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区域的发展模式与经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878186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区域的发展模式与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重点区域的发展模式与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重点区域的发展模式与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重点区域的发展模式与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重点区域的发展模式与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区域的发展模式与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区域的发展模式与经验(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3 章 重点区域发展的模式与经验83.1 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与规律83.1.1 增长阶段理论有关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的理论,较有代表性的有胡佛费舍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我国学者陈栋生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但是学者们在研究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引用最多的是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在其 1960 年的出版的经济增长阶段一书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作为起飞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大众消费阶段。后来,在 1970 年出版的政治和成长阶段中他又提出了一个“追求生活质量”的第六阶段。这六个阶段的划分,是以“动态生产理论为基础的” 。动

2、态生产理论使得罗斯托有可能辨识某些“主导部门” ,这些主导部门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增长阶段的更替表现为主导部门序列的变化。第一阶段是传统社会阶段。是经济成长的最初阶段,主要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在这个阶段中,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赖以生存的产业以农业为主,社会生产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着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第二阶段是起飞创造条件阶段。这一阶段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度的一个阶段,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条件正在逐步形成。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农业技术有所改进,家庭手工业和商业有所发展,金融机构开始出现,与此同时,雇佣关系开始出现,企业家阶层逐步形成,投资和就业机会也开始增加。经济活动开始突破

3、地域限制,产业活动出现了更高层次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为经济起飞创造和积累了条件。第三阶段是起飞阶段。这是经济成长最为关键阶段,是经济成长过程中具有分水岭意义的阶段。经济由缓慢增长进入高速、持续的增长,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流动,资本在部门间加速转移,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罗斯托认为这个质变的阶段发生需要三个条件:1. 经济中的净投资上升,达到国民收入的 10%左右;2. 产生了重要的新的工业部门,这些主导部门对整个经济产生扩散效应;3. 社会制度的变革,即有保证经济起飞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第四阶段是向成熟推进阶段。这一阶段

4、是起飞阶段后的一个新阶段,在这阶段经济增长的速度将会放缓,但仍是一个持续进步的时期。这时的主要特征是:后起的机械、化工等 “重化学工业” ,取代了原有主导产业(纺织业)而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农业人口持续减少,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加大。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劳动力日益高学历化、熟练化和专业化,同时人口也继续向城市聚集。第五个阶段是高额消费阶段。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经济中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利用来生产耐用消费品和提供劳务。人们不满足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开始追求更高水平的消费。汽车、各种家用电器等都获得了广泛的消费,社会福利和保

5、障事业得到深入发展。由于人们对耐用消费品和劳务服务的爆炸型需求,导致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阶段,主导部门已经转移到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和服务业。社会生产能力逐渐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需要政府通过财政和金融的手段诱导需求增长,进行必要的社会调节,于是出现了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并存的经济模式。第六阶段是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开始追求文化娱乐上面的享受,人们不再满足于对高档耐用品的追求。因此,主导部门已经从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转移到以服务业为代表的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部门,如教育卫生部门、住宅建设部门、文化娱乐部门和旅游部门等。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逐步超过耐用消费品

6、生产部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这六个阶段中,与当前发展中国家联系最最为密切的是是前三个阶段。其中起飞阶段是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核心,是社会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变。在这一阶段,生产性经济活动规模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从而触发“起飞” 。通过第三阶段也可以看出,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强调了物资资本积累和主导部门的确立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83.1.2 经济长波理论前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D.Kondratieff)在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中,研究了美国、英国、法国等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资料,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存在一种为期 50-60 年,平

7、均长度为 54 年左右的长期波动。这就是长周期,又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德拉季耶夫通过对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 18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的100 年间的批发价格、利率、工资、对外贸易等 36 个统计指标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从 18 世纪末期以后经历了三个长周期。一是 1789-1849年的长周期,其中上升时期为 25 年,下降时期为 35 年,共计 60 年;二是1849-1896 年的长周期,其中上升时期为 24 年,下降时期为 23 年,共计 47 年;三是开始于 1896 年的长周期,其中上升时期为 24 年,1920 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在解释长周期的产生过程方面这

8、里,康德拉季耶夫为,经济长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不是生产技术的变革、战争和革命、新市场的开发、金矿的发现等原因,而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固有的因素,特别是与资本积累密切相关。按照他的解释,在上升阶段,投资推动作用的减弱最终造成经济增长的停滞;在下降阶段,资本品的必要更替所造成的刺激作用则导致了长期萧条的回升。因而,基本资本品投资的重复作用造成了一种波,其长度依赖于资本品生命的长度。他还指出,发明和可用于信贷的资金在经济下降期间进行积累,当经济回升时就提供给企业使用,在长波上升阶段加速经济增长 1。康德拉季耶夫之后,熊彼特对长波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在 1939 年出版的经济周期

9、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以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周期理论。他假定,在“创新”到来之前,经济处于静态均衡状态,企业收支相等,没有利润,也没有利息。在经济发展中,当创新出现时,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创新者带来了利润,引起其他企业的仿效,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使银行信用扩大,对资本品和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引起经济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盈利机会消失,银行信用紧缩,对资本品和生产资料需求减少,经济进入全面萎缩,直到下一次创新出现,经济才再次繁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国家间的经济往来必然会增多,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会不断越过国界流动,使国家间的长周期的步调趋向一致,但这一趋向一致的过程又会被下一次技术革命的浪潮

10、打破,因为技术革命最先会在一个国家出现,然后才向其他国家扩散。所以说,在大量的周期性因素和非周期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可能存在一个稳定的长周期,如果说还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长周期,则完全可能是一种巧合。8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1962 年,由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Rachel Carson)所著的寂静的春天和 1972 年由罗马俱乐部出版的增长的极限 ,揭开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理1 刘辉锋. 长波理论研究述评J. 江西社会科学.论研究的序幕。1978 年,国际环境发展委员会首次在有关文件中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在这份文件中被定义为:在不牺

11、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1980 年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IUCN)制定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在这个纲领中首次出现了“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词。大纲对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强调人类利用对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利益,又能保持其后人需求与欲望的能力” 。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关键概念使用,并给了它 10 个以上不同的“定义”和指标,说明其内涵的丰富与复杂。围绕这个报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对话和辩论,终于在 1989 年 5 月联

12、合国环境署第 15 届理事会期间达成共识,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2。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尽管有关国际组织与学术界所下的定义或表述各有不同,但都包含了这样一个观点和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要点:一是要满足当代人之间的需求和平等,即无论富国、穷国、富人、穷人都有生存权和发展权;二是要顾及后代人的需要,即达到不同代人之间的平等;三是要考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承受限度。可见可持续发展实质上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经济和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经济的可

13、持续是基础,生态的可持续是条件,社会的可持续是目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要义是要发展,方式是可持续,体现整体性和公平性,手段在于建立一种新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在具体内容方面,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方面的协调统一。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社会可持续发展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

14、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总之,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以及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3。2 马文春,张东辉.发展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9.3 李晟之.中国西部社区保护地保护建设研究D.四川大学,2009.83.1.4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1954)提出的。他认为:“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阻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通过相互协调与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 丁伯根

15、还从政府促进经济一体化的措施方面,将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他认为,消除歧视和管制制度,引入经济交易自由化是消极的一体化;而运用强制的力量改造现状,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是积极的一体化 4。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是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在 1961 年提出的,他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待遇的种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巴拉萨的定义是从行为或手段的角度来描述经济一体化的,但没有指出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或效果是什么。为此,另外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柯森对巴拉萨所说的一体化是“过程”解释为:“导向全面一

16、体化的成员国间生产要素再配置;对一体化是“状态”解释为“业已一体化的国家间生产要素最佳配置。 ”波兰经济学家查尔斯托斯基回避“过程”或“状态”之分,指出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劳动分工,即“按照国际劳动分工的要求来调整各国的经济结构” 5。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上相互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降低彼此之间的交易成本,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实现要素、产品的自由流动, 优化资源配置,相互间通过签订条约和协议,逐步消除彼此之间的贸易和经济联系壁垒,进而形成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区域。其目的是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其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是指成员国之间经济活动中各种人为限制和障碍逐步被消除,各国市场得以融合为一体,企业面临的市场得以扩大;二是指成员国之间签订条约或协议,逐步统一经济政策和措施,甚至建立超国家的统一组织机构,并由该机构制定和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学术界将前者称为功能性一体化, 将后者称为制度性一体化 6。从外延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指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同时也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