13、分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B. 细胞衰老:细胞水分减少,细胞内各种酶活性降低,细胞核变大C. 细胞凋亡:特定基因表达,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D. 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的含量会增多【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

14、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 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 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详解】A、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A正

15、确;B、细胞衰老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有些酶的活性降低,B错误;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C正确;D、癌胚抗原是正常胚胎组织所产生的成分,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极微量。当细胞癌变时,此类抗原表达可明显增多。D正确;故选B。【点睛】理解细胞的生命历程其各历程的特征是关键。9.某生物(2N4,性别决定为XY型)的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其细胞中DNA数变化如图甲,图乙为该精原细胞某时期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甲IJ段的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的数目为1或2条B. 图甲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同C. 图乙中的可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D. 图乙细胞处于图甲中CD段,该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甲可知,AE段表示有丝分裂中核DNA的数量变化,CD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Y染色体有两条,其他时期的Y染色体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都是一条,FL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量变化,GH段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其中的Y染色体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都是一条。【详解】A、IJ段细胞处于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