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 专题15《中国地理(测)》练习(含解析)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8881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 专题15《中国地理(测)》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 专题15《中国地理(测)》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 专题15《中国地理(测)》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 专题15《中国地理(测)》练习(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 专题15《中国地理(测)》练习(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 专题15《中国地理(测)》练习(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 专题15《中国地理(测)》练习(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总分 100 分 时间 50 分钟)班级 _ 学号 _ 得分_1.(湖南省师大附中、长沙一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 2016 届高三四校联考) (14 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乌伦古湖是新疆仅次于博斯腾湖的第二大渔业基地。为了保护乌伦古湖,当地政府采取了夏季休渔,按时向湖内投放鱼苗,湖周围禁止设立工厂,禁止向湖内排放污水等多种措施。下面为乌伦古湖位置示意图。材料二 乌伦古湖由于湖面下降,湖滨的沼泽面积逐渐减少,19 72 年后沙堤、沙滩面积日渐增加。(1)分析乌伦古湖冬季捕鱼的原因。 (4 分)(2)为缓解乌伦古湖进一步萎缩,当地人们挖穿了乌

2、伦古湖与额尔齐斯河的分水岭,引额尔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齐斯河河水补给乌伦古湖。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4 分)(3)轮牧是该地区的特色,推测该地牧民在甲、乙、丙三地轮牧的季节及原因。 (6 分)【答案】(1)冬季气温低,便于储藏;(2 分)经过夏季的休渔和投放鱼苗,渔业资源丰富。 (2 分)(2)赞同。理由:额尔齐斯河支流多,水量大,引水对额尔齐斯河流量影响不大;乌伦古湖地区生产生活需水量大,引水可缓解当地用水紧张状况,缓解乌伦古湖萎缩,保护生态环境。 (4 分)或不赞同。理由:引水会减少额尔齐斯河的水量,可能会破坏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污染

3、物带入乌伦古湖,加剧水污染;控制该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的规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4 分,答对两点即可)(3)夏季在丙地, (1 分)夏季草场资源车富,丙地海拔高(位于山上) ,气候凉爽,适合放牧,并且能保护甲、乙两处的草场。 (1 分)冬季在甲地, (1 分)甲地海拔低(位于低地) ,冬季气温较高,夏季保留的草场适合牲畜过冬。 (1 分)春秋季在乙地, (1 分)乙地海拔和位置位于甲、丙两地之间(位于山麓) ,适合春秋放牧,充分利用了草场资源。 (1 分)【考点定位】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 (河北省正定中学 2016 届高三期末考试)(22 分)读某区域图,回答

4、问题。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图示铁路沿线地区被誉为“新能源走廊” 。说出其中一种可开发的新能源,并阐述其成因。 (6 分)(2)简析图示地区成为古丝绸之路和兰新铁路重要通道的共同区位条件。(8 分)(3)近年来,Q 河流域通过综合治理使下游生态环境重现生机,你认为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8 分)【答案】(1)风能(2 分):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半年多大风(2 分);受地形影响,位于冬季风通道,风力大(2 分);昼夜温差大,气压变化剧烈(2 分)。太阳能(2 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少,晴天多(2 分),日照时间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2 分)(2)连接东西,地

5、理位置优越(2 分);地处山麓冲积扇,地势平坦(2 分);水源较充足,土壤较肥沃,沿线多绿洲(2 分);是甘肃省人口、城镇的密集地区(2 分)。(3)上游山区保育植被,涵养水源;中游建分水工程,直接为下游补充用水;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推广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耐旱品种。【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因素,考查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特征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知识拓展】影响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1、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已经超出自然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维持香港

6、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2、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3.(山东省实验中学 2016 届高三第四次诊断考试) (24 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下图为拉萨位置图及 7 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6 分)(2)推测拉萨的气温日较差特征,并简述原因。 (9 分)(3)说明拉萨作为避暑旅游城市的自然条件

7、。 (9 分)【答案】(1)以高原为主,在高原中部、南部分布着宽阔河谷,西北部有高山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答出两点即可得 6 分)(2)气温日较差大(3 分) 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3 分) ;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或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气温较低(3 分) ,气温日较差较大。 (河谷地形白天热量不易散发,夜晚有沿坡下沉的冷空气(山风) ,增大了气温日较差。 )(3)有利条件:海拔高,夏季凉爽;濒临拉萨河,夏季降水多,湿度适中;空气清新;夏季多夜雨,白天多晴天,阳光充足,适合旅游。 (任答三点即可,每

8、点 3 分共 9 分)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考点定位】中国区域地理【名师点睛】通过等高线和气候统计数据图表,分析拉萨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温差特征,对于旅游自然条件的分析,重在学生自己的评价,但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特征,如气候、地形等。4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2016 届高三第五次摸底考试) (24 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我国流传深远、脍炙人口的 “东北八大怪”传统民谣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精准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材料二:下图为近 30 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

9、金锄头文库(1)分别说明上图所示地区近 30 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 (6 分)(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 ,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分别分析它们对图中玉米带具有的“保障作用” 。 (8 分)(3)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民俗现象目前已经消逝。以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为例,简析其过去形成和现在少见的原因。 (10 分)【答案】(1) (6 分)变化:玉米产区向西、向北扩展(2 分) ;西部放牧生产面积缩小(或草地面积缩小) (2 分) ;副食品生产基地在各类城市周围大量涌现(2 分) 。(2) (8 分)

10、长白山区:地势高,降水丰富,形成庞大水系,为玉米种植区提供灌溉水源(2 分) ;山区森林茂密,补给土壤有机质;调节径流,减轻水旱灾害,从而保障玉米带的稳定生产(2 分) 。草原和湿地:使周围林草生长良好(或植被覆盖率高) ,能降低风速,固结土壤,抑制风沙危害农田(或保护农田) 。蓄洪防旱,涵养水源(2 分)(3) (10 分)东北冬季严寒而漫长(1 分) ,蔬菜不能越冬生长,蔬菜不宜储存,过去须大量腌制蔬菜以备冬荒(1 分) ;近年大量腌制蔬菜的现象已很少见的原因:温室栽培技术(2 分) 、保鲜和冷藏冷冻技术的普及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2 分) ,时鲜蔬菜可随时大量供应;人民收入的提高,购买

11、力增强(经济的发展) (2 分) ;人们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的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2 分)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考点定位】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的变化,区域种植业发展的条件,区域一些民俗消失的原因。5.(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 2016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24 分)位于南北天山之间的伊犁河谷地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 、 “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衫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

12、材料二 雪松美丽皎洁,晶莹高雅。在寒流滚滚的冬季,使横竖成林、山坡独树的场、柳、榆、桦的枯枝成为琼枝玉叶,让棵棵青松翠柏成为银菊盛开,把簇簇小草装扮得婀娜多姿,玲珑剔透新疆伊犁河谷的冬韵,迷人不已,特别是那有着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的冰花的雾凇,最是醉人。材料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该地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6 分)(2)在伊犁河谷地区,有一部分山地长有“阴阳脸” ,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说出“阴脸”的坡向,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

13、原因。(4 分)(3)根据材料二,试分析伊犁河谷雾凇的成因。(8 分)(4) 2010 年 5 月,中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将西北边陲小城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6 分)【答案】(1)西部敞开的半封闭地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山地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北部)的干冷气流;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止来自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风沙入侵和夏季热浪侵袭。(每点 2 分,答 3 点即可得 6 分)(2)北坡。 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只适合草甸生长,从而形成这里山脉的“阴阳脸”现象。(4 分)(3)伊犁河谷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温度低;但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冬季不易结冰;在河谷容易形成雾且河谷地形相对封闭雾不易扩散;大量雾气遇冷后便以霜的形式凝结在周围粗细不同的树枝上,形成大面积的雾淞奇观。(每点 2 分,答 4 点即可得 8 分)(4)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每点 2 分,答 3 点即可得 6 分)。【解析】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试题分析:【考点定位】考查新疆的地理环境及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