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含答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9284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必修 1考点 1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规律及其应用两年高考真题演练1(2015广东理综,14)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 v 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 v 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船朝南偏东 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船朝北偏东 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2015山东理综,14)距地面高 5 、 B 两点相距 2 m,在 B 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 h,如图。小车始终以 4 m/s 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 A 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 B 点时

2、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g10 m/s 2。可求得 h 等于()Am Bm Cm D2015江苏单科,5)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 8 m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 5 s 和 2 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 1 处以加速度 2 m/ 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 2 B关卡 3C关卡 4 D关卡 54(2014上海单科,8)在离地高 h 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 v,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A. B. C. hv 20

3、14海南单科,13)短跑运动员完成 100 m 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 s 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第 2 s 内通过的距离为 7.5 m,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6(2014新课标全国卷,24)2012 年 10 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 39 高空后跳下,经过 4 分 20 秒到达距地面约 1.5 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g10 m/1)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 1.5 度处所需的

4、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 f 中 v 为速率, k 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 象如图所示。若该运动员和所带装备的总质量 m100 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 1 位有效数字)考点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一年模拟试题精练1(2015山东德州高三质检)一小球从 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到达 v,到达 C 点时速度为 2v,则 于()A13 B25 C35 D452(2015河南洛阳高三质检)一辆

5、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 1 s 内和第 2 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 9 m 和 7 m。则刹车后 6 s 内的位移是()A20 m B24 m C25 m D75 2015长沙高三期中)(多选)如图所示,物体自 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B、 C、 D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 m, m,且物体通过 用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B可以求得 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C可以求得 间的距离为 以求得 间的距离为 1.5 2015山东烟台市高三阶段性考试)(多选)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 t0 时同时

6、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位移 x(m)随时间 t(s)变化规律为:汽车为x10 t t2(m),自行车为 x6 t(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4A汽车做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做什么运动C开始经过路标后较短时间内自行车在前,汽车在后D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 96 2015郑州高三质检)(多选)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它的下落高度足够高,取 g10 m/s 2,关于这个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第 3 s 内的下落高度为 25 球在前 3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30 m/球在第 1 s 内、第 2 s 内、第 3 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7、 135D小球在前 1 s 内、前 2 s 内、前 3 s 内的位移之比是 1356(2015江西二模)有一个小圆环瓷片最高能从 hm 高处静止释放后直接撞击地面而不被摔坏。现让该小圆环瓷片恰好套在一圆柱体上端且可沿圆柱体下滑,瓷片与圆柱体之间的摩擦力是瓷片重力的 ,如图所示。若将该装置从距地面 H4.5 m 高处从静止开始下落,瓷片落地恰好没摔坏。已知圆柱体与瓷片所受的空气阻力都为自身重力的 ,圆柱体碰地后速度立即变为零且保持竖直方向。(g10 m/s 2)(1)瓷片直接撞击地面而不被摔坏时,瓷片着地时的最大速度为多少?(2)瓷片随圆柱体从静止到落地,下落总时间为多少?7(2015广东深圳高

8、三模拟)某教练员选拔短跑运动员,要对运动员进行测试。对某运动员测试,在启跑后 2 s 内通过的距离为 10 m(视为匀加速过程)。该运动员的最大速度为 10 m/s,持续时间不超过 10 s。之后,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1 m/把短跑运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动员完成比赛跑的过程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及匀减速直线运动阶段。(1)求该运动员启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2)求该运动员 100 m 赛的最好成绩。参考答案考点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两年高考真题演练1D以帆板为参照物,分析帆船的速度,如图所示,有 1, 45,所以以帆板为参照物,帆船朝北偏东 45方向

9、航行,速度大小为 v 帆船 v,故D 正确。2A小车上的小球自 A 点自由落地的时间 ,小车从 A 到 B 的时间 ;2Hg 点时细线轧断,小球下落的时间 ;根据题意可得时间关系为2 解得 hm,选项 A 正确。 2Hg 由题意知,该同学先加速后匀速,速度增大到 2 m/s 用时 1 s,在加1 m, s, m,已过关卡 2, s 时间12 21内 m,关卡打开, 5 s, 0 m,此时关卡关闭,距离关卡 4 还有 1 m,到达关卡 4 还需 .5 s,小于 2 s,所以最先挡住他前进的是关卡 4,故 C 正确。4A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对向上和向下抛出的两个小球,分别有 h h t 以上三式得

10、两球落地的时间差 t ,故 A 正确。2112 2 2析根据题意,在第 1 s 和第 2 s 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 a,在第 1 s 和第 2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 运动学规律得12 20a(212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式中 s,联立两式并代入已知条件,得a5 m/s 2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速运动的时间为 速运动的速度为 v;跑完全程的时间为 t,全程的距离为 s。依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t t2v s 2 21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 s,则 s 12 21联立式,并代入数据得 s10 m/s 210 析(1)设该运动员从开始自

11、由下落至 1.5 度处的时间为 t,下落距离为s,在 1.5 度处的速度大小为 v。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 gts 2根据题意有s0 4 m0 3 m0 4 m联立式得t87 sv0 2 m/s(2)该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 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象可读出60 m/s由式得kkg/m答案(1)87 s0 2 m/s(2)kg/C设物体通过 用的时间均为 t,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 x 体的加速度 a 的大小为 a ,因为不知道时间,所以 2 A 错误;根据 m,可知 14 m,故 B 正确;因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物体经过 B

12、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再由 v 2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m,所以2t 2B 254t2 A 间的距离 )mm,故 C 正确,D 错误。4根据两者位移 x 随时间 t 变化规律表达式可知,汽车做初速度为 0 m/s,加速度大小为 a0.5 m/行车做速度为 v6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 A 正确,选项 B 错误;由于 v0v,所以开始经过路标后较短时间内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故选项 C 错误;设汽车速度减小至零所需时间为 v 得:0 s,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设经过的时间为 t,则有:10 t t,解得: t16 14s合情境,此时两者的位移为 x96 m,故选项 D 正确。5小球在第 3 s 内的下落高度等于前 3 s 下落的高度减去前 2 s 下落的高度,即: h 25 m,A 正确;3 s 末的速度 0 m/s,前 3 s 的平均速度12 23 12 2v 15 m/s,B 错误;由 v 算可知,小球在第 1 s 内、第 2 s 内、第 3 s 内的平35,C 正确,由 h s 内、前 2 s 内、前 3 s 内的位移之比12是 149,D 错误。6解析(1)瓷片从 hm 处下落,加速度为 瓷片质量为 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1 得 m/地时速度为 v 2 0m/s1.8 m/s。29)瓷片随圆柱体一起加速下落,加速度为 有 m/柱体落地时瓷片速度为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