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76163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淮安市 2015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 。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 找到“桃花源”。不同的“桃花源”,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A钟灵毓秀 按图索骥 映射 B海市蜃楼 按图索骥 折射C海市蜃楼 顺藤摸瓜 折射 D钟灵毓秀 顺藤摸瓜 映射【答案】B【解析】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2下列三副对联分别送给金

2、榜题名、喜结良缘、乔迁新居者,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甲:画栋倚云呈异彩,花灯映月放光辉。乙:春风堂上双飞燕,丽日池边并蒂莲。丙:蟾宫折桂立苍穹,北斗凌云横碧水。A甲金榜题名 乙喜结良缘 丙乔迁新居B甲乔迁新居 乙金榜题名 丙喜结良缘C甲乔迁新居 乙喜结良缘 丙金榜题名D甲喜结良缘 乙乔迁新居 丙金榜题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及对联知识。由“蟾宫折桂”“北斗凌云”可知,丙适合金榜题名;由“双飞燕”“并蒂莲”可知,乙适合喜结良缘;由此可得出答案为 C。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3下列各句中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3、分) A黄山松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远远望去,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B夕阳下的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畅直的线条流泻着,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尘滓,像用巨大的筛子筛过。C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D一笔而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画作包孕了天地间的灵气。【答案】B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4下列各句中,所引名句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 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春天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诗人们总是喜欢用春天来比喻美好的事物。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面对皇帝的退缩、士大夫的排挤和世人的辱骂,心灰意冷的王安石选择了隐居。C“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梅葆玖是梅兰芳的第九子,他不仅继承了“梅派”的精湛技艺,而且形成了新风格。D“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中秋佳节,夫子庙游人如织,怎奈天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让游客们扫兴而归。【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可结合着名句所描写的内容来分析。A 项,此处的“梨花”是指雪花,故应指冬天。B 项,表现的是友情,不是隐居。D 项,“良辰美景”一句是形容对命运的不公发出无奈的感慨。故选 C。考

5、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5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人可以用肉眼看见木头的纹理,但从另一方面看过去,桌子却是光滑的。如果通过显微镜,就会看到粗糙不平的丘陵深谷,以及肉眼所不能看见的各式各样的差异。用一架倍数更高的显微镜看,就会又有所改变了。A我们直接看到的只不过是一种现象。B凭借不同的观察方式会看到不同的现象。C事物实在的形状不只是肉眼看到的那样。D我们没有办法看清事物的真正形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语段描述了用不同的观察方式可以看到不同的现象,选项 D“没有办法看清事物的真正形状”过于绝对化,没有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故

6、选 D。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游丰乐醉翁亭记(明) 王思任是时辛丑觐还,以为两亭馆我而宇之矣。有檄,趣令视事,风流一阻。癸卯入觐,必游之。突骑而上丰乐亭,门生孙教孝廉养冲氏亟觞之。看东坡书记,遒峻耸洁可爱。登保丰堂,谒五贤祠,然不如门额之豁。上醒心亭,读曾子固 记,望去古木层槎,有邃可讨,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过薛老桥,上酿泉之槛,酌酿泉。寻入欧门,上醉翁亭。又游意在亭,经见梅亭,阅玻璃亭,而止于老梅亭,梅是东坡手植。予意两亭即胜,此外断不可亭。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而或

7、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驳之局,腐鄙可厌。还访智仙庵,欲进开化寺,放于瑯玡,从者暮之,遂去。滁阳诸山,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垞 耳,有欧、苏二老足目其间,遂与海内争千古,岂非人哉?读永叔亭记,白发太守与老稚辈欢游,几有灵台华胥之意,是必有所以乐之而后能乐之也。先生谪茶陵时,索史记,不得读,深恨谳辞之非,则其所以守滁者,必不在陶然兀然之内也。一进士左官,写以为蘧舍 ,其贤者诗酒于烟云水石之前,然叫骂怨咨耳热之后,终当介介。先生以馆阁暂麾,淡然忘所处,若制其家圃然者,此其得失物我之际,襟度何似耶?且夫誉其民以丰乐,是见任官自立碑也。醉翁可亭乎?扁墨初干,而浮躁至矣。先生岂不能正名方号,而顾乐之不嫌、醉之

8、不忌也。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蒔种,而导之饮。嗟呼!先生有知,岂不笑脱颐也哉?子瞻得其解,特书大书,明已为先生门下士,不可辞书。座主 门生,古心远矣。予与君其憬然存斯游也。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注:曾子固:曾巩,字子固。垞(ch):土丘。蘧(q)舍:旅舍。座主:古代进士称主考官座主。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有檄,趣令视事 趣:催促B经见梅亭,阅玻璃亭 阅:观览C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垞耳 视:看D岂不笑脱颐也哉 颐:下颌7下列句子中 “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A癸卯入觐,必游之B从者暮

9、之,遂去C深恨谳辞之非D而崔文敏犹议及之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 (4 分)其贤者诗酒于烟云水石之前,然叫骂怨咨耳热之后,终当介介。(5 分)9作者认为此地已有丰乐和醉翁两亭,不宜再建其他亭子。请结合全文概括其原因。(4 分)【答案】6C7C8(4 分)一个官员就建一座亭子,一座亭子就有一个牌匾,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是想和欧阳修争高下吗?评分建议:“然则”、“已”、“斗力”、语句通顺,各 1 分。(5 分)那些(所谓)贤能的人在烟云水石前作诗饮酒,然而叫骂怨恨叹息酒酣耳热之后,最终还是不能忘怀。评分建议:状语后

10、置句、“诗酒”、“咨”各 1 分,语句通顺,2 分。9(4 分)(1)两亭成为胜景,是因为建亭之人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和忘怀得失的胸襟;(2)他人不具有欧阳修的情怀却效仿建亭,想法陈腐浅薄。评分建议: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解析】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高考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教材中一般都学过,我们可以联系教材,并结合原文语境来分析推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C 项,视:比较,与相比。故选 C。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7试题分析:复习文言虚词要明确各种文言虚词各有哪些功能用途,熟记于心,然后再看具体语境中的虚词发

11、挥了哪种虚词的功能,就是哪种虚词。C 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他三项都是代词。故选 C。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8试题分析:翻译文中句子注意“信、达、雅”的标准和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的原则,还要注意特殊句式、固定词组的翻译、重点词语的意思、省略成分的补充。本题重点词语:“然则”、“已”、“斗力” 状语后置句、“诗酒”、“咨”。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9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从文章中找到答题区间,例如第一段,可结合着“予意两亭即胜,此外断不可亭。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而或

12、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驳之局,腐鄙可厌。”的句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即可。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三、古诗词鉴赏(10 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诉衷情近柳永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1)上阕中“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请简要概括。(3 分)(2)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 分)(3)请赏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4 分)【答案】(1)营造了荒凉、凄清、寂寥的氛围。评分建议:每点 1

13、 分,意思对即可。(2)“秋光已尽”的迟暮之感,久望不见的怀人之悲。评分建议:答对 1 分得 1 分,答对两点得 3 分。(3)以抒情主人公“凝睇”的神态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与开头“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空落和无奈之感。评分建议:答对两点,言之成理得 4 分;如答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等不得分。【解析】(1)试题分析:概括诗句所渲染的氛围,可抓住关键词体会作答。“幽”字体现出了环境的荒凉;“隐隐”体现出了村落的凄清;“孤烟”体现出孤寂的氛围。综合起来概括即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14、、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试题分析:下阙抒情,可直接提取关键词分析作答。“愁”“秋光老尽”“故人”“空凝”这些关键词表现出了词人对时光已逝、年老之愁的感叹,对故人的怀念却无法相见的悲苦之情。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3)试题分析:既然是赏析,则可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凝睇”属于神态描写,以主人公的凝望来含蓄的将词人的情感表达出来,给人以形象的画面感;从炼字的角度,“空”字能将词人望而不见的空落和无奈感表达出来。在结构上,“凝睇”与开头的“伫立”相照应,使结构更完整。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15、D。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射者中,弈者胜,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8 分) 谨庠序之教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俱怀逸兴壮思飞 梦啼妆泪红阑干 塞上燕脂凝夜紫 觥筹交错 赢得仓皇北顾【解析】试题分析: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本题需注意的关键字:庠、抟、俱、妆、干、错、赢、皇。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五、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