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BBG高三地理一轮-专项突破练9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74276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BBG高三地理一轮-专项突破练9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BBG高三地理一轮-专项突破练9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BBG高三地理一轮-专项突破练9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BBG高三地理一轮-专项突破练9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BBG高三地理一轮-专项突破练9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BBG高三地理一轮-专项突破练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BBG高三地理一轮-专项突破练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突破练 9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 12 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C降水量不同 D地形不同2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有广泛分布的黑土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水稻土水田水稻种植业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旱地耕作业A BC D答案1.B2.B解析 第 1 题,由甲、乙两地的农作物熟制及两地经纬度位置,可推知甲是东北平原,乙是太湖平原,造成两地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第 2 题,是东北平原的特征。读“某内陆湖近代三个时期依次变化示意图” ,回答 35 题。3依据图示信息,可推断( )A

2、湖泊流域面积在不断缩小B最适宜作为渔港区位的是西南侧湖岸C湖泊中南北走向的半岛,不会再消失D注入湖泊的径流量不断减少4该湖泊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的变迁,表现在()A湖泊面积减小,鱼群密度相应增大B沿湖土壤盐碱化加剧,影响原生植被生长C流水作用加强,风力作用减弱D围湖造田,形成了季风水田类型5若想减缓湖泊的继续缩小,人类活动适宜的方式应该是()A发展节水农业B植树造林,减缓水土流失C严禁围湖造田D修建水利工程,拦截泥沙答案3.D4.B5.A解析第 3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湖泊的面积正在减小,注入湖泊的一些河流在消失,注入湖泊的径流量不断减少。第 4 题 ,湖泊的面 积缩小,气候干旱,蒸发加大,土壤

3、的 盐碱化加剧。第 5 题,若想减缓湖泊的缩小 趋势,人 类活动适宜的方式应该 是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因农业生产而大量引用注入湖泊的河流的水量。读“某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变化图” ,回答 67 题。6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拉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变幅最大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7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D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上升极慢答案6.D7.C解析第 6 题,该地区产业结 构中第三产业发展最快,第二产业变化不大,第一

4、产业产值比例虽有所下降,但随着经济发展,经济产值总量增加,所以产值会上升,2012 年与 2002 年比较,产业结构由以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产业结 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了优化。第 7题,从图上看,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变化不大,第一产业劳动力多,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变化不大,说明第二、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下图为“某城区发展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 89 题。8该城区由阶段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方式增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区域开放程度提高区域环境质量改善A BC D9该城区工业()产品联系紧密技术协作密切规模效应增强企业竞争更激烈A BC D答案8.B9.B解析 第 8

5、 题,该城区由阶段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工厂的数量逐渐增多,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经过该区域的公路增多, 说明该地对外联 系得到了加强,区域开放程度提高;需要注意,由阶段到阶段,虽然出现了高速公路,公路数量也有所增加,但是并没有出现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第 9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区在发展过程中,在原先单个的服装厂、制药厂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其他的一些生 产厂家, 这说明该 城区的工业规模效应增强,与此同时,同质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19512000 年的 50 年,我国的干湿分界线存在明显的摆动。下图为该 50 年内干湿分界线位置变幅最大地区之一的变化图示。读下图完成 1011 题。1

6、0图中 50 年干湿区界线位置()A呈南北摆动且有东移的趋势B东西摆动最大幅度约 230 kmC呈东西摆动且有北移的趋势D南北摆动最大幅度约 330 km11图示界线变化范围所在地区可见()A风吹草低见牛羊 B工人正伐运林木C多石油钻井平台 D村居中多见窑洞答案10.B 11.C解析 第 10 题,读图,横轴是年份,纵轴是经度,所以干湿区界线呈东西摆动的趋势,且整体向东移,A 错。读图,东西摆动最大幅度约跨经度 3,该地纬度为 46,根据公式 该段纬线长度 L1103cos 46,可以 计算出摆动幅度约 230 km,B 对。呈东西摆动但不能看出北移的趋势,C 错。看不出南北 摆动, D 错。

7、第 11 题,根据材料中的经纬度判断, 图示变化范围所在区位于东北的松嫩平原,是商品谷物 农业区,不是牧 业区,A 错。也不是主要林区, B 错。该地有石油开采活动,所以多钻 井平台, C 对。村居中没有窑洞,窑洞是陕北地区的民居建筑,D 错。读图,完成 1213 题。12两图所示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A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冲积平原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C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D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13有关两区域的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C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D区域城市群目前发展迅速答案12.B13.C 解析 根据经纬度及海陆

8、轮廓可判断 为德国, 为我国湖南省。第 12 题,区域(德国) 北部平原为冰川侵蚀所致,区域主要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区域( 湖南)西部和南部地势高,北部地势低,该区域煤炭资源贫乏。两区域降水丰富,河网稠密,水源充足。第 13 题,区域(德国)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城市化水平已很高,城市群 发展速度较慢;区域(湖南)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为重要的粮棉 产区,其南部 电子工业不 发达。二、综合题14枣庄地处鲁南,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从南部穿过,68.5 千米的河道,35 平方千米的流域已有 400 多年的历史。枣庄是一个因采煤而兴起的城市,曾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和振兴作出过重大贡献。但是,作为

9、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近年来,枣庄的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材、电力、化工、纺织已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经过环境治理,枣庄面貌焕然一新,现为全国煤城中有名的卫生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枣庄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2)“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 ”试分析这些问题可能是哪些。(3)近年来,枣庄已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要继续取得更大的发展,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案(1)枣庄的发展经历了初期阶段、成长阶段

10、和后期阶段。(2)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结构偏重;资源消耗过多,部分资源面临枯竭;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产品竞争力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3)继续发挥原有的建材、电力、化工、纺织等产业优势;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改进技术工艺,使之成为高水平、高技术、高效益的工业基地;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加强资源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污染治理,搞好生态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解析 资源型老工业基地都经历过 因资源而兴起的辉煌,又面临着因生产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污染严重的问题而需转型等 问题。 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大力发展科技与第三产业

11、是其必由之路。15国务院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位置示意图。材料二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图中左下角日期为拍摄日期) 。(1)关于材料一中各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A滨州市的等级比济南高,服务范围比寿光小B图示区域的城市体系中,济南为第一级城市C滨州市与东营市之间有明确的区域界线D东营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地形的影响(2)材料二中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主要是通过_技术获取的,从中可以看出,从 1984 年至 2006 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特

12、点是_,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可能有_(至少答出 3 点) 。(3)东营市市长曾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作为石油城 ,东营不能等资源枯竭了才考虑转型” 。请为东营市的经济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BC(2)遥感(RS) 先扩大,后缩小流水沉积作用;海水侵蚀作用;海平面变化;人类活动(任答 3 点)(3)优化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等。解析第(1)题, 图示区域中,济南为省会城市,等 级最高;滨州市和东营市之间有明确的行政区界线。第(2)题,卫星影像资料主要是通过遥感获得;其面积的变化从影像资料可以明显观察得出结论;而三角洲面积的变化与泥沙供应量和海水的侵蚀、河流的沉积作用以及人类活动有关。第(3)题, “石油城”的转型,要通 过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高新技术,改善交通,大力治理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进 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