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三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及解析文档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6845780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7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初三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及解析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年初三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及解析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年初三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及解析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年初三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及解析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年初三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及解析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初三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及解析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初三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及解析文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初三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及解析一、基础-运用(共 23 分)(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 14 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 )题。 (共 4 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20 年代,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 年 7 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 8 倍。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 “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一头猎物,身体直立行走,_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_ _ 。(1 )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追溯( shu) “为”字的笔顺是:丶丶B.追溯(s) “为”字的笔顺是:丶丶C.追溯(s) “为”字的笔顺是:丶丶D.追溯(shu ) “为”字的笔顺是:丶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和笔顺,属于基础类内容。【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专题讲座字音中有详细讲解。(2 )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栩栩如生 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B.巧妙绝伦 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C.巧妙绝伦 周口店遗

3、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D.栩栩如生 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答案】A【解析】栩栩如生,在这里意思是雕塑像真的人一样,较为合适。考查的是句子的语序,“周口店遗址”是个地名,应该连在一起出现。【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2 分)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 (打一字) 谜底:互B.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打一字)谜底:日C.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边藏。 (打一字)谜底:高D.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

4、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 (打一字)谜底:兆【答案】B【解析】B 是根据常识来判断,不是根据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3.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2 分)A.温故知新 杞人忧天 毛遂自荐 B.门庭若市 舍生取义 刻舟求剑C.守株待兔 完璧归赵 幡然开朗 D.闻鸡起舞 破釜沉舟 三顾茅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成语来源,熟知典故做题会非常容易。【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4.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5、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2 分)去老范一千年,后_先_,几辈能担天下事;揽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A.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乐 忧 大湖八百里C.喜 悲 大湖八百里 D.忧 乐 八百里大湖【答案】B【解析】根据学过的课文可判断出答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后一空“八百里”应和“一千年”相对应。【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5.学校举办“海洋,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关注海防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投身祖国海洋事业的

6、热情。校刊记着向参加活动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了祖国的海洋事业,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资源的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包围祖国海疆的战士?”下列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2 分)A.只要能为祖国海洋事业做贡献,无论当海军战士还是做勘探者,我都愿意。B.我愿意当一名海军战士,驾驶我们自己航空母舰,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C.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准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D.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将来能当一名海洋资源的勘探者,是我的理想。【答案】C【解析】C 项属于答非所问,考查语言的得体。【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6、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语句的表

7、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朱自清春 )理解:“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的景象。B.野花遍地是:杂儿样,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自清春 )理解:“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写出了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景象。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 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理解:“厚障壁”表明“我”与中年闰土由于长期不见面,两个人之间产生了误会,关系越来越远。D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是地上

8、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多了,变成了路(故乡鲁迅 )理解:把“希望”比作是“路”表明只要始终不渝地去探索、实践、希望就会出现在眼前,就会迎来新生活。【答案】D【解析】A“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错误。B“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错误。C“两个人之间产生了误会”错误。【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二)填空(共 9 分)7. 默写(共 4 分)(1 ) 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 (1 分)(2 )长风破浪会有时,_ 。 (李白行路难 ) (1 分)(3 )毕业在即,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_,_”的诗句,向你的同学表达即使将来

9、相距遥远,长久难见,也会保持深厚友谊的心意。 (2 分)【答案】 (1)采菊东篱下(2)直挂云帆济沧海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解析】本题考查名句识记,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不要写错别字。【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8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 (5 分)1.在乡村酒店饮了几杯酒,林冲觉得身上暖和了,便买了一葫芦酒和一些牛肉,冒着风雪,飞也似的向草料场奔去。2.林冲来到草料场,只见两间草房已被大雪压倒,这时天色已黑,林冲想到买酒时路上见到的古庙,便想去那里暂宿一夜。3.林冲来到古庙,只见墙壁破败不堪,他用一块石头顶住门,然后坐下来,慢慢饮

10、酒吃肉。忽然,听得外面噼里啪啦地爆响。4.林冲从门缝向外观看,只见草料场起了大火。他拿了花枪,正要出去救火,忽听门外有人说 话,便伏在门边倾听。5.林冲听出原来是高太尉派陆谦、富安和差拨来陷害他,不由得心头怒火万丈,大喝一声,冲出门外。6.三人见是林冲,慌忙逃走,林冲紧赶几步,一枪刺倒差拨,又一枪结果了富安,翻过身来,抓住陆谦丢在地上,直取他的性命。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古典小说 ,连环画讲述的 的情节,反映出林冲由当初隐忍到现在反抗的思想性格转变。后来,林冲毅然投 奔了梁山。他的这段经历体现了这部古典小说 的主题。【答案】水浒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官逼民反【解析】名著阅读。难度低。属于给分题

11、。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完成第 9-11 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

12、意思。 (2 分)(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游:【答案】游:交往 【解析】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平时应注意积累。【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2)援疑质理 质:来源:ZXXK【答案】质:询问【解析】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平时应注意积累。【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 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翻译:【答案】因此人们大多都会把书借给我【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平时应注意积累,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点评】本题在初

13、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2)故 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翻译:【答案】所以,虽然我愚钝,(但是)最终都会有所收获【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平时应注意积累,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11、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且说出自己的感悟。 (4 分)句子: 感悟:【答案

14、】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怠也。感悟:求学的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坚持不懈。句子: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感悟:求学的过程中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只要理解了全文的意思,本题较容易答出。【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三、现代文阅读(共 37 分)(一)阅读又到麦浪翻滚时 ,完成第 12-14 题。 (共 14 分)又到麦浪翻滚时周霞蜗居小城,终日上班下班,做饭吃饭,庸庸常常,忙忙碌碌。傍晚,出去散步,信步走远了些,不知不觉就远离了车马人喧,走上了一条土路。走着走着

15、,田野里就有一阵阵植物的气息飘荡过来,那是【甲】麦子的味道。暮色里,一片金黄的暖色蓦然吸引了我。只不过是一小片麦地,却在一瞬间让我的记忆弥漫开来,一直弥漫到老家那翻滚着的无边麦浪里。我的老家在鲁西北平原,每到这个时节,一望无垠的金色麦浪随风起伏,煞是壮观,乡亲们的脸上也荡漾起富足的笑意。然而,我小时候,抢收麦子却是很辛苦的活儿,早了不好,晚了麦粒就容易掉进地里。那时收割没有机械化,完全要用镰刀一把一把划下来,再一捆捆系紧,逃回场院,翻晒碾压,或用脱粒机脱出麦粒,再晒干贮藏,不管天多热,不管人多累,都要马不停蹄地劳作,就担心会遇到雷雨天气。小时候,麦子成熟前,我们总爱搓麦粒吃。我会先找几颗大麦粒,揉碎在手心,两手相对,搓来搓去,于是一种幸福和喜悦的味道就从手里慢慢弥散开来。搓好了,就张开两手,轻轻一吹,那些皮儿就四散开去,往嘴里一捂,清淡的麦香就从舌尖传递到全身,于是,满心就都是【乙】麦子的味道。等麦收结束了,我们小孩子就挎上了小篮子,到麦地里拾麦穗。拾得多了,父亲会夸我,母亲会把麦穗晒起来,搓成粒,然后用麦子换挂面。母亲做的挂面汤,只是滴几滴香油,倒点香醋,就很好喝。印象最深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