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舒城中学2016年高一政治暑假作业 第二十九天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8293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六安舒城中学2016年高一政治暑假作业 第二十九天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徽六安舒城中学2016年高一政治暑假作业 第二十九天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徽六安舒城中学2016年高一政治暑假作业 第二十九天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六安舒城中学2016年高一政治暑假作业 第二十九天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六安舒城中学2016年高一政治暑假作业 第二十九天 Word版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第二十九天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第二框题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一、单项选择题1. 当代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中基础的因素是( ) 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 )下列对当前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理解,错误的是( )际竞争会越来越趋向缓和4. 无论社会制度如何,各国都把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以便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深刻说明( )定的国际新秩序当前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据此完成 56 题。5. 我国“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与开展探月等一

2、系列航天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 )综合国力的竞争要抓住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创新产业化这个核心。从政治上看,是因为最新海量高中、 ) 下边漫画放飞和平说明 ( )A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我国走和平发展之路,和平利用太空D综合国力越强,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8.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这里的“世界多极化”是指 ( )本、中国、欧盟、选择题9. 在人类步入 21 世纪之际,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及应用的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就开始搞科技发展

3、计划的欧美发达国家,由于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其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美国近年来保持了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主要得益于其科技创新能力。日本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就改“贸易立国” 为“科技立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浪潮,日本政府进而又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 ”的口号。韩国也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我国也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1)材料反映了什么?(2)面对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我国应如何应战?请谈谈你的看法。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0当今世界已是一个多极世界,经济领域的多极化速度比其他领域发展更快,欧盟扩大后的经济规模已超过美国。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一

4、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俄罗斯地域广阔,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非常丰富,而且拥有世界第二大核武器库。日本无论在经济、科技还是军事上,都称得上是世界大国。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内容谈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及意义。第二十九天1 5 B A D C A 68 B C 1)材料反映了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发展经济和科技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很多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2)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我国的经济力和科技力,从而提高我

5、国的综合国力。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而且把经济建设不断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落实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和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10.(1)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彻底打破。同时,由于国际矛盾复杂多变,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世界出现了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2)世界多极化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此,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遏制美国搞单极世界,由它来“领导”国际社会的图谋。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