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首太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Word版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8828151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阜阳市首太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阜阳市首太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阜阳市首太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阜阳市首太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阜阳市首太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阜阳市首太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阜阳市首太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Word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阜阳市首太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首太工业走廊建成全市重要的经济板块,打造阜阳崛起的强力引擎,根据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特编制首太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一、建设首太工业走廊的必要性首太工业走廊是指以界首市和太和县为两端,以首太路(308省道)为轴线,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走廊。它把界首向东发展和太和向西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区域经济和区域产业对接。其战略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实现工业突破的需要“十一五”时期是加快阜阳经济发展,实现阜阳快速崛起的黄金机遇期。“十一五”期间,我市要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主要经济指标与全省平均

2、水平的差距不再拉大,力争缩小,确保五年翻一番。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举全市之力实施工业突破,首太工业走廊是全市工业经济的重点区域,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首太工业走廊对实现全市工业突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进一步提升界首、太和经济竞争力的需要从“十五”末全市8个县市区实现的工业经济总量来看,界首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亿元,位居第三位,比上年增长37.7%,太和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3亿元,位居第二,比上年增长48.3%。虽然界首、太和的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市排名靠前,但平均发展速度仍落后于颍上。因此,推动界首、太和工业经济发展,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区域经济竞争

3、力,是规划和建设首太工业走廊的基本出发点。(三)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目前,首太区域内的工业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短、部分产业结构雷同、产业竞争力弱的现象。建设首太工业走廊、规划形成几个特色鲜明的工业板块,集聚同类或相近产业,可以强化首太区域的专业化协作,加强企业在生产、销售、技术、资本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达到公共资源共享;在科学规划指导下,降低产业结构优化的难度,延伸产业链,加快改变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有效避免区域内的恶性竞争,为实现企业跨区域联合,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创造条件。(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工业的园区化发展是当今工

4、业发展的趋势。在国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情况下,零星征地布点将受到很大制约,用地紧张的问题将日渐显现。建设首太工业走廊,即可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可以为区域内工业发展预留土地,腾出发展空间,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促进区域内公共资源的充分利用,形成产业对接、功能互补、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的工业发展区域,以带动区域内支柱产业的持续发展。二、界首太和区域经济发展概况首太工业走廊是全市境内产业优势明显、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区位条件较为优越、经济社会发展颇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区域。(一)区域内经济综合实力较强2007年,走廊实现生产总值117.1亿元,占全市的25.3%,财政收入5.7亿

5、元,占全市的14.1%,规模以上工业90户(其中亿元企业6家);占全市的30%,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88.6亿元,占全市的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4 亿元,占全市的28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医药、再生金属冶炼、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筛网及人发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表一界首、太和2007年主要经济指标指标县别GDP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销售收入增加值利税界首452.83439.211.21.56太和72.12.95649.415.22.1合计117.15.79088.626.43.66阜阳市462.440.2301278.595.0440.7界首、太和

6、占全市比重(%)25.314.13032288.9(二)各类园区蓬勃发展界首市规划建设了“一园四区”,太和县域内现已初步形成“二园一区”工业发展格局。界首市工业园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六个产业园,即纺织服装产业园、医药产业园、食品产业园、机械加工产业园、农副产品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2005年5月开工建设以来,征收土地1280亩,投入各类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完成了6.2公里道路建设,建成的2.5平方公里达到了企业入驻的“五通一平”条件,入园企业39家。田营再生铅循环经济工业区。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已建成3平方公里。已形成年消耗废旧电瓶33万吨和加工再生铅20万吨的生产能力,

7、是全国最大的废旧电瓶回收和加工集散地,入园企业41家,建成面积3平方公里。界首再生塑料循环经济工业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分为再生塑料回收清洗区、粉碎造粒区、塑料成品区、市场交易区。初步规划建设“一带四区”,一带是沿204省道由西城至光武的20公里产业带,四区是吕寨、光武、申湖、鸭王四个深加工区。37家企业入驻园区;建成园区面积0.6平方公里,园区从事再生塑料收购、加工经营户达2000户,已形成年收购量37万吨、加工量23万吨的生产能力。西城再生铝铜循环经济工业区。园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已建成1.5平方公里,目前协议入园企业82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0多家,主要产品有铝锭、铝线、铜线等。鸭王

8、循环经济工业区。位于大黄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已建成0.3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园区投资1.2亿元,入园企业31家,已形成年加工量2万吨绳网的生产能力。太和城关镇工业园(民营园)。城关镇工业园区占地1800亩,目前,已有64个项目落户镇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筛网、人发、彩印、食品为主导产业的集聚地。同时,保健品产业和医药工业又成为工业园区发展的新亮点,发展势头强劲。太和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示范园。园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开发面积0.31平方公里,建成面积为0.12平方公里。园区已通过省环保局环评并批准建设,现入驻企业8家。太和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截止2006年底,建成区面积4

9、.2平方公里,入区企业84个,已完成投资总额12.6亿元,投资项目函盖医药、化工、食品、机械制造、工业筛网滤布、纺织、林业产业化、建筑、科学教育以及第三产业等领域。三、建设首太工业走廊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一)有利条件首太区域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工业发展相对较快,建设工业走廊具备一定的优势和基础。1、交通优势首太区域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交通条件优越。南洛(界阜蚌)高速横贯东西,东连江浙沪等发达地区,西接豫晋陕等中西部地区,8小时内可到达上海、南京、郑州、武汉、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是东部与中部地区的结合部,具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地理优势。境内有京九铁路、漯阜铁路,距京九线上最大编组站阜

10、阳北站半小时车程。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可通江达海。走廊距阜阳4C级民航机场1小时车程。在界首至太和之间,同时有界阜蚌高速、漯阜铁路、308省道和沙颍河并行穿过,为工业走廊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2、市场优势首太区域内太和县有全国最大的医药配送中心,初步建立了管理科学,运营规范,闻名全国的药品流通配送体系,拥有全国最大的10多万平方米的药品标准仓储基地,形成了名符其实的“买全国、卖全国”的经营格局,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药品集散地,2007年营业额102亿元。界首市有全国最大的废旧电瓶、废旧塑料回收市场,已形成年回收利用废旧电瓶33万吨、废旧塑料37万吨的能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收

11、购网络,辐射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内还有中药材市场、筛网市场、毛发市场等。同时,界首、太和位于以阜阳为中心的3万平方公里的围空区,区内人口3500多万人,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3、资源优势首太区域地处淮北平原,气候适宜,水利条件较好,适宜农作物、中药材的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区内农副产品丰富,特色突出,是全国著名的薄荷之乡、香椿故里,区内有桔梗、板兰根等中药材基地。有利于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医药工业。同时,区内人口232万,有富余劳动力约60万,可以为大力发展纺织、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4、产业基础优势近年来,首太工业发展迅猛。界首市已形成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

12、纺织服装和有色金属冶炼六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高速增长。太和县医药加工业已初具规模,优势比较明显,毛发加工、筛网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及造船业均发展较快,势头良好。太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连续两年增幅32%以上。首太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规模占全市的31%,如扣除市直部分,在8个县市区中的比重已占50%,已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5、园区优势首太区域工业园、工业区较多,目前已初具规模的有9个,界首有“一园四区”,太和有“二园一区”,总规划面积已达26.126平方公里,其中界首工业园和太和经济开发区均为省级工业园区,近年来投入力度加大,累计投入资金5亿多元,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

13、善,已开发面积达到12.46平方公里,目前已有127家企业入驻园区,集聚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二)制约因素在首太区域建设工业走廊虽然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1、区域边缘化的制约。首太区域地处安徽省西北部,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辐射的边缘地带,受辐射的条件和强度远低于安徽东部和沿江地区,其对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引力不强,这种区位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愿。2、资本投入的约束。综合来看,首太区域的经济基础仍然很薄弱,自身资本积累有限,工业走廊的项目建设主要还是要靠区外资本,而目前招商引资竞争激烈,难度加大,资本投入的不确定性较大。3、节能减排压力的制

14、约。“十一五”期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是经济发展中的主线,国家将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的力度,而首太区域内废旧电瓶、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医药生产等重点骨干产业的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非常严格,治理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四、指导思想及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东向发展、项目带动、大开放战略,牢固树立工业突破意识,以壮大规模、优化结构为目标,以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为重点,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15、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首太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经济发达、资源节约、生态优越、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区。(二)基本原则1、在发展理念上,坚持在科学发展中崛起。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是须臾不容放松的第一要务。培育创业精神,激活创业主体,优化创业环境,尽快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是首太工业走廊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加快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在发展动力上,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增强走廊地区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大力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机制体制性障碍,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协作,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 3、在增长方式上,坚持加快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从过去依赖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转移到主要依靠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用低成本、低消耗、高产出、可持续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取代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重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流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