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46775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西桂林市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西桂林市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西桂林市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西桂林市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市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林市 20082009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年级语文(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第 1 卷(选择题,共 30 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 分,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寥廓 斑斓 波澜状阔 迥然不同B羞涩 眩耀 玉砌雕栏 微不足道C 翩然 寂寞 义愤填膺 殚精竭虑D婉然 惆怅 豁然开朗 蜚声中外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 是水井,未知确否。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 。A泻 原来 冷落 B泻 原意 冷落C洒 原来 冷漠 D洒 原意 冷漠3下列句子中

2、,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B置身于争奇斗艳的百花丛中,自然使人赏心悦目。C一个世纪以来,北京大学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学府。D三峡库区移民都安土重迁,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政府安置的新家。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最近,不是出于感伤,而且基于现代的冷漠,把亲近自然当做一种体育,一种休闲。B. 如何防止上海世博会参展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是上海保安部门深感责任重大的事情。C上海外经贸教育培训中心即将在广州开班,抢占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行业的认证培训。D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

3、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二、阅读下文段,完成 57 题。(9 分,每题 3 分)我们谈圆明园的保护与建设,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我们争论中的圆明园到底指的是什么?是历史上的圆明园,还是现在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从这个问题出发,我认为,圆明园有两种价值,一是它历史上的价值,这个不消细说,保护文物的目的在于保护文物的价值,圆明园的价值如果说像当初乾隆时候的价值,那时候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这些价值已被帝国主义破坏了。现在的圆明园的价值是它作为废墟的价值,是被帝国主义侵略军烧毁的文物价值,这个是我们国耻的见证,这就是我们文物价值的所在,最重要是保护这个价值。废墟是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圆明园的国耻价值,它作为废墟

4、的存在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过去。我认为,对圆明园的任何重建都应该慎重,因为圆明园永远不可能再现辉煌,历史不可以篡改,那种以为复建圆明园就可以不忘记国耻的做法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弄清楚圆明园遗存的具体情况,清理史料,勘测现场,真正做到对圆明园了如指掌。这个无数能工巧匠用百年时间建设起来的圆明园,代表着中国的建筑、园林艺术的高峰,旧的盛景我们已经无法想象,所谓复建完全是一纸空文, “照虎画猫”尚且不能,何况“照虎画虎”?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遗址静静躺在那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圆明园的真实面貌。我认为,浙江横店圆明新园的建设是一件荒唐、劳民伤财的事情。圆明园是中国的圆明园

5、,是中国人的圆明园,它的署名权也好,冠名权也好,都是属于国家的。近日埃及政府宣布了一项法规,禁止以任何名义对埃及的国家文物进行复制,这是对国家文化遗产进行维护的积极姿态。由此我们想到,圆明园的利益是国家的,对它的任何目的的自制和复建,都是对国家利益的损害。我们应该记住,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和智慧支持,如果其中掺杂某种物质的企图,我们的文化遗产就必定受到伤害。在我们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考古成就的基础上,我不反对规划中的复建,但有一个数字我们必须明确,110的规模是我们的复建底线,不是必须完成的复建规模。以保护文物为目的,在原址基础上的复建比例一定尽可能小,要遵循四个科

6、学原则,即原来的结构、原来的材料、原来的工艺、原来的水平,缺一不可。急功近利的复建是对历史和科学的背叛。5下列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 圆明园有两种价值:一是它历史上的价值,另一个是它作为废墟的价值。B 让圆明园静静地躺在郡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圆明园的真实面貌。C圆明园是中国的圆明园,是中国人的圆明图,它的署名权也好,冠名权也好,都是属于国家的。D圆明园永远不可能再现辉煌,历史不可以篡改,那种认为复建圆明园就可以不忘记国耻的做法是违背科学精神的。6下列对原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反对浙江横店圆明新园的建没,认为它是一件荒唐、劳民伤财的事情。B作者认为: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发展

7、提供精神力量和智慧支持,如果其中掺杂物质的企图,我们的文化遗产就必定受到伤害。C埃及政府宣布禁止以任何名义对埃及的国家文物进行复制的法规,也表达了我国对国家文化遗产进行维护的积极心态。D作者不反对在我们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考占成就的基础上在规划中的复建,但反对盲目的复建。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无误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圆明园永远不可能再现辉煌,这照的辉煌是指昔日历史的辉煌。B文中“照虎画猫”尚且不能,何况“照虎画虎”?这里针对的是原址复建。C浙江横店圆明新园建没中掺杂了某种物质企图。D作者主张在原址复建比例一定要掌握在 1/10 的规模上。三、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 810 题。(9 分,每题

8、 3 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目:“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麦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9、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庭。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身高。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C王之蔽甚矣。 蔽:毛病。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确实,的确9与“皆以美于徐公” ,串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佚之狐言于郑伯日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对

10、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邹忌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因此他才敢与齐国美男子比美。妻、妾、客人也都认为他比徐公漂亮。B邹忌由自己的切身体会想到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于是进见威王,以事设喻启发诱导,使威王决心纳谏。C齐威王接受邹忌劝告,悬赏纳谏,广开言路。后来终于使齐国政治清明,国势强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D邹忌在一片赞美声中昏昏然,甚至沽沾自喜,直到亲眼见到徐公才逐渐清醒过来。第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四、(共 23 分)11翻译(共 l0 分)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奠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5 分)译: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5 分)译: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第三句诗中“可怜”一词的意思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4 分)(2)“一切景语皆清语” ,透过景物你看到了诗人在这首诗中怎样的心情?(4 分)13默写填空。(共 5 分,每空 1 分,错、漏、多字,该空不得分。)漫江碧透,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锲而舍之, , ,金石可镂。五、现代文阅读(共 22 分)(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

12、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14这一段文字分别写 r 哪叫个方面的内容?(分别用两字词语概括)(4 分)答: 15.这段文字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4 分)答: 16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 分)答: (二)“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

13、都要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声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竞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10 分)17第段中的“铁屋子”与“熟睡的人们”各比喻什么?(4 分)答: 18 第段中的“确信” 、 “必无” 、 “可有”的含义各是什么?(3 分)答: 19第段活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请简要加以概括。 (3 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