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崇仁一中2012年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76140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崇仁一中2012年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崇仁一中2012年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崇仁一中2012年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崇仁一中2012年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崇仁一中2012年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崇仁一中2012年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崇仁一中2012年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崇仁一中 2012 年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 (附答案)命题人:吴国强 审题人:吴小玲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6 小题,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8 分)1、下面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呜咽(yn) 竣工 远见卓识(zhu) 审时度势B、倔强(ju) 游弋 狐假虎威(ji) 万象更新C、癖好(p) 抹杀 侃侃而谈(kn) 震憾人心D、囹圄(y) 市侩 相濡以沫(r) 供不应求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这位作家对自然界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各种动物在他的笔下无不栩栩如生。B、文章有声有色地向读者讲

2、述了两个故事,把两个大草包的丑恶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C、由于缺乏相当的华夏文化背景知识,外国人翻译中国作品时,有时会望文生义。D、随着他位高权重,周围巴结奉承的人越来越多。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一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B、山城的灯饰将从“亮起来”变为“美起来”,目前正在实施让灯饰“动起来”的目标。C、阅读文章,常常以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目的,或汲取观点,或搜集论据,或感受文章情感。D、我们顺利地按照老师提示的思路解出了这道难题。4、下列各项

3、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2 分)A、原句:我们会超过前人,创造出前人更辉煌的业绩。改句:难道我们还不如前人,创造不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吗?B、原句: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改句:人,要么与自然和谐相处,要么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C、原句: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改句: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根本没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D、原句: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改句: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是因为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5、下列句子顺序

4、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如果对方的“抗性”太强,它们便无法依附。病毒也是一样,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们曾经“试探”了各种各样的宿主。自然界中的物种之间在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相生相克。如果对方的“抗性”太弱,便会被“斩尽杀绝”,导致宿主物种的消逝。在漫长而又不断的“磨合”过程中,物种之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协同进化关系,生态系统也平衡下来。A、 B、 C、 D、6、对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 (2 分)尽管黄金的地位已今不如昔,但魔力依然不减。纸币在通货膨胀面前无能为力,而黄金天生具备保值功能,在通货膨胀时代尤为耀眼。美元和黄金价格犹如跷跷板的两端,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

5、,黄金的价格会自然走高。在股市风险加大时,黄金市场会成为资金的避风港,近几年国际市场金价走高,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股市震荡不无关系。A、预测黄金市场未来的走势。 B、说明影响金价的各种因素。C、解释黄金受到追捧的原因。 D、分析黄金投资的国际环境。7、为了成功举办“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主题演讲比赛,班里决定先组织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面的活动。(6 分)活动一:熟悉句式学习演讲句式(1)根据语境,请在横线处仿写两句,使其与前后句构成排比句。(2 分)同样是春,有人诅咒黄沙扑面,有人却静观绿上柳梢; ;同样是冬,有人畏缩于风吹老树,雪打寒窗,有人却呼唤着冰天雪地里孕育着的又一轮新的生

6、机。(2)下面是晓君为“笑对失败”话题的演讲准备的两则素材:日本地震海啸发生后,44 岁的日本著名漫画家、灌篮高手的作者井上雄彦在Twitter(中文译作“推特”,是国外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上 10 小时内连续发表 60 幅手绘的“微笑”系列漫画,为受灾的日本国民祈福。雨果曾说:“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你认为应选素材 ,理由: 。(2 分)活动三:鼓足勇气培养演讲自信(3)陈彬说:“我口才不好,一上台就紧张,一紧张就口吃,这次比赛我还是弃权吧。”你对他说:“ 。” (2 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2 分)(一)古诗文积累(8 分)8、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

7、空(每空 1 分)。(1) ,为有源头活水来。(2)几处早莺争暖树, 。(3) ,赢得生前身后名。(4)人生自古谁无死, 。(5)杜甫在望岳中用“ , 。”抒发了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6)古人读书,讲究既要眼到手到,又要心到。这正说明了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正如论语中所言“ , 。”(用论语十则中的句子回答)(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910 题(4 分)。夜 坐(文天祥)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迟。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注释 此诗写于起兵勒正。蛩:蟋蟀。逶迟:本指道路、山川、河流弯曲和连绵不绝,这里指遥遥无期。9、诗

8、歌的前两联是写哪个季节的景色?其中写近景的诗句是哪两句?(2 分)。10、诗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5 题(10 分)。李 固 传李固 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郃之子也。固貌状有奇表,鼎角若犀,足履龟文 。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 ,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京师咸叹曰:“是复为李公矣。”司隶、益州并命郡举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永和中,荆州盗贼起,弥年不定,乃以固为荆州刺史。固到,吏劳问境内,赦寇盗前衅 ,与之更始。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

9、降,州内清平。 (选自后汉书卷六十三,有删节) 注释李固:东汉时人。鼎角匿犀,足履龟文 :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坟籍:泛指古代书籍。前衅:以前的罪过。11、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 分)贼 帅 夏 密 等 敛 其 魁 党 六 百 余 人1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1)辟( ) (2)原( ) (3)悉( )13、说说“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的意思。(2 分)。14、李固任荆州刺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州内清平”?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15、简要评价李固这个人物。(2 分)。三、现代文阅读(3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10、21 题。(18 分)带套袖的孙犁先生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

11、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

12、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应当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你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

13、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

14、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摘自铁凝的从梦想出发,原文略有改动)16、“我”三次见到孙犁先生的情形如何?三次相见,他分别给了“我”什么印象?(6分)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7、作者借助“套袖”想要表达什么?(2 分) 。18、第段作者为什么用“妄想”、“大言不惭”这两个词?(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