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事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6955214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事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事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事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事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事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事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事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3 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事迹【获奖名片】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颁奖词】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事迹】炕头课堂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 4 岁那年得了类风湿,浑身骨节锥心般疼痛,不分日夜地哭闹。病在儿身,疼在娘心。高淑珍带着儿子辗转北京、天津、 大连等地的多家医院,光医药费就花去了几万元钱,但最终儿子还是落下了残疾。到了该入学的年龄,每天一到放学的时候,王利国就坐在自家大门前,看到一个一个学生从门前经过,心想:“如果我能上学该有多好啊!” 他恳求妈妈 送自己去学校上学,“ 我想念书,

2、以后要当医生,专门治类风湿。” 由于行 动不便,王利国 无法和同龄人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看着儿子渴望又失落的眼神,高淑珍整夜整夜地失眠了,“ 儿子腿脚不行,不能再不 读书呀。 ”高淑珍安慰他说:“咱家离学校远,赶明儿妈妈在炕头给你办个学校。”2不久,细心的高淑珍发现,附近村庄里也有一些因肢残而不能入学的儿童,他们对读书同样充满了渴望。高淑珍说:“教一个孩子是教,教两个孩子也是教。让他们学到知识,以后还能混口饭吃。”高淑珍至今忘不了当初“招生” 时的情景。 为了摸清邻近乡村辍学肢残儿童的情况,她骑着自行车逐村打听。担心得到的消息不准确,冒然上门招人厌烦,她就在打听好的地址前守着,直到看到那家真的

3、有肢残孩子进出了,才上前敲门。记不清有多少回被当成上门推销的小贩而吃闭门羹,又有多少回被不理解自己一片苦心的村里人嘲笑为“有毛病” 。高淑珍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孩子们肢残心不残, 让他们学点知识,长大了有个一技之长,也不至于成为社会的负担。”1998 年 4 月,她的“炕头课堂” 开讲了,老 师是被她“拉下水”的女儿王国光。5 个孩子、4 张课桌、2 块小黑板、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终于在自家小院里如愿以偿地听到了琅琅读书声。一诺千金每个残儿的家庭都是不幸的,都已为孩子治病倾其所有。同病相怜的高淑珍深知这一点,所以她从未向这些孩子收过一分钱。14 年间先后收教了近百名残疾孩子,高淑珍的承诺始

4、终如一。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们,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粗茶淡饭,但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附近其他乡镇的家长们听说洼里村有个大好人,也纷纷把孩子送了过来。眼看着自行车接送不过来了,高淑珍咬了咬牙,东拼西凑买了辆旧面包车。每次接送孩子,她和女儿都轮流跟着,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路上3她怕颠坏了,就一直抱在怀里。后来,为了让孩子们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们都住到家里,免费吃住、免费读书。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是高淑珍始料未及的。她的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经济条件有限,本就债务累累的她,突然又多了这么多张“嘴” ,怎么办?看着因她稍一迟疑就跪下的残儿家长和身边既胆怯又渴望的孩子,那个“

5、 不” 字,高淑珍始终说不出口。有时迫不得已拒绝了实在不适合留下的孩子,她也会难受得好几宿睡不着觉。几十个孩子的生活重担,压在了高淑珍一家人的身上。高淑珍家承包了 20 多亩水田,稻谷就是孩子们的口粮。但是欠收的时候,让每个孩子吃饱并不轻松。但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丈夫王跃元农闲时外出打工挣的钱,都被她花在了这些孩子身上。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辆破旧的吱呀作响的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 100 多里地。有的时候下大雪没有集,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常常是刚一张嘴,就被轰了出来。高淑珍心里承受不住,忍不住蹲在人家门口哭,“ 哭完

6、了寻思寻思,把泪擦干净了,还得卖去。家里还有一帮孩子呢,我就这么放弃,不中啊。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不少家长拉来了粮食、蔬菜,有的还提出要给点钱,可都被高淑珍一一拒绝了,“ 我自己有残疾孩子,知道残疾孩子的痛苦和家里生活的困难,几乎家家都有饥荒。我收一点饭费、生活费,家里4有困难的可能就来不了,孩子一生的学习没准就耽误了。所以我不收费,只要有这口气,我就拉扯着这帮孩子!”视同己出“看到每个残疾孩子,我就感觉和自己儿子一样,都是我心头的肉。” 高淑珍 对这些孩子, 视同己出。从这群患有脑瘫、小儿麻痹症、类风湿等病症的孩子们住到她家那天起,她

7、没在饭桌上正经吃过一次饭,睡觉没脱过一次衣服。清晨 4 点多钟,孩子们还在熟睡,高淑珍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她盛饭、倒水,孩子们的饭不够了,她又急急忙忙地重做;等孩子们都吃完了,剩下了她就随便扒拉一口,没剩饭她就干脆不吃了。每晚睡前,她轮流给孩子们按摩;给孩子们逐个接尿;哄着最小的孩子睡去;每两小时起来一次叫孩子们小解冬天她怕孩子们冷,就一直烧着炉火,直到深夜。等屋子足够暖起来,把炉灰掏得干干净净了,她还要打着手电再逐屋检查一遍。孩子病了,她整夜不睡觉守在旁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疼爱着,想尽办法给孩子做好吃的。实在没钱了,就在附近小卖部赊两瓶罐头。而自己儿子病了,她只是交给女

8、儿照看。说起这件事来,高淑珍“ 振振有辞 ”:“自己的孩子无所谓,可别人的孩子交给我,就决不能出一点差错。”倴城镇 尹桥村的 尹晓兰 2 年前把 16 岁的儿子陈冀东送到了高淑珍家,“ 刚开始的 时 候我不放心,隔三岔五来看看,看了几回我就不来了。高大姐对我儿子比对自己儿子还精心,比我这个亲妈还亲,我还看啥?” 不用整天照 顾儿子, 尹晓兰终于可以腾出时间5做点活计,补贴家用,而最让她高兴的是,儿子变了,“以前儿子性格孤僻,我们和他说话他都不爱搭理。自从到这儿以后,他人胖了、开朗了,还学会了用左手写字。”她想送来点粮食,但是高淑珍说啥也不要。“高大姐是个大好人,她不容易啊!” 尹晓兰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15 岁的刘双已经和高淑珍生活了整整 8 年。她刚来的时候正发着高烧,瘦得只剩下皮包骨。由于患有类风湿,小刘双浑身关节疼痛,是高淑珍每天抱着她吃饭、睡觉。“ 高妈妈虽然没生我,却给了我许多母亲都没能给我的爱。”刘双 说,“ 我和这里所有的人都是发自肺腑地叫高阿姨一声高妈妈。”高淑珍家一间用作教室的屋子里,墙壁上贴着孩子们写的作文,字字真切“是 这 儿改 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来报答亲爱的老师和高妈妈。”“到放假了,我都舍不得离开,这儿就是我的家。”这句“高妈妈 ”、这句 “家”,是高淑珍最珍 视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