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961548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邹城市杏花村小学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花吗?为什么喜欢花?你家里养花吗?一、质疑导入:1、德国人非常喜欢花,还非常爱养花,可是他们齐读课题(读出:这花是让谁看的?)2、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为什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呢?)二、检查生字词:1、检查生字词语。(课件出示: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2、指导重点词语:“脊梁”、“莞尔一笑”3、齐读生字词三、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先后几次踏上德国?(两次)德国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板书)齐读。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的哪

2、些句段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又是从哪些句段体现民族的奇特?可以圈点、标画、批注,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有了感受之后再和同桌交流交流,然后把你的感受说出来。(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一)学习“奇丽的景色”过渡: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景色的奇丽?”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1、指名读。2、自由读。看一看,这里的景色到底奇丽在哪里?拿出笔来,圈出关键2的字词。3、关键词“任何”4、关键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想像画面。读出景色美。出示:“花团锦

3、簇”“姹紫嫣红”图片。积累词语5、师:这奇丽的景色,让普通的街道变成了“花的海洋”,让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就让我们走进花的海洋,走进花的山阴道上,读吧!通过朗读,感受那份奇丽吧!6、想看看这样美的画面吗? (视频) 老师范读课文。7、配乐读。8、角色体验:假如你是一位疲惫的游客,看到街头美丽的鲜花,你有什么感受?假如你就是留学在此的学子,闻到这温馨的花味,你又会怎么样呢?假如你是德国的一位养花人,自己也走上了这如花的的街头,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书写。合作读,再现这奇丽的景色!(二)学习“奇特的民族”过渡:刚才我们感受到了景色的奇丽,你从哪体会到了这个民族的奇特?让我们接着交流。出示“家家

4、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1、指名读。(出示句子)2、自己再读一读这段话,你认为奇特在哪里?3、关键词:“家家户户” “脊梁”(实物演示)4、师生合作读5、关键词:“都”3同学们,你们再认真读一读这三句话,你看一看,这三句话中有一个字反复出现了三次,让个人习惯,成为了民族的行为,让我们倍感惊奇。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1、指名读2、什么叫“耐人寻味”? “颇”是什么意思?

5、3、什么境界颇耐人寻味?(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读出境界美!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5、回归课题,解决问题!(三)不变的“美丽”1、时光在变迁,景色却依然,四五十年后作者重游故地,此时的他曾经这样感叹:出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什么没有改变?美丽到底指什么?齐读。2、美丽震撼着每一个人,感叹之余,作者内心又涌起另一种情思。请读课文的最后一句。(出示,生读)出示:“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作者陶醉于鲜花之中,触景生情,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这是一个怎样的梦?梦中他在思念什么?推荐阅读:季羡林我的求学之路。板书: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么奇丽的景色!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多么奇特的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4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周玉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