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上传人:eh****e 文档编号:169570564 上传时间:2021-0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_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_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_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_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_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_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_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桥 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节课重点生字词。(重点)2.感悟人物形象特点,品悟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写法。(难点)3.理解课文标题桥的含义。(重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查字典、圈点勾画、研讨合作把握小说情节、感悟人物形象、理解标题含义、感悟生活哲理。情感与态度:学习老汉的沉着冷静、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感悟今天仍然需要这些高贵的精神品质,仍然需要像“老汉”一样的英雄。二、教学重点:1、 自主阅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交流。2、 根据兴趣,多角度欣赏文章的魅力之处。3、 自由鉴赏,获得人生感悟。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法:对话法、情境教学

2、法五、学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你与众多形形色色的桥产生过联系,看见过小木桥,踏过石板桥,走过钢筋混凝土桥,想象得出城市立交桥,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一种生命桥,相信我们有些同学听说过老羚羊为救年轻羚羊,牺牲自己,让年轻羚羊飞渡悬崖的桥;蚂蚁为了让自己的同伴在烈火和大水中留下来而抱作一团滚过火淌过水的桥,这些都是动人心魄的桥。今天,仍然有一座桥,演绎着动人的故事。好,一起走入今天的学习桥。(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2、叶圣陶老先生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下面我们就把这最要紧的事抓紧做起

3、来:摸一摸作者的思路,理一理小说的情节。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观察句式特点,用相同句式概括)开端:山洪暴发 发展:村民逃生 高潮:父子牺牲 结局:老妇祭奠小说的情节可谓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人之美我们知道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这篇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是老汉。文中的老汉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请你在文中找出描写老汉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分析作用。提示:(3分钟自己找自己想自己写 ,2分钟小组讨论补充完善)总结:这篇小说通过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将一个沉着冷静、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舍己救人的老汉形象跃然纸上。(四)、境之助1、这片小说在塑造老汉人物形象的同时,还描写了什

4、么?预设答案:暴雨、山洪、桥、人群(环境描写)-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文章开头-为下文山洪暴发、人物出场等埋好了伏笔做好了铺垫。文章中间-推动小说情节发展,渲染了紧张氛围,表现了人物形象。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还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因此,这篇小说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将老汉的光辉形象、英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这篇小说的题目为什么不是老汉而是桥呢?(五)、桥之思预设答案:标题桥的双重含义。浅层次:那座具象的、小小的、窄窄的桥深层次:老汉 在生死存亡的时刻,牺牲自己,为群众架起了一座通向希望的生命桥。师小结:因此,小说不仅为人物而人物,而是反映一定的社会意义,在今天,老汉这些高

5、贵的精神品质仍然是我们时代所呼唤的,同时,像“老汉”一样的英雄也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6) 、拓展延伸 说一说身边像“老汉”一样的人。(7) 、作业比较阅读桥和穷人这两篇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异曲同工之处。桥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但对自然火灾一山洪暴发, 认识还是简单,不够深刻,与作者产生共鸣较难。同时,学生对共产党员的认识不充分,因此,我采取课前查阅资料,课上演一演的方法,激发学生想象等教学手段来缩短与文本之间的距离。通过预习,学生能熟练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六年级上半学期的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和欣赏能力,通过自由朗读课文课文,能初步理清小

6、说的情节,并理解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同时也明白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起到侧描烘托人物形象的手法。桥 效果分析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教学过程自然流畅。从教学过程来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效果不错:1、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贴合生活实际,具有典型代表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本节课用小说的三要素串起了整节课,问题层层递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3、在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思考的基础上,教师予以适当点拨、指导及方法的提炼,画龙点睛,使学生快速掌握本节重要知识点。4、本节课中安排了一个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老汉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并分析作用。同时,其中

7、设置了角色朗读、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们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和把握,同时训练了学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深入挖掘了文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探究意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5、本节课的作业设置是开放式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6、达标检测的效果好,题量适中总之,本节课基本能按照既定思路及课堂预设完成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但在教学灵活度方面还有所欠缺。桥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六

8、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内容,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短篇小说,在简短而曲折的叙事中表现出作者深刻的洞察力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切思考。 桥是一篇精彩的小小说,全文不足九百字,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赞歌。黎明时,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人们都惊恐、慌乱地逃生,是他们的党支部书记,一-位老汉挺身而出,镇定指挥,为了争取时间,老支书把儿子揪出了逃生的队伍,他牺牲了自己和儿子,挽救了全村百姓,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有一个特殊的身份 共产党员!桥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在危急关头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普通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决和坚定,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之桥。其高

9、贵的精神品质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 全文以“洪水”的不断上涨为线索,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洪水的可怕;用简短凝练的句子和段落来突显情势危急;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塑造老支书无私无畏的形象。同时,在谋篇布局上还采用了制造矛盾、设置悬念、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将课文情感步步推向高潮! 桥评测练习 名字: 班级; 成绩: 一、基础知识积累:(2分) 桥的作者是 ,文体属于 。二、根据汉字写出拼音:(20分)淌 ( ) 揪 ( ) 狞笑( ) 沙哑 ( ) 放肆 ( ) 废话 ( ) 搀扶( ) 蹿( ) 呻吟( ) 塌 ( ) 乱哄哄( ) 祭奠( )清瘦( ) 拥

10、戴 ( ) 势不可当( ) 跌跌撞撞( )三、阅读并完成题目。(28分)(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3)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4)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5)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6)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7)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8)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9)人们

11、停住脚,望着老汉。(10)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11)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1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13)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14)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15)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16)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17)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18)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19)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20)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21)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22)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23)一片白茫茫的世界。(24)五天以后,洪水退了。(25)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26)她来祭奠两个人。 (27)她丈夫和她儿子。1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2赏析第8、10、15、20自然段中的句子(15分) 3赏析句子“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并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 4文中老汉的人物形象?(3分) 5分析标题桥的含义。(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